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甘肃高考首页

2013年甘肃高考一诊试卷难度解析汇总

语文:重在考查素养数学:突出新增内容

  语文:考查考生六种层级能力

  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朱慧琴

  省一诊语文试题切合课标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试题考查目标明确,全面综合地考查了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层级能力。试卷结构与2010-2012三年的新课标全国卷结构一致,各个考点及分值的分布也和三年的课标卷一致。试卷难易适中,区分度明显。

  现代文阅读《恶搞杜甫: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和思辨性,重点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题目选项设置针对典型错误,技巧性强,适合考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阅读重视对文本基本内容的理解,重点考查考生对主要字、词、句等的理解,题目难度适中。古诗文阅读选取元代作者赵善庆的一首散曲《庆东原·泊罗阳驿》,试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本首元曲重点考查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与三年课标卷的考查重点一致。

  名句名篇默写涉及初中阶段所学的《玉楼春》、《醉翁亭记》和高中阶段所学的《劝学》篇中的名句,这三篇均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学生掌握得较好,但《离骚》篇中要求默写的名句不在推荐背诵的《离骚》选段之内,学生失分严重,这也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复习中还要关注推荐范围之外的名篇名句。

  选做题文学类文本《稻草人》和实用类文本《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相比,两个板块难易差别较大,实用类文本相对简单易答,90%的学生选择了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考查了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题目难易度适中,学生普遍得分较高。

  第五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试题类型较为常规,难度不大。16题得分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审题不清。

  作文试题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理解上无任何阅读障碍,材料中两位舅舅的答话是考生破题的关键,一位强调“专注”,另一位侧重“用心”,立意空间不是很大,但导向很好,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对社会人生、心灵世界的体验和思考。

  数学:突出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谈志堃

  试卷与全国新课标卷结构模式相同,整体难度适中,符合2013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对一轮复习和高考具有较好的导向性。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也着重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了“立足基础,突出能力”的高考命题原则,也考查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潜能。

  试题突出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基础,试题覆盖面广,着重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题面基础、常规,有很强的区分度,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突出了对运算能力的考查。整套试题突出了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如程序框图、三视图、定积分、极坐标和参数方程,选择题较易,中档题和简单题约占80%。Ⅰ卷中的第11、13题有一定难度,Ⅱ卷中的第21题的第三问难度较大。

 

英语:与高考真题基本一致

  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龚淼

  【试题解析】

  1.英语试卷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与高考真题基本保持一致,试题强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难度适中。听力难度适中,但拿满分不容易。单项选择有较高的模拟和指导性。

  2.此次完形填空题选材有一定难度,设空合理。

  3.阅读理解文章其选材多来源于真实生活,考查面较广,涉及到了记叙、议论、广告、科普,题材广泛。词汇量方面能与新课标有所衔接,难度适中,比较平稳,但得高分需要细心。

  4.改错文章不难,选材得当。

  5.书面表达话题为学生所熟悉,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容易言之有理,易于发挥水平,便于学生发散思维。

  【备考建议】

  1.词汇识记常抓不懈

  分类强化,重点突出,重视具体语境下的词汇应用训练,强化语篇意识。

  2.语法专项要重点突出

  多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一来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二来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灵活运用语法知识。

  3.阅读教学要倍加关注

  首先,进行课堂限时阅读训练,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率。其次,培养学生寻读、略读、速读和细读等寻找信息把握大意的能力。再次,学会分析长、难句结构。指导学生涉猎课外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人情、风俗习惯等。

  4.写作训练要重视操作和指导

  教师要挑选一些优秀作文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运用高级词汇和复杂的句式,恰当使用过渡词,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5.试卷分析要重质量讲实效

  多查学生试卷或练习,了解学生在做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难点,精讲精练。

  政治:“七夕”、兰州新区上考卷

  师大附中高级教师令润岗

  【试题解析】

  试题难度适中,颇有亮点,不但对我省考生一轮复习效果有诊断作用,且对二轮复习有较好的引导作用。试题在形式上与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试卷保持了一致,有利于我省考生熟悉高考模式。12道选择题共48分,5道非选择题占52分;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各占30分,政治生活占24分,文化生活占16分。

  试题彰显了新课程、新高考的理念。背景材料、热点问题的选取,体现了新课程、新高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既有学生倍感亲切的“浪漫七夕”、“舌尖上的中国”、兰州新区,又有体现国家意志、政策的财政惠民、社会公平等,突出了财政的现实作用和意义。突出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掌握。涉及价格、宏观调控、财政作用、收入分配的公平,政府性质、原则、宗旨与职能、我国外交政策,文化功能、传播与交流、中华文化特点、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真理、人生价值、辩证否定观等考点。

  【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任何时候开始都不过时,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2.狠抓主干知识、高频考点,整合建构考点体系网。这是我们复习的抓手。

  3.不断提升各种能力: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务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加强练习,重视对历年高考真题的练习,提高练习题的思维含量,不断熟悉各种题型、各种设问,越是陌生的,越要引起重视。

  地理:考查知识迁移与重组能力

  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李旭强

  【试题解析】

  1.考查形式灵活,体现新课程理念。本套试卷内容涵盖必修、选修两大模块共七个部分,较好地体现了新大纲“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2.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结合图表、材料,考查了昼夜长短计算、农业区位、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产业发展与转移等十多个地理主干知识,覆盖面较广。

  3.学科特色鲜明,突出空间定位,强调读图用图。试题的切入点大部分都是从图表信息或材料呈现开始的,突出了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把握主干,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高考试题分值占比的60%~70%是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因而要加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掌握和应用。

  2.加强图表分析,提高用图能力。试题大量运用多种形式的图表、材料,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复习时,除关注传统图表外,更要加强对创新图表判读及信息分析能力的提高。

  3.做好专题复习与训练,提升实战能力。除选修教材外,根据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必修1、2、3七本教材的知识体系,可将其整合、归纳为四大专题系统:①地球运动系统(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时空变化等),②区域地理系统(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③人地关系系统(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等),④地理图表系统(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等)。

  4.重视热点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文综卷十分重视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隐性介入和考查,但无论怎样出题,都应把握“热点”问题只是试题的背景材料,是试题的“切入点”,其落脚点还是回归课本,“题目在书外,知识在书内”,其实质仍重在考查地理主干知识与地理能力。在复习备考中,要关注时事,了解时事背景、意义,做到心中有数。

  5.精准组织答案,提高文字表达能力。重视书面表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提高表述的准确性、逻辑性、完整性和流畅性,在总结同类题型的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上,形成有实用价值的答题模板。

  物理:选修模块难度均衡

  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柳勤

  【试题解析】

  1.试题覆盖面较广,内容涵盖了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知识比例分布较为合理,注重对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2.试题科学严谨,第一卷选择题难度适中,第二卷计算题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区分度较好。选修模块难度均衡。3.试题既有常规题,又有比较新颖的试题。同时联系实际,有鲜明的物理学特点。

  【备考建议】

  1.构建知识网络,突出主干,兼顾非主干知识的复习。2.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如实验仪器的用途及读数,实验原理的理解及误差分析等。3.提高数学运算能力,重视数学知识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4.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加强解题规范性训练(包括文字说明、画图等),掌握应试技巧,减少失分。

  历史:与新课程卷有一定差距

  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许彩霞

  【试题解析】

  1.注重运用材料来创设情境,关注社会现实,突出考查考生的史料解读能力。2.注重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很好地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导向。全卷涉及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古代商业、中央集权制度、明清思想,中国近代外交、民族工业,现代科技;西方早期法制文明、苏联的工业化、欧洲一体化,当代文学流派,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及实践等主干知识。3.新课程一是要求学生学习观点的转变,高考试题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获取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二是课程观的转变,立足于考查课标而非教科书内容;三是历史价值观的转变,试题体现了史学观念的更新、历史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史学研究角度的多元化。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体现文综学科特色。但是从选择题的题型看,与现行高考全国新课程卷仍有一定的差距,一是选择题的题干文言文材料引用太多(有3道题)、太难,增加了考生阅读的障碍;二是选择题型中的否定型题已被全国卷淘汰,但这套试卷中有3道否定型选择题。

  【备考建议】

  1.继续强化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文科综合能力的提高。

  2.注重历史主干知识的归纳及横向、纵向比较,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3.加强通史知识的联系,一轮专题史的复习能很好地把握历史线索,而二轮通史复习则能更好地把握阶段特征。

  4.加强新史论、史观评论型试题训练。

  5.加强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提炼、概括及文字表述等能力的提升与训练。

12下一页

上一篇: 甘肃技能大赛获奖中职生高考加100分

下一篇: 2013甘肃高考一诊历史试题解析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