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优先加级差的专业录取办法。
(1)何谓专业级差呢?专业级差是由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简称而来。其含义为:“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专业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学校规定专业级差为4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4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再请看上海财经大学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 “我校在专业录取时按照33111的级差录取(第二、三志愿的考生每档减3分与前一志愿的考生排队录取,之后各志愿均减1分与前一志愿的考生排队录取)。”
将专业级差细化又可以分为,从总体上看和从级差差值上看两个方面。从总体上看可分为4种:①全部专业志愿之间均设有级差,如上海财经大学。②前几个专业志愿有级差,后几个专业志愿无级差。如中国农业大学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我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以实考成绩作为主要依据,采取分数级差处理,具体规定如下:1~二专业志愿级差为5分,二~三专业志愿级差为5分,第三专业志愿以后级差为0分。”③专业级差由志愿级差而来。指的是本应设立院校志愿分数级差的,没有设立,却转变成了专业级差。如四川大学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四川大学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对成绩优秀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投档,我校执行考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已投档到我校的非第一志愿成绩优秀的考生分以下情况安排专业:(1)一、二志愿同时投档到我校的考生,在安排专业时分数级差为20分。”④专业级差专门针对第二志愿而来。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在确定二志愿考生专业时,减去15分与一志愿考生等同安排专业。”
从级差差值上看可分为3种:①级差差值均相同。中国人民大学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录取专业时,我校根据考生填报各专业志愿的具体情况,设置1分、2分或3分的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各专业志愿之间分数级差相同,具体分值设置以能使我校所录考总体专业志愿满足率达到最大时的级差设置为准。” 又如中国传媒大学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在学校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上,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设定专业志愿级差,第一、第二、第三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为2分,第三专业志愿以后的专业志愿之间按并行专业志愿考虑。”②级差差值均不同。如北京林业大学在今年《招生章程》中的规定: “录取专业时,按照专业级差的方式录取。专业级差为3~5,1~3,0,即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级差为3~5分、第二和第三专业志愿级差为1~3分,以后专业志愿无级差。”③级差差值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如上海财经大学。
(2)分数优先加级差的专业确定办法的含义。所有进档考生均先以实考总分(或招投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在德、体合格的前提下,首先对排在前若干名的考生以所报第一专业志愿录取。随后的一名考生如第一专业志愿因计划满额未能录取,则在减去一个级差分数后并将其第二专业志愿转为第一专业志愿插入未定专业考生队列的相应位置。再取队列中的下一名考生,以此类推。如轮至服从专业调剂者,则予以调剂;如不服从,则作退档处理。直至将进档考生均处理完毕。[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有同等分数,以加分或降分投档者先录;或以相关科目成绩高者先录。
分数优先加级差需把握的核心简言之为:所有进档考生以总分排序,分数高者优先;减去级差分后分数高者仍优先。
对于分数优先加级差的具体含义的阐述浙江工商大学堪称范例。该校在今年的招生章程中如此规定:“第十四条 新生录取采用计算机二次投档。(1)按专业级差方式投档,第一、二、三、四专业志愿之同各级差为2分,第四,五、六专业志愿为平行志愿,级差为0分。(2)排序中总分相同的,遵照德、智、体全面衡量原则择优录取。第十五条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对我校其他志愿的进档考生,在缺额专业计划中,按第十四条原则录取。”有些遗憾的是今年该校将其具体操作程序省略了,就让人看不明白了,笔者将其以往的具体操作程序介绍如下大家就清楚了:“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在全面考核合格的前提下,按分数高低排序的原则,取专业未定考生队列队首考生考察其第一志愿,如其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该考生录取为该专业,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并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如其第一志愿专业已经满额,则将该考生考分减去相应级差分并将其下一志愿转为第一志愿插入考生队列的相应位置,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后再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以此类推,直至考生专业志愿均处理完毕。若这时还有未满专业,学校允许专业调剂。如果考生服从调剂,则仍按分数高低排序的原则,将其调剂到未满专业中去。如果不服从调剂,则该考生被退档。”
为更清楚易明白现举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分数优先加专业级差的进档考生的专业确定办法。如湖北 5考生分别以555分、551分、550分、549分、548分第一志愿报考浙江工商大学(录取分数线530分),其专业志愿分别为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浙江工商大学计划招生58人,“按不超过计划录取人数的105%向省高招办调取考生档案”,即调档61人。由于其第一专业志愿财务管理的招生计划仅2人,录取分高达569分,这5名考生均未录取还分别被减去专业志愿级差分2分,再分别以553分、549分、548分、547分、546分排序,第二专业志愿工商管理的招生计划也仅2人,将553分、549分的2名考生录取;剩下548分、547分、546分的3考生,分别再被减去专业志愿级差分2分,再分别以546分、545分、544分与其他考生一起排序;第三专业志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招生计划也仅2人,将546分、545分的2名考生录取;还只余下544分考生又减去专业志愿级差分2分,以542分与其他考生一起排序;第四专业志愿电子信息工程的招生计划4人, 542分考生终于被该专业录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最终录取分为534分。
⑶分数优先加级差与分数优先的区别及技巧。分数优先加专业级差与分数优先这两种进档考生的专业确定办法的认别在于,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或多个专业志愿未达到该专业的录取分数,则要减去一个级差分或多个级差分再分别按现总分重新排队一次或几次。由此而来造成很大反差,分数优先填报专业志愿,可随意,只要会保底就行的办法是全然行不通的。其填报技巧显然是:①首先选择进档考生的专业确定办法为分数优先的学校;②实在迫不得已选择分数优先加专业级差的学校,则在填报专业志愿时留有充分的余地,力求第一专业志愿就能被录取,尽量地避免或减少降分数级差;③必要时将同批次同批次院校的专业级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首先考虑专业级差分在5分以内的、专业级差分越小越好,像武汉大学的专业级差分全部为1分就应尽可能加以优选。3~5分的要反复思考第一专业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只有可能性非常大时才能加以填报。 5~10分的更要慎重考虑,10分以上的几无考虑必要。专业级差规定“模糊”的,如××××贸易大学的专业级差,要尽可能了解清楚,否则“敬而远之”。[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④对于大多数的非校线贴线生(高分生)来说,有一个确认专业级差的底线问题,就是根据自己的考分扣掉几个专业级差仍可为宜。即在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校线)范围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考分减去预测的校线分数,就是可“级差掉”的分数。如有几位考生考分分别为600分、580分、570分、560分,而预测的校线是556分,可填报6个专业,每两个连续专业之问的级差分数是5分。600分的考生由于考分非常高,可采用分数优先的专业确定办法中介绍的自寻保底法进行专业填报; 580分的考生有20分的可“级差掉”的分数,到填报第6个专业志愿时必须将其作为保底专业填报;570分的考生只有10分的可“级差掉”的分数,到填报第4个专业志愿时必须将其作为保底专业填报;560分的考生几无可 “级差掉”的分数,第1个专业志愿就必须将其作为保底专业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