4月24日、25日,南宁市的高三学生举行了第三次模拟考试(以下简称三模)。通过三模,可以看出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距离高考还有1个多月,如果方法得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记者采访了南宁二中、三中的高三老师,希望他们的建议能让今年的高三学生有所借鉴
语文
回归基础
文言文还可提分
点评人:南宁三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梁惠红
从三模语文科考试情况可以看出,教师的训练要求,学生未能在考试中一一落实。以散文阅读为例,各学校的老师都会要求考生分点作答,但从这次改卷看,还有近半数的考生没有做到这一点,要点混杂的答案容易造成老师漏判,导致不必要的失分。此外,不少考生基础概念混乱,乱用术语。
对考试中与常规训练稍有变化的题型,考生也明显感觉不适应。如此次诗歌部分,问“全诗写怨,但不着一个怨字,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这其实是一道理解加赏析的复合题型,大部分考生只是跟着感觉作答,没有明晰答题思路,未能紧扣“结合全诗”这样的暗示性要求作答。考生可整理一些变型题,了解题目要求,理清答题思路。同时,诗歌板块较薄弱的同学,建议在后面一个月把读懂诗歌作为复习的重点,因为,任何诗歌赏析都要基于理解内容这个前提。
经过一轮、二轮复习,同学们有了较大的训练量作为累积,在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冲刺阶段,考生在保持一定训练量的同时,可针对自己的薄弱点和提分点,对前期的复习内容反刍,对前期训练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同类题型,总结共通答题规律,把方法和技巧记在本子上,做到把书“厚读薄”。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文言文是可以在冲刺阶段再提分的板块。每年高考考生的翻译情况都不容乐观,第10题的文言语意理解也常常是失分题。考生可以在最后一个月回归课内文言文,把重要的实词、虚词过一遍,强化字字落实的习惯。每周安排一定的早读时间,重读文言课文。
进入5月份,考生在回归基础的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做题手感,掌握最基本的答题规范,最常态的答题思路,不要钻难题、偏题。找出自己的盲点、弱点、强项,温习笔记,在教师指导下制定针对性冲刺复习策略。
作文部分,考生可分类整理自己手边的典型素材,坚持运用素材的片段练笔。
数学
勿沉溺题海
要把好“四关”
点评人:南宁二中高三实验班数学
科任老师 黄国稳
此次三模数学学科的考试主要反映出,部分考生对基础知识概念仍不清楚、做题过程中审题不清、解决选择填空题的速度稍慢以及答题格式不规范等4个主要问题。
在高考前最后的复习阶段里,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针对上述4个主要问题,要把好“基础关”、“时间关”、“规范关”和“抢分关”。
一、把握“基础关”。在数学科目的考试中,基础题、中档题与难题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5:2,这意味着基础题+中档题约占120分。此次考试中,部分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如复数的虚部是什么、柱体与锥体体积相互混淆等这类基本概念尚未弄清。在最后阶段应当温故知新,而非一味钻研难题,将基础知识点梳理回顾一次,要扎实掌握。
二、科学把握“时间关”。此次三模考试中,一些考生花在选择、填空题的时间太多,导致没有时间处理解答题。在最后阶段的练习中,考生可通过练习对时间进行控制,养成惯性。建议平时成绩较好的考生在选择、填空16道题上花费的时间不要超过50分钟,为解答题争取更多时间;成绩中等的考生可稍稍延长在1小时10分左右,确保准确率。同时,在选择、填空题中,会出现个别难度较高的题目,不同层次的考生在做题时要有所取舍。
三、把握“规范关”。在此次模拟考中,考生在处理解答题时,容易出现因答题格式不规范、答题步骤遗漏而导致答案正确但拿不到满分的情况。在解答题部分,每个题的答题关键点和得分点都不同。最后阶段,考生可多翻看之前的试卷,根据评分标准对照当时做题时疏漏了哪个步骤,进行归纳整理,确保高考时不犯同样的错误。
四、把握“抢分关”。在最后阶段,考生要有抢分意识,使成绩达到最大化。在保证基础知识牢固的前提下,成绩好的考生在最后阶段要加强对解析几何、导数知识点的练习,提高应算能力和实际解题的能力。成绩中等及以下的考生应将此前做过的试卷进行归纳,熟悉掌握试卷难易度题型的分布情况,有所取舍,对于自己擅长的题型要保证拿分。
此外,在最后阶段,不少考生会出现“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不到位”的感觉,从而选择通过做大量练习的方式去弥补。建议考生在此阶段不要埋头苦做习题,而要认清自身的问题所在,将常错、易错的题目进行归纳,完善错题集,重点问题重点突破。
[NextPage]
巩固单词
保持阅读量
点评人:南宁二中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杨雪联
此次模拟考,考生失分较多的是在语法的正确运用上。不少学生可能掌握了基本的“大语法”,但具体到某个单词的运用时,容易出错。那么,在最后阶段,考生可将考试大纲中列出的单词全部梳理一次。对单词进行罗列,熟悉该单词所涉及的语法运用,有助于考生解题。熟悉掌握单词,也能给考生带来很大信心。
针对短文改错这类失分较高的题型,因其变化较多,不少考生认为除了多做新题,没有更好的复习方法。事实上这是误区。最后阶段,考生可将以往的习题重新归纳,在短文改错中将错误类型归类,掌握错误规律,将有助于解题。
在最后阶段,不建议考生深陷“题海”,但建议考生每天根据时间安排,不间断地做阅读理解试题,以保持题感,一旦停下来,退步会非常明显。另一方面,各个题型的复习也要坚持做到最后,找出以前做的题目重新阅读或重做,收获比完全做新题会更大。
英语作文在该科目中占比分较大。目前,英语作文考试题型多为要点式作文,带有一定的开放性,此类作文要求学生对内容细节进行合理的拓展。如此次考试要求考生为一家英语网站推荐一个或几个栏目,具体栏目内容、推荐理由需考生自己思考。一些考生在写作时,主题偏离,写成了“英语很重要”。一旦偏题,得分很低。这就要求学会审题,紧扣题目要求。在最后复习阶段,建议考生多找范文进行朗读。考试时一定要根据试题要求,可按照“总—分—总”的写作规范,对照试题紧扣每一条要点内容进行描述,关键词和主题句清晰,保证卷面整洁,即使考生语言能力较差,也可得到基本内容分。
物理
稳定答题策略
培养得分意识
点评人:南宁二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长 柯志强
物理是理综试卷中,最容易拉开考生成绩档次的科目。原因很简单:其分数占比高,区分度明显,在理综总分300分里,物理占120分;而且从近年来的高考来看,物理题目的区分度也比生物和化学略大,因此,它是决定学生高考理综分数“档次”的一门学科。
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物理复习也接近尾声,目前对考生来说,这一科很重要的是要“敲定”答题的策略。首先要控制好时间。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共两个半小时,物理最好控制在1小时左右,“左”“右”不超过5分钟,否则,容易影响其他科目答题。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整个高三可能都在调整答题的策略,如果到现在还难以确定,高考时很容易慌乱。
要培养得分意识。从刚刚结束的三模来看,不少学生存在一个问题:都想把所有题目做完,忽略了自己能得多少分,“贪多嚼不烂”。其实,高考不是比谁做得多,而是比谁错得少。抓好得分点,少出低级错误,不败即是胜。一般而言,物理高考有8道选择题,每题6分;2道实验题,总分18分;3道计算题,总分54分。如果大部分考生能将选择题、实验题和第一、二道计算题尽量做好,第三题抓些容易的得分点,物理考75~85分,就能达到甚至远超这一科上一本线的贡献值。
在最后一个月里,考生复习应当回归基础,以课本为主,复习资料为辅,熟悉原理和重点。每年高考,选择题中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都是必考的知识点,实验题中,电学实验也是老面孔。考生复习时,也要抓住这些重点多做准备。
物理不是一个需要大量做题的科目,题海战术在这一科行不通。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做题方面,多看错题集,少做新题,做题求质量而不是数量。不过,考生可以适当做些新的题型,例如信息给予题。其实,有时候所谓的新题也是由普通题型“乔装打扮”而来,考生做这些题的目的不是为做题,而是了解解题技巧,考试碰到时有心理优势。
[NextPage]
回归课本 重视真题
点评人:南宁三中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徐星
从三模答卷情况来看,考生主要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有的考生对知识点似懂非懂,有的考生概念不清,还有的则审题能力欠缺,不能挖掘隐蔽或相关联的信息。
此外,部分考生答题不规范。例如,有的考生写字太潦草,有的化学用语表达不规范,造成白白丢分。
下一阶段,化学备考应紧扣大纲,夯实基础。高考考试说明要求试题难:中:易的比例为1:6:3,因此考生复习时要避免一味求新求难的思想,大部分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也是基础薄弱。就化学科目而言,最后阶段的冲刺复习应该围绕着课本和真题来进行,做到“回归课本,重视真题”。
训练题主要以选择题训练、真题训练以及综合模拟训练为主,重在提高应试能力,同时也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综合模拟训练题可侧重基础题或中等难度的题,另外,考生要注意工业流程题。
最后,教材中出现过的方程式和图形要注意,同时也要重视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对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各类化学实验的反应原理、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必须牢记和熟练掌握。
特别提醒,考生答题过程中,要审清题意,勾画关键词,踩准得分点,规范答题,减少失误。
生物
课本全部过一遍 答题要严谨规范
点评人:南宁二中高三生物备课组长 郭雄
在所有理综科目中,生物可能是最在意语言的科目。生物高考试卷共72分,其中有42分的做答与表述有关。最近几年高考,生物题目的难度不大,为了提高区分度,改卷的标准相对就更严谨细致。从刚刚结束的三模来看,不少考生答题时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表述不规范,可能理解题目的要求,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但表述过于随意、口语化,尤其在生物专有名词术语的考查时该问题更突出;二是答题啰嗦,得分点不明显,都淹没在模糊的语言中。这两种表现都很影响考生得分。在最后大约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里,考生要培养答题严谨和“专业化”的习惯,提高运用生物术语的准确性,尽可能减少“规范性失分”。
最后的复习阶段,尽管后期冲刺复习时间紧迫,但课本全部“过一遍”是必须的,对于熟悉课本内容的考生,这一点并不难,20多天就能完成。同时可通过有效训练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技巧,包括获取信息能力(如找关键词、长句子变短句子)、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遗传、代谢和调节版块的知识,考生可多留意,因为这三个板块在历年高考题中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大。
另外,注意分配好考试时间。高考生物一般25至30分钟完成。值得提醒的是,考生应该给最后一道大题留点时间,生物的最后一题并不是难以下手的题目,考生不要轻易放弃。不少理科科目,最后一题比较难,属于体现考生水平的题目,但生物的最后一题会分成几个小题,几个小题的难度是有梯度的,考生从最容易的做起,将能拿的分拿下来。
[NextPage]
政治
查缺补漏找规律 限时训练提效率
点评人:南宁三中高三政治备课组长 林凡
总体看来,三模考试中政治的难度不大。选择题方面,有个别题目的材料背景学生不够熟悉,导致理解不透选择错误;非选择题方面则较为常规,没有出现生僻偏难的考点。
从改卷情况看,考生的基础知识仍有欠缺,表现在:没有构建起清晰的知识框架,具体知识记忆理解不够等,从而导致不少考生在做题时,调用知识能力不足,失分较多。此外,在答题能力上,也可以看出部分考生平时训练不足,表现在:审题中没有把握好设问要求,导致答偏答错;答题时没有掌握相应的技巧方法,难以获得高分;同时,不少考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书写规范,也是失分的原因之一。此次三模考试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不少考生由于时间分配不好,出现卷面留白的情况,尤其因为政治科目安排在文综试卷的最后,许多考生按部就班地写题,使一些本来会做的题目却没有足够时间,留下遗憾。
总结三模考试及之前的复习经验,我的建议是:一、紧跟老师,不急不躁。每天安排30~50分钟复习政治,做精选的题、规范的题,尽可能贴近高考的要求;二、回归基础,查缺补漏。强化知识的记忆理解,重做错题,尽量弥补之前的缺漏;三、总结规律,积极运用。研究非选择题的参考答案,找寻答题规律,学习其严谨、规范的表述,争取高分;四、限时训练,提高效率。政治科目应在50分钟内完成,其中每一道非选择题应控制在8分钟内,从而保证整张试卷的答题效率和质量。
历史
梳理知识框架
适量做题巩固
点评人:南宁二中高三实验班历史科任老师 袁坤
三模为了增强考生信心,题目相对注重基础、难度不大。但在考试中,不少考生人为地把题目难度拉高,将考试中的题目与练习中的题目对号入座,凭回忆去寻找答案,从而误入陷阱,导致失分。
今年高考是新课改前的最后一次高考,为平稳过渡,考题难度与往年相较应当不会有太大波动。在最后阶段,考生应重点巩固基础知识,但建议考生不要简单机械地重复阅读课本。在有限的时间里,假设能够将5本历史教材看三遍,那么第一轮可将课本看一遍,第二轮可将知识框架梳理一遍,第三轮可按专题将知识点回顾一遍,收效会更大。
另外,历史试题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分析题,都会以材料形式呈现,这要求考生将材料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材料在变化,但考察的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考生可将课本知识点的核心主干进行梳理,答题时依托材料,思维展开链接,对应所学的主干知识进行答题。
不少考生在最后阶段为了查补遗漏的知识点,会展开“题海战术”。建议考生在该阶段应从题海中抽身,回归到已能掌握的知识点上,做适量的试题进行巩固,一方面能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保持题感。
[NextPage]
地理
做好三个归纳
注意答题节奏
点评人:南宁三中高三地理高级
教师 吴冬青
从南宁市三模学生的答题来看,部分学生对一些曾做过考过的题目丢分还是比较多,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学生对答题模式建构不全,而且生搬硬套,不注意从题目的情境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简述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影响”,要考虑铁路线对整个交通路网的影响,对沿线经济的影响,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对生态的影响。学生基本都答出了对经济、交通的影响,但对生态的影响,大部分考生都答不到。模式建构不全,就容易漏点,思路狭窄,导致不少学生在一个得分点上反复答,文字不少,但得分不高。
下一阶段的复习,请同学们一定要做好三个归纳:知识结构归纳、解题方法归纳、考试技巧归纳。注意收集一些常错的题和失分点,反思同是分析工业区位,为什么上次答交通便利得分,这次却不给分,最好是每次考试后能找老师为自己分析分析答卷,找出自己答题的一些漏洞,把这些漏洞收集起来记在小本子上,这样就能让自己在高考中减少失误丢分。后阶段各种考试测试也比较多,学生要做好考试技巧的归纳。
文综三科考试时间的分配要合理,不能以牺牲一科来成全其他科目,选择题中遇到一些感觉比较难的题目要学会取舍,在规定时间内缩小选择的范围果断选择,如这次三模就考到了地球运动的题组,部分学生就在这上面耗时过长,导致做题的节奏被打乱,以致于做综合题的时候显得匆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