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专家论点首页

  知分填报志愿是我国高考制度的重要改革。与估分填报志愿相比,知分填报志愿给广大考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暗藏着风险。若说考试是智力比拼的阵地,那么填报志愿就是胆识的较量。是狗尾续貂,还是锦上添花,其关键取决于广大考生能否取得填报志愿的最后胜利。考生在知晓自己分数的同时,做好分数定位、意向高校定位,填报志愿时才能一击必中,提高被心仪院校录取的几率。

  一、分数定位

  考生科学合理填报志愿的前提,是对高考分数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分数的准确定位,将对志愿填报有着质的影响。这里介绍两种方法,一是借助平时成绩进行分数定位,二是借助媒介工具进行分数定位。
  1.借助平时成绩定位
  考生正式进入高考考场之前,会进行多达几十次的模拟考试。如此之多的模拟考试,不仅让考生熟悉和适应考场环境,便于潜力的最大发挥,而且可以让考生对自身的实力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位。虽年年皆有“黑马”出,但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高考成绩还是自身实力的正常发挥,与平时模拟考试成绩处于同等档次。高考试卷可能因试卷难易程度而影响高考分数,但不会太大影响考生的综合实力。只要考生综合实力一定,其高考成绩排名应与模拟考试成绩排名处于同一水平。高考分数发布后,考生可向周围同学了解考试成绩,确认自己的成绩是否与平时成绩保持在同一水平。根据学校在省的综合实力排名,藉此推断个人高考分数在全省的大致位置,以此来填报合理的志愿。
  2.借助媒介工具定位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及时和全面。高考成绩发布后,网络、报纸等媒介将会第一时间发布全省高考成绩分数分布情况(一分一段表等),考生由此可以确定个人成绩在全省的具体排名。若说依据平时成绩定位分数位置只是粗略估算,那么借助媒介工具定位分数位置便如点穴式般精确。考生在此要重视与个人分数相近(略高或略低)分数的人数分布情况。

        二、意向院校的定位

  考生对分数进行了准确定位之后,接下来便是填报院校志愿。如何填报合理的院校志愿,首先必须对意向院校进行定位。对意向院校定位包括对其综合实力的定位和资格投档线的定位等两个方面。
  1.录取分数线的定位
  在考生填报志愿之前,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会公布分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根据高考成绩,选择填报批次。一般来说,考生感觉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在同一录取批次中,如何定位某一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这个问题的解决将直接缩小填报院校的范围,确定考生意向填报的院校。例如:A和B两所大学同属第一批录取批次,但对两所大学投档线的定位,直接决定考生是填报A志愿还是B志愿。
  如何对投档线进行定位,本文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第一,往年录取分数线是重要参考依据。由于高校招生规模和综合实力的相对稳定性,每年的投档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考生可对往年的高校录取分数线进行观察分析,着重观察某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关系,是持平、略高还是高出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将这个问题弄清楚,盲目报考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
  第二,考生要把握好大小年的变化。大小年,是指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会出现一年忽高一年忽低的情况。大小年是由于考生填报志愿扎堆而产生的。大小年的变化,并非一定会呈现出录取分数线一年高、接下来的一年就一定低的规律。这种难以把握的变化,给考生填报志愿增加了风险。但考生也应认识到,这种分数的忽高忽低,不会出现过分的高和过分的低,总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但在现实生活中,考生往往会遇到以下一种情况:根据对某所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观察,发现某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比批次线高出1-3分,但考生个人的分数仅比批次线高出2分。这种情况下,考生究竟是否该填报这所院校。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答案也是不同的。此外,知分填报,极容易导致填报志愿扎堆。填报志愿究竟是坚持保守稳妥的原则还是坚持冒险的原则,需要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2.高校综合实力的比较
  在对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进行预测之后,考生就能罗列出意向院校。但在填报志愿时,考生会面临究竟该如何安排院校顺序的问题。一般来说,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应排序较前,反之则后。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如何比较高校的综合实力。
  高校的综合实力,是高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等各种能力的总和。高校综合实力的比较,可从办学目标、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状况、科研能力、社会声誉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比较。高校的综合实力,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来了解:一是高校官方网站;二是他人介绍;三是实地考察。在对高校的综合实力进行比较后,考生就能对意向院校进行排序,确定填报高考志愿。

上一篇: 平行志愿如何填报?

下一篇: 2012高考志愿填报选择专业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