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本专业以学院的语言背景为依托,以国际化联合培养教学为拓展,产学研一体化,师资力量雄厚,专业优势突出。本学科定位为有特色的实用型传播学专业,兼顾视觉传播专业和商业传播专业的共同发展,以加强实践、文理渗透为特色,培养具有坚实的传播技能和深厚文化修养的复合型传播人才,力争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处于一流水平。
☆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 |
特色一 |
u 人才培养优势:开设了国家一级学科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本专业开设采用双语教学优质课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型人才;采取国际化联合培养教学,每年选派若干成绩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交换留学。 |
特色二 |
u 师资科研优势:专业教师均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一流名校,与国际和国内著名高校有着广泛交流;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 |
特色三 |
u 实习就业特点:专业培养宽口径突出特色,就业选择范围广,针对性强;与麦肯光明、盛拓传媒、天智通达等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和就业合作意向。 |
☆学生前景
学生前景 |
考研 |
本专业与国内外一流高校有着密切交流合作,积极拓宽保送研究生渠道,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同时本专业学生保持较高的考研率,主要包括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专业。 |
出国 |
本专业出国率约为31.8%;主要去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的著名大学。 | |
就业 |
本专业近年来就业率99%,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唐及各省会和沿海发达城市。主要就业单位包括:新华社、凤凰网、腾讯等知名媒体;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麦肯广告公司等知名企业;中央直属单位、北京市政府、地方政府选调等。 |
☆专家谈专业
我们兼顾专业特色优势的承继和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完善本科生教学培养体系,确认本科生专业培养的两个方向——视觉传播和商业传播。强调专业理论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突出教学的时效性以及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本专业申报产学研实验班已经获得了学校批准,这将为传播专业建设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专家简介:皇甫晓涛,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华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副会长,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的十大名师学者。研究方向包括文学艺术与艺术科学、产业经济学与文化产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新媒体与应用传播学等。
☆学生谈专业
我校传播学专业有着一群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传播学学术的殿堂,诵读经典,品味哲理,学中西文化之精萃,习新闻传播之法理……传播学专业精心设计的教育培养方案,不断鞭策我们努力成为一名基础扎实、敢于实践的合格的新闻传播人,努力成为有思想、有目标、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勇气的新一代“90后”。
学生简介:殷青,传播学专业2007级学生,2010年保送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学习优秀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文艺类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报考提示: 1.本专业外语教学只设英语;2.原则上要求英语单科高考成绩达到满分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所在省级招生机构统一组织外语口语加试,报考本专业的考生应参加英语口语加试并成绩合格;3.口齿不清晰、听辨不正常的学生不宜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