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江西高考首页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县第四期“结对帮扶工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提升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指数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立足江西省情,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优势,通过对口支援,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缩小区域内教育差距,推进全省教育均衡发展,为实施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一)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等优势,按照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在调研的基础上,帮助受援方科学制定本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目标步骤、工作重点、实施项目和保障措施等,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重点帮助农村学校解决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器材及生活设施不足问题,充实实验仪器、电教设备、文体美器材、图书资料、信息技术设备等教学设备和资源,努力改善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各支援方要根据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受援方党委、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开展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育的意义与作用等方面的培训或讲座,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政绩观,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对校长和教师开展学校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加强教改教研方面的指导,通过校长、教师、学生的培训和交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和价值观。

(四)广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或支教活动。各支援方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全校师生中营造支援贫困地区教育的浓厚氛围,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与受援方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结成对子,向他们捐赠文具、衣物或资金等,帮助其更好地完成义务教育。要把高校干部和教师、大学生支教纳入党员干部教育、队伍建设和大学生培养的内容,在受援方广泛开展支教活动。

(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完成结对帮扶任务。各支援方要密切与受援学校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以及教育行政等部门的联系,拓展帮扶内容,开展多方合作,为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努力和探索。

三、范围及期限

本期工程的支援方为全省21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含1所民办高校),受援方为我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采取“一校对一县”对口帮扶的形式(具体安排见附表一)。本期“结对帮扶工程”自2011年3月起至2014年3月结束,帮扶时间为三年。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高等学校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结对帮扶工程的重要意义,把帮扶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帮扶任务。支援方、受援方要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单位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帮扶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各支援方要加大宣传,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出台鼓励政策,将帮扶工作与干部、教师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学生入党、评优、毕业推荐等方面结合起来。

(三)务求取得实效。各支援方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帮扶方案,确定年度计划,商定帮扶项目,开展帮扶工作。各支援方都要结合实际,制定明确的工作方案和保障措施,把帮扶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严格考核制度。在实施结对帮扶工程的过程中,各支援方要加强检查和考核工作,坚持做到每半年对帮扶工作进行阶段性小结,并以学校为单位形成书面材料,附上落实情况报表(见附件二)报送省教育厅学校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暂设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省教育厅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专项督查。第四期“结对帮扶工程”结束后,省教育厅将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附表: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县第四期“结对帮扶工程”安排表

 

 

 

 

 

 

 

附表: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县

第四期“结对帮扶工程”安排表

支援方

受援方

江西师范大学

遂川县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吉安县

江西财经大学

万安县

井冈山大学

永新县

江西蓝天学院

井冈山市

赣南医学

安远县

江西农业大学

赣县

赣南师范学院

宁都县

江西理工大学

寻乌县

江西中医学

兴国县

华东交通大学

于都县

江西警察学院

会昌县

南昌航空大学

上犹县

九江学院

修水县

宜春学院

莲花县

南昌工程学院

上饶县

南昌大学

波阳县

上饶师范学院

余干县

景德镇陶瓷学院

横峰县

东华理工大学

广昌县

新余学院

乐安县

 

上一篇: 江西2012高考6月14日起填报志愿 多项政策有调整

下一篇: 江西2012本科招生计划略增 录取率将有所提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