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微博)一结束,一些诈骗份子就开始蠢蠢欲动,以“包能上大学”、“我有内部指标”、“特招生”这些所谓的“特殊方法”欺骗那些高考失利的考生和考生的家长们,从而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来就业人才网(www.laijiuye.com)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各种“关系”和“能人”所谓能够将考生破格录用的说法。
我们来盘点下经常使用的一些高考诈骗手段。
一、“我有关系,可以直接让你进去,只要给XXX介绍费就可以了。”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诈骗手段。骗子会给考生、家长打电话或发短信,称有关系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索取赞助费、介绍费、劳务费。来就业连云港人才网(http://lyg.laijiuye.com)认为,对于这种诈骗手段,家长和考生绝对不能轻易相信,这基本上都是诈骗的手段。
二、“我是校招生办的,可以拿到内定指标,汇钱到XXX账户就可以了。”
一些诈骗份子会自称是高校招生办人员,携带宣传资料和伪造的印章,在骗取考生家长信任后骗取钱财。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考生应当尽快查询、核实对方身份,并及时通过大学招生热线进行咨询。
三、“我们军校招收地方生。”
骗子谎称有军校招生指标,向考生及家长寄发“国防生预录通知书”,采取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和家长,伺机骗取钱财。
来就业镇江人才网(http://zhenjiang.laijiuye.com)提醒,军校的招生一般都有严格的程序,可以通过教育部门或者招生咨询热线了解情况,也可通过公安部门进行查询。
四、“有学生没来报到,得到空出的多余招生指标,只要交钱就可以补录。”
很多家长和考生不熟悉招生的流程,很容易上当受骗。考生和家长可以熟悉下一些招生的流程,避免不法分子从中钻出空子。
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考生和家长应注意收集银行汇款凭证、收条、承诺书、录音等证据,并及时报警。(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