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平行志愿首页

实行平行志愿,减少了“博奕”的风险,但并非消除了风险。定位不准,导致档案投不出去或投档后又被退档,这是平行志愿填报中的大忌,那么,考生如何准确定位呢?

运用平均分差加权法,这是平行志愿中的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定位方法。

它在传统志愿中显示了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的优势,在实行平行志愿模式中,作为一种作者多年指导实践和数据分析中归纳总结的定位方法,它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它以统计学原理为依据,以院校的录取平均分差为基准,运用3-6年的院校、专业平均分差均值选择院校、专业,最大限度地从波动周期降低了波动的影响,再以加权法根据分数的走势进行修正调整。从多年平均分差中可以看出院校、专业的“地位、层次”及考生、家长、教师对其的认可度。虽然是不同的志愿模式,但方法理念是科学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运用以往的院校录取分数线。

由于实行平行志愿模式,生源流向产生一系列的变化,相应的院校录取分数会有一些明显的相应变化,往年作为填报志愿重要依据的院校、专业录取线,在今年的平行志愿填报中与往年相比自然不同,但作为多年形成的参照数,是历经多年高招后自然形成的各个院校的大致层次和冷热程度,社会认可度和与之相对应的录取高低层次排序,在新旧志愿模式转化的过程中,目前我省尚无平行志愿模式中产生的录取数据可以参考,它仍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但在参考使用中必须注意三点:

1.不能生搬硬套以往的院校录取线,应比以往更注意去年的平均分差并以全省位次加以对应。

2.要分析以往院校的录取分数的实与“虚”,剔除在传统志愿下“大小年”的极端因素,在3-6年平均分差均值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平均分差走势乘上0.8-1.2的系数,再根据平行志愿新模式产生的变化特点进行定性分析修正调整。

3.要分析平行志愿中各类院校的变化特点,如根据外省先行实施平行志愿的经验及对我省录取分数的分析,可以做出一些基本判断:生源流向各得其所,“三、六、九”层次凸现明显。如热门院校录取分数明显提高,中流院校及我省招生大校波动不大,冷门院校录取分数可能趋低等。

上一篇: 高考志愿八问让你录取理想院校

下一篇: 考生填报平行志愿必须注意的两大风险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