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举报,《3G通信数据工程师》培训教材是本东拼西凑的“山寨教材”。
半年前,怀着对大学的憧憬,19岁女孩小曾独自从开县来到主城“圆梦”。虽然只是自考生,但小曾对她报名的“某高校”心仪已久。
可没上几天学,小曾却发现,现实根本不像该“高校”的招生简章描述的那样好。100人挤一间大教室、使用自制的“山寨”教材、缴了数千元的学费只开收据不开发票……不少同学也陆续退学了。
小曾的疑问同样困扰着将小曾这一批共计400余名自考生招进学校的招生老师。“学生退学后,我们的劳务费也没了着落。”
小曾是开县人,高考落榜后,她一度心灰意冷,直到一名戴着重庆“某高校”胸牌的招生老师找到了她。招生老师建议小曾参加社会自考,虽然是自考,但“某高校”的招牌,还是让小曾欣然前往。
“咨询报名的时候,招生老师一直打着‘某高校’的牌子,我们到了学校才知道,出入太大了。”小曾说,到学校后,他们不能住进学校的宿舍,缴纳了9000元左右的学历培训费,却没有正规发票,只有一张到处都能买到的收据单,一部分教材也是学校自制的“山寨”书。不久后,学校又催缴9000余元技能培训费,而之前,学校根本没有说过有这笔钱。
小曾说,他们这一批自考生有400余人,却只有4个班,100多人一间教室。发现问题后,已有三四十名学生陆续退学了。
“有被欺骗的感觉!”小曾说,因为退费很困难,她只好作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江津的陈先生告诉重庆晨报记者,他就是其中的一名招生老师,和一家叫做“重庆巍博教育咨询”的公司(下称巍博公司)签订了口头劳务协议负责招生,并把这些学生送到“某高校”报自考,而陈先生每招到一名学生,将获得2700-3000元不等的劳务费。
陈先生说,招生时,巍博公司发给他们一块胸牌,上面写着“某高校”的名字,招生也是以“某高校”的名义进行的。而实际上,课程却分成了两块:“某高校”的自考课程和巍博公司自己开的技能培训课程,而技能培训正是巍博公司挣钱的途径。由于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缴纳技能培训费,学生也被分成了两块教学:交钱的和没交钱的。学生不稳定,流失的就越来越多。
“学生流失了,我们的劳务费也没了着落。”陈先生说,按照双方协议,巍博公司分两次给招生老师付款,应于3月25日前付清所有款项。就他而言,8万余元的应收款至今一分钱没收到。巍博公司给他的原因是:一是没收到学生的钱,二是部分学生退学了。随后,巍博公司的负责人也联系不上了。
3天前,没有收到钱的七八名招生老师从各地赶到了“某高校”,并最终找到了巍博公司的一名负责人。“我来这里住了3天了,但事情一直没解决。”陈先生说。
昨天下午,重庆晨报记者赶到时,巍博公司的这名负责人正被七八名招生老师团团围住,协商付款事宜。
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钱我已经付了,是他们(招生老师)自己分不清。”随后,这名负责人匆匆走掉了,并拒绝留下电话。
而现场的招生老师介绍,他们协商了3天,巍博公司只拿出了11万元,距离拖欠款额差得太远。
昨天下午,重庆“某高校”得知此事后也展开了调查。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调查,巍博公司并非学校的下属单位,也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是冒名招生”。
此外,这400多名学生,是社会自考生,是由巍博公司带过来报自考的,也不属于学校的学生。而学生提到的技能培训,也是巍博公司自己搞的,所以才会有自己编教材的情况。“我们不排除向巍博公司追究法律责任。”学校负责人说。
截至重庆晨报记者发稿时,招生老师和巍博公司仍在协商中。
重庆晨报记者 顾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