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县第四期“结对帮扶工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提升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指数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立足江西省情,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优势,通过对口支援,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缩小区域内教育差距,推进全省教育均衡发展,为实施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一)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等优势,按照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在调研的基础上,帮助受援方科学制定本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目标步骤、工作重点、实施项目和保障措施等,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重点帮助农村学校解决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器材及生活设施不足问题,充实实验仪器、电教设备、文体美器材、图书资料、信息技术设备等教学设备和资源,努力改善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各支援方要根据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受援方党委、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开展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育的意义与作用等方面的培训或讲座,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政绩观,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对校长和教师开展学校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加强教改教研方面的指导,通过校长、教师、学生的培训和交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和价值观。 (四)广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或支教活动。各支援方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全校师生中营造支援贫困地区教育的浓厚氛围,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与受援方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结成对子,向他们捐赠文具、衣物或资金等,帮助其更好地完成义务教育。要把高校干部和教师、大学生支教纳入党员干部教育、队伍建设和大学生培养的内容,在受援方广泛开展支教活动。 (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完成结对帮扶任务。各支援方要密切与受援学校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以及教育行政等部门的联系,拓展帮扶内容,开展多方合作,为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努力和探索。 三、范围及期限 本期工程的支援方为全省21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含1所民办高校),受援方为我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采取“一校对一县”对口帮扶的形式(具体安排见附表一)。本期“结对帮扶工程”自2011年3月起至2014年3月结束,帮扶时间为三年。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高等学校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结对帮扶工程的重要意义,把帮扶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帮扶任务。支援方、受援方要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单位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帮扶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各支援方要加大宣传,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出台鼓励政策,将帮扶工作与干部、教师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学生入党、评优、毕业推荐等方面结合起来。 (三)务求取得实效。各支援方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帮扶方案,确定年度计划,商定帮扶项目,开展帮扶工作。各支援方都要结合实际,制定明确的工作方案和保障措施,把帮扶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严格考核制度。在实施结对帮扶工程的过程中,各支援方要加强检查和考核工作,坚持做到每半年对帮扶工作进行阶段性小结,并以学校为单位形成书面材料,附上落实情况报表(见附件二)报送省教育厅学校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暂设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省教育厅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专项督查。第四期“结对帮扶工程”结束后,省教育厅将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附表: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县第四期“结对帮扶工程”安排表
附表: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县
第四期“结对帮扶工程”安排表
支援方 | 受援方 |
江西师范大学 | 遂川县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 吉安县 |
江西财经大学 | 万安县 |
井冈山大学 | 永新县 |
江西蓝天学院 | 井冈山市 |
赣南医学院 | 安远县 |
江西农业大学 | 赣县 |
赣南师范学院 | 宁都县 |
江西理工大学 | 寻乌县 |
江西中医学院 | 兴国县 |
华东交通大学 | 于都县 |
江西警察学院 | 会昌县 |
南昌航空大学 | 上犹县 |
九江学院 | 修水县 |
宜春学院 | 莲花县 |
南昌工程学院 | 上饶县 |
南昌大学 | 波阳县 |
上饶师范学院 | 余干县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横峰县 |
东华理工大学 | 广昌县 |
新余学院 | 乐安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