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题几乎一道没填
走出考场,不少考生向记者表示,今年考题的难度和往年差不多。在200道选择题中,大多数考生填涂了150题—160题,考生感觉,语文、物理、政治等学科试题难度较大。
市西中学的小徐走出考场,就感叹“时政题几乎一道都不知道”,很多考生也有类似感觉。小徐告诉记者,为准备千分考,平时也留意一些热点时政信息,但感觉千分考的时政题“很偏,很关注细节,就像新闻联播的会议播报,不是自己准备的路子。”据她回忆,时政题包括“哪三个国家领导人曾同一天来中国访问?”“哪个宣言表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等。
一名考生告诉记者,总体而言,今年语文学科题量较大,有大段的阅读理解题,以及上海高考不涉及的语义题,“语文几乎花了我半个小时。”该考生告诉记者。物理题难度也比历年有很大提升。而相比之下,英语、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难度适中。
为准备考试费万元
尽管今年复旦等高校的自主招生方案公布时间比往年更晚,但对于考生来说,已经早早开始磨枪备战了。复兴高级中学的小王告诉记者,从高二升高三的暑假起,他前后参加过三轮千分考培训班,每次课程一星期左右,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5点,总共花费在一万元以上。“千分考时间紧,题量大,题目难”,小王的母亲是中文系博士学历,她告诉记者,她曾尝试着做了几套试卷的语文部分测试题,往往要错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她还是选择为孩子报培训班,提高应战技能。
当然,更多考生选择轻松上阵。“千分考很难突击准备,花太多精力,反而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市西中学的劳同学告诉记者,她除了浏览过几套模拟测试卷,并没有作刻意的准备。
不少走出考场的考生告诉记者,培训班押的考题几乎没用上。复旦方面也一贯强调,培训机构的题海战术并不适用自主招生考试,更多地需要考生平时注重课外阅读,关心时政,注意所学与现实的结合等。
自招“学业考”时代开启
俗称“千分考”的复旦水平测试始于2006年。因其卷面满分为1000分,被形象地称为“千分考”。2013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工作情况摘要》中提及,复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方案7年来已招收4099名学生,占同期全校本科生源总量的18.85%。据复旦校方的跟踪调查显示,改革试验生入校后在学习研究、社团活动、创新创造等方面出类拔萃,具有更强的毕业竞争力。
如今“千分考”时代落幕,宣告着自主招生学业考时代的来临。复旦招办表示,应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替代“复旦水平测试”的条件业已成熟,“千分考”要求每个中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完整、充分地掌握中学阶段的知识。而目前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正是全科类的,涵盖了所有的高中课程。
由独立机构来组织考试,对大学而言就是招考分离。将考试交由专业机构组织,大学的主要精力就能放到选拔与录取上。复旦招办表示,无论是“复旦水平测试”还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给社会传递了一个信息:复旦大学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完整、充分地掌握了高中学业要求的知识的人才,而不是高考考几门,就只学几门的那种应试教育痕迹深刻的学生。明年的具体选拔方法和规定将在教育部审核后,预计于10月左右向社会公布。
而从本周末起,沪上各高校自主招生也陆续开锣。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将于下周六(22日)举行。3月1日,“北约”、“华约”和“卓越联盟”的笔试将同日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将于3月8日进行。
千分考试题集锦(据考生现场回忆):
1、哪三个国家领导人曾经同一天访问中国?
2、环境污染分为哪几类?
3、朝鲜在哪几年进行过核试验?
4、现任的伊朗总统属于哪一派别?
5、请选择世界上煤炭资源最多的三个国家。
6、哪个宣言表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7、3月20日是什么纪念日?
8、哪种气体会破坏臭氧?
9、“金砖国家”这一概念是哪个机构提出的?
10、张三说:“李四在说谎。”李四说:“张三在说谎。”下面哪个选项正确:
A.他们都说真话B.他们都说假话C.一真一假D.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