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日语(三年制专科)
【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中日两国之间贸易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与此同时,在华的日资企业需要大批精通日语、熟悉日本文化和日本商务习惯,同时又具备外贸操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当前社会实际来看,我国现有的既具备日语语言知识,又熟悉国际贸易业务的人才相当缺乏,社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日语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就业形势良好。
【培养途径】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运用日语从事各类涉外商务工作的能力,熟悉商务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各类经贸活动要求。毕业后可在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日商驻沪办事处、外贸公司等机构担任商务秘书、日语商务翻译、管理人员、销售代表等工作。
根据专业定位和商务从业人员所需能力,本专业从“培养日语能力、提高商务技能、强化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构建日语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日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二、三年级阶段通过相关配套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商务、旅游、科技、文化交流和翻译等领域的相关专业和技能,具备从事涉外实务、旅游、翻译和管理等工作的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较强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发挥校内资源,组织学生接受相关课程的职业技能指导;开展课外活动,进行观摩教学。安排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社会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提前感受日企氛围,为毕业后独立从事国际贸易的市场调查、商业洽谈、外贸跟单管理等具体业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日语有关的对外经贸、外事、管理、文秘、教育、旅游等工作,也有学生赴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大多数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大、中城市工作,也有直接赴日本就业的先例。根据2012年外国语学院统计的数据,日语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中,外企占50%,国企占10%,私企占10%,专升本及自主创业30%。
护理专业(三年制专科)
【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政府对民生工作,对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加重视。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事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对未来5年的护理队伍数量和学历都提出了更高的指标:截止“十二五”末,我国注册护士总量要达到286万,比2010年净增长81万;全国护士大专以上学历要求不低于60%。由此可见,大专护理人才紧缺的状态在近几年内还得不到缓解。
【培养途径】
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其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护理系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课程设计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且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培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业务技能、临床动手能力,以及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理论基础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制订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课程内容上采取: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技能培养上采取示教--实训--医院见习--医院实习、毕业前考护士资格证。确保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
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而实验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硬件,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
【就业方向】
毕业生在达到学校所规定的成绩要求后,可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并参加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取得资格后,就可以参加工作直接上岗。毕业后可从事:各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各级各类专科医院(妇幼、肺科、胸科、肿瘤、传染病、精神、中医等)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护理和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卫生和护理管理机构、护理科研机构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工作;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养老机构的护理和卫生保健工作;大中小学、幼教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各护理院校护理实训中心实训指导、实验室管理工作;各类健康保健机构。
旅游管理(3年制专科)
【社会需求】
为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中国未来10年,每年将需增加旅游从业人员100万人;目前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0个,到2020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将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出境人数将达到1亿人次。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的趋势,要求从业者有很强的领悟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岗位日益增多。
【培养途径】
基于旅游行业对外语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的较高要求,本专业将符合旅游行业需求的专业外语课程纳入专业基础课中;提高教学实践环节比重,将参观酒店、考察景点、短期酒店(旅行社)见习等纳入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引进了金棕榈旅行社软件操作系统、模拟导游软件系统、Sinfornia 酒店操作系统等教学软件,提高学生行业适应性;与中国国旅(上海)公司、豫园万丽大酒店,浦东由由喜来登酒店等上海多家大型知名旅游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建立专业见习基地,提高学生就业率。
【就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旅游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行业的一线服务、咨询等工作。
空中乘务(3年制专科)
【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航空业这几年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民航局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大国,而上海两大机场旅客吞吐量以居全国第一位,国际旅客吞吐量占全国40%,旅客吞吐量平均增长率名列全国前茅。“十二五”期间,我国民航仍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到“十二五”期末,旅客运输量将达到4.5亿人,运输机场将达到220个以上,机队规模将由现在的2600多架上升为4500架以上,五年内增长1900架飞机,社会需求量很大。
【培养途径】
上海建桥学院在办学规模,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正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为培养优秀的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搭建了有力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学院聘请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等公司的领导、专家、高级教员来校讲座,授课,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航空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合格毕业生,同时为航空公司储备和培养需要的人才。在航空专业学生日常管理中,学院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组织纪律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依从职业规范,养成礼仪规范,培养熟练的外语口语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应用型人才。
空中乘务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艺术欣赏、公共关系学、民航商务英语、民航中级乘务英语、乘务日语、民航服务心理学、航空客运、航空货运、航空市场营销、航空运输地理、航空法、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计算机订座系统、普通话与播音、航空职业形象训练(化妆课、形体与舞蹈)、航空面试技巧等。
【就业去向】
学院加强了与各航空公司的紧密合作,为空中乘务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稳定的就业渠道。学院航空专业教师已为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输送了一大批合格人才,空中乘务专业的毕业学生分别被国航、东航、上航、海航、厦航、吉祥、春秋、以及英国维珍航空公司、美国达美航空公司、港龙航空公司等国内、外航空公司录用。空中乘务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就业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