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日上午10点,采取国内、国外大学合作,大学、企业协同培养等新模式培养的北师大瀚德学院首届新生开学典礼举行。82名从北师大2013级法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选拔出的本科生将进入瀚德学院,开始了与众不同的四年精英教育。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英凡、常务理事卢红生,瀚德学院咨询委员龙永图、钟秉林,钟瀚德基金会钟瀚德、高俪庭等嘉宾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
植根“沃土” 培养精英领袖人才
“具有深厚人文底蕴、通晓国际规则,懂外贸、精法律、通外语,具有卓越实践能力的经贸、法律等专业的业界精英和领袖人才”是瀚德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瀚德学院为学生设计专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分别修读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等专业并掌握英语的同时,按照双学位的修读要求选择修读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种中的一种,通过4至5年学习,以保证瀚德学院毕业生能在驻外机构、涉外企业等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管理或法务工作。
“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也培养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全方位体制机制保障。学校成立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董奇担任改革小组组长。学校各部门通力配合,保证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在提供配套经费的同时,给予学院包括招生与选拔、教师聘任、人才引进、经费使用等方面相对独立的权利;在课程设置、学位授予、办学空间等方面给予更为灵活的政策。
创新“组合拳” 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先行者
创新办学模式,办学资金来源于捐赠和社会募集。与普通的合作办学不同,瀚德学院是捐资助学新模式的产物,资金主要来自于钟瀚德先生捐赠以及社会募集。将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育基金会下成立瀚德学院发展基金,独立核算,所有捐赠资金不提取任何管理费用
创新管理模式,采取董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瀚德学院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二级单位,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具体负责教学及管理工作。瀚德学院设立董事会,瀚德学院院长和担任学院行政职务的董事,在行使职权时,不得变更董事会的决议;董事长和未担任瀚德学院行政职务的董事,不得干预学院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
创新师资构成,打造多元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瀚德学院将利用多种渠道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专家、客座教授,并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外语类及非外语类一流师资优化整合,形成中国教师与国外学者相结合的多元化、国际化师资队伍。
创新授课模式,扩大双语授课范围。目前北师大建设本科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课程111门,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的双语和全英文授课课程所占专业课程的比例达到30%——10%。其中,60%的本科生将获得出国进行为期一年的第二外语深造机会。
“一揽子”改革助力质量提升
开学典礼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校长董奇介绍,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开展了一系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先后实施“励耘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试验计划”、“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因校制宜,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董奇指出,瀚德学院将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综合改革计划的突破口及试验田,着力促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步伐。
钟瀚德在开学典礼中,与新生分享了大学生活的三点感想:志存高远、开放包容、学会珍惜,同时勉励新生:要志存高远,要有大志向,大抱负,要把自己的学业,自己的前途融入到国家的事业中,要把对祖国的热爱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中;要有开放包容的信念,要尊重、理解和掌握多元文化,要将知识融会贯通化成智慧,努力使自己成为爱智慧、有担当、敢行动的高素质人才;要珍惜友谊、结交诤友,才可能走出自我、懂得包容,才能成就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