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985且211院校专业首页

学院拥有一支包括千人计划、长江、杰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在内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千人计划1人(外籍全时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博士生导师15人。

学院建有“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智能信息处理信产部重点实验室”、“生物物理/生物电子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神经信息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和“四川省网络化医学仪器”人才培养基地,并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位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同时还拥有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所有教授均给本科生授课,所有本科生从二年级开始即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实习和科研。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2008年以来,本学科点已发起并举办了3届IEEE国际会议,参会代表500余人,教师在国际学术会议担任大会主席或做特邀报告 30 余人次,先后有14名教师、60余名学生到哈佛、斯坦福等进行访问学习,成效显著。

生物技术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生物技术正在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为人类发展面临的健康、食物、能源、环境等重大挑战提供科学解决方案;生物产业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主导产业;生命科学正在成为信息科学。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以推动生命科学信息化、生物技术产业化为使命,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生命科学研究者、生物技术探索者、生物产业创业者与经营者、政策制定者与管理者。本专业要求学生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与良好的人文素养,勇于创新,能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生物技术发展前沿与相关领域最新动态,练就从事生命科学高端研究和生物技术高端经营与管理的能力或潜力。

专业特色:围绕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着眼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突出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及计算机技术相互交融的理工复合型专业。

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仪器分析、生物技术制药、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挖掘技术等。

毕业走向:进入本院或国内外相关大学、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到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信息、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相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开发、生产、营销及管理工作;在生物或相关产业领域自主创业。

生物医学工程
——四川省特色专业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拥有医疗电子仪器和生物医学信息与软件两个专业方向。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工、医结合的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专业属于与生物医学紧密结合的理工医交叉学科,涉及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其知识结构表现出较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前沿性。要求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交叉形成的宽厚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及生命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具有生物医学工程及电子信息相关领域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专业特色:属于理工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前沿学科,涉及生命科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领域,其知识结构表现出较强的交叉性和综合性,专业口径宽。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电磁场与波、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仪器原理、医学成像技术、医学超声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信息学等。

毕业走向:进入本院或国内外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深造(录研率和出国率在50%以上);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生物信息处理、医疗软件开发、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和通信等领域,从事科研、工程设计与开发、教学、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上一篇: 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本科专业简介

下一篇: 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数学学院—本科专业简介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