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拥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塑胶室外场地和由费孝通亲笔题字、曾承办过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的“逸夫体育馆”以及学校资源共享的实验室,为本科生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形成了由博士、硕士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骨干团队,他们不仅在教学、训练、科研上具有较高的水平,而且专业分布合理,为体育学院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学院主持了有关体育学方面的教育部体育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民委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项目、“211工程”建设项目、北京市教委等多项科研课题。承担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合格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多名教师在全国体育协会、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北京市体育协会、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兼职。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主要为全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体育人才。
培养特色
采用教育学和体育学两个主干学科课程设置方式,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学、体育学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计算机、外语等及专业拓展性选修课。学生通过阶段实习与毕业综合实习提高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科研力量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国内体育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教授,拥有不同级别的科研、教改课题,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科研经费。学校可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提供与生化专业资源共享的体育生理、解剖、生化等教学实验室。
就业及深造前景
本专业注重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注重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学生入学后不仅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而且还可以根据学校多学科优势选修史哲类、经管法类、人文社科类、语言类、文学类、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类等课程,这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社会适应力提供了保障。
报考说明
要求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86年9月1日以后出生,教练员、体育教师、优秀运动员(市级以上优秀运动队的队员)可放宽到28周岁),男生身高不得低于170cm,女生身高不得低于160 cm,身体健康,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不得低于4.7。
体育教育专业为提前录取,按照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合格、专业和文化成绩均达到各省(市、区)规定的要求情况下,按考生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由学校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