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最新试题首页

东北师大附中2006级高三年级“三年磨一剑”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挨打(ái) 颈椎(jǐng) 计较(jiào) 不可估量(liàng)
B.碑帖(tiè ) 夹杂(jiā) 蹊跷(qiāo) 口角生风(jiǎo)
C.隽永(juàn) 羞赧(nǎn) 癖好(pǐ) 一脸横肉(hèng)
D.奇葩(pà) 间壁(jiān) 旋风(xuán) 惩一儆百(jǐ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豆大的汗珠从李老师的脸上流下来,他轻轻地拭去,忍住疼痛继续讲课,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肃然起敬地说:“李老师,您快歇一歇吧!”
B.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九年来,状元们始终热衷“热门专业”,一些社会迫切需要但属“冷门”的专业,状元们普遍敬而远之。
C.香港房价虽然位居世界各大城市前列,但对香港普通市民来说,似乎威胁并不大,在高房价面前,他们依旧能处之泰然。
D.当初诚惶诚恐地坐在面试官对面的那些“新鲜人”,在职场里摸爬滚打了那么些年以后,终于也熬出了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活到老,学到老,力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不要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B.洛杉矶湖人队的科比可以堪称NBA顶尖高手,突破、投篮、罚球、三分全都驾轻就熟。
C.十年来,全支队参加大小抢险救灾战斗上千次,出动兵力数万人次,投入车辆5000余台次,抢救受灾群众890名,保护了国家和群众价值上亿元的财产。
D.宋庆龄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一生,尤其是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造就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鲁迅作品(如《孔已己》《药》《祝福》《示众》等)中有大量写“看客”的文字,旨在批判国民劣根性。
B. 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的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
C.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
D.请同学们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朗读几遍,说说它们对本诗的风格起什么作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需要抗腐烂的西红柿吗
基因技术在植物栽培方面的应用,即绿色基因技术有一定的难度。随着基因技术合成药物的成功,基因技术方法应用于医学在社会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支持,然而植物基因技术却始终被侧目而视。从生态学的结果对于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威胁到借助基因技术方法达到的培育目标有无意义的讨论持续不断:我们需要抗腐烂的西红柿吗?根据2006年消费研究协会的调查,四分之三的德国公民强烈反对基因实验室的产品。赞同绿色基因技术的人,也可以用同样多的论点来反驳。例如,植物基因技术可以增加产量,并且使经济作物具有或加强对付虫害或者极端恶劣气候的抵抗力,既有助于取得更高的产量并降低收获时的损失,又有助于保护人类超负荷居住的地球上有限存在的自然资源和解决世界性的饥荒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医学之外农业可能是基因技术方法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市场研究者预言,到2010年的时候,农业生物技术的经济效益将上升到11亿欧元,其中美国将占有最大的份额。第一种被准许供人消费的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植物是被称为“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它是由美国卡尔根公司在1994年5月推向市场的。在这种西红柿中,通过精密的基因技术方法除去了一个控制成熟的基因。这个基因在西红柿自然成熟的过程中合成一种能够分解细胞壁的酶,以便使种子从成熟的果实中释放出来。没有这个基因的话,西红柿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丰满、新鲜的表皮。从1996年2月开始,英格兰也以番茄酱和番茄泥的形式供应福拉福?萨福西红柿。
植物基因技术的第一次突破发生在80年代初,当时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改善了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植物的可操作性。例如,植物细胞被一层稳定的细胞壁包围,逾越它并不那么简单。同样,从一个经过基因技术改变的单细胞培育出一颗完整的植物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科学家在自然界找到了自己的“老师”——一种名叫根癌土壤杆菌的土壤微生物。从最开始起,它的细菌基因就被长期地植入植物细胞中。如今,这种微生物作为多用途的运输工具,将外来基因植入某个植物细胞中。在一个被称为“重组”的过程中,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细胞长大成为一个全新的植物有机体。人们得到的是一株“转基因植物”,它除了自己原有的基因之外,还有一个能够给予它所需特征的附加基因。1980年,第一株通过细胞控制得到的转基因植物在科隆福革昌的马克斯普朗克育种研究所诞生。植物基因技术者最主要的目标要算是提高产量。他们借助分子生物技术试验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使之尽可能多地生成有用部分或者有用成分。它可以是淀粉、木头或者棉花的纤维。例如,美国的蒙萨托公司培育出一种转基因的土豆,这种土豆的块茎存储了特别多的淀粉。在它的细胞里添加了一种肠道细菌,即大肠杆菌的基因。对产量有直接影响的因素还包括植物抵抗虫害或者恶劣气候的能力,因此基因技术者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植对于此类应激因素反应不怎么强烈的植物,例如具有附加基因的烟草植物,即便在盐碱地也能够茁壮生长。人们还培育出对寒冷的敏感度较小的转基因植物。
原则上,转基因植物也可以合成出自然界植物体内从来没出现过的蛋白质。研究者的观点是有朝一日能够培植出可以降解塑料、制造生物塑料,或者含有合成疫苗和其他药物重要成分的转基因植物,那么到时候只要收割就可以了。
(摘编自艾伯哈特?麦兹格著,梅西译《生命的分子:神奇的遗传学》)
5.下列对于“抗腐烂的西红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是第一种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植物。
B.在这种西红柿中,通过精密的基因技术方法直接去除了一种能够分解细胞壁的酶。
C.“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没有控制成熟的基因,所以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丰满、新鲜的表皮。
D.继美国卡尔根公司之后,英格兰也向市场推出了“福拉福?萨福”西红柿。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80年代初,科学家们首次突破了植物基因技术,成功地将基因技术用于植物。
B.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医学之外,农业是基因技术方法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C.根癌土壤杆菌的土壤微生物被植入其他植物细胞中,经过“重组”成为一个全新的 “转基因植物”。
D.“转基因植物”与正常植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自己原有的基因之外,还有一个能够给予它所需特征的附加基因。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赞同绿色基因技术的人认为,推广植物基因技术既有助于提高产量,又有助于保护地球上有限存在的自然资源。
B.植物基因技术者借助分子生物技术试验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许多有用部分或者有用成分将被尽可能多地生成。
C.含有合成疫苗和其他药物重要成分的转基因植物一旦被培植出来,只要收割就可以直接临床应用了。
D.自然界植物体内从来没出现过的蛋白质理论上可以通过植物基因技术合成。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其故。伯雨下令纲舟①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政,纳用谠②论,伯雨首击章惇,曰:“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为可杀也。”章八上,贬惇雷州。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俾权给事中,密谕以少默即为真。伯雨不听,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党事作,削籍编管通州。为蔡卞所陷,与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用匿名书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伯雨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
【注】①纲舟: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2谠:正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 苦:苦于,为……所苦
B.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睥睨:斜着眼睛看,轻视
C.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 向使:假使
D.若贷而不诛 贷:推卸,推辞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任伯雨“体恤民情”和“正直敢言”的一组是 ( )
A.①邃经术,文力雄健 ②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
B.①知雍丘县,抚民如伤 ②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C.①伯雨处之如平常 ②章八上,贬惇雷州
D.①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 ②伯雨下令纲舟无得宿境内
10.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伯雨自幼与众不同,做雍丘县县令时,爱民如子,大力整顿漕运,使盗贼不得入其境。
B.任伯雨担任大宗正丞时,上书高宗,揭发章惇有篡位的野心,奏章上了八次,章惇被贬雷州。
C.任伯雨多次谏言,大臣很畏惧他,皇上也让他少谏或不谏,伯雨不听,后因党事被革职。
D.任伯雨对朝廷忠心耿耿,子捕妻逝,但他处之如常。高宗诏赠他为龙图阁,加赠谏议大夫。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6分)
译文:

(2)何为只若是行遣?(4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九 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http://www.51985211.com)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屈原列传》)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边庭流血成海水, 。(《兵车行》)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
,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进酒》)
新鬼烦冤旧鬼哭, 。(《兵车行》)
盘飧市远无兼味, 。(《客至》)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共22分)
滕王阁风景
高昌
   ①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
   ②滕王阁矗立在赣江边上,临观之美,心旷神怡。那一望无际的蓬勃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赣菜的“辣”。
   ③赣菜辣得很直接,很斩钉截铁。而滕王阁的风景,恰便也似这爽快的个性,不用什么曲径过渡,不用什么花树遮掩,只要一抬眼,就干脆是辽阔的水,悠远的山,出岫的云。
   ④朋友们似乎很替我遗憾,说是来早了。如果晚来些时,再赶上个晴朗的傍晚,就可以欣赏到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了。可是,能够看到这些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能够看到那一片片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的明亮含蓄的波纹,不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吗?远望是烟波浩淼,近观是碧水荡漾。水远山长,刚柔相济。清人撰联:“目极湖山千里而外,人在水天一色之中”。道的也正是眼前景色。浩荡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一登上高阁,视野就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
   ⑤太阳照在滕王阁上,慷慨地铺开灿烂的热情。下面的江水就绚丽起来,丰富起来。波光粼粼,美丽潇洒。留下一溜儿一溜儿浪漫的浪花。朵朵白帆,慵懒地躺在江面上,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好姿态。远处慢慢散步的白云,悠然地在大江上踩出一行行彩虹般的足印。隐隐约约地,偶尔会从那云缝里看见一两只飞鸟,于烟水苍茫处优雅地飞翔着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轻盈,就都留在我的左心房后面的一个小格子里,被小心收藏起来了。
   ⑥素负盛名的碧水与长天,映照着暖暖的阳光,一江耀眼的亮丽色彩,一片被阳光照耀的波浪,让人无比眷恋……
   ⑦我喜欢滕王阁,虽是初次造访,却仿佛早已是旧时相识。那山水胜迹,渔歌帆影,落霞孤鹜,令我陶然心醉。一步步接近天上的蔚蓝,便也一步步接近绚烂。伴随着攀登的脚步,天似乎都有欲坠的感觉了。远处八一大桥的吊索,酷似扇动着的飞鱼翅翼,在那划破时空的飞翔里,我的心灵已经不知不觉地感悟了千百年的沧桑。
   ⑧屈指算来,滕王阁前,走过了多少光阴。物换星移,留下了几多感叹。王勃来过,白居易来过,杜牧来过,王安石来过,朱熹也来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经历了各自的风景,留下了各自的歌吟,然后下楼去,走向了历史的烟尘。今天登上滕王阁,不会踏到先人的脚印上了。因为这里几经兴废,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古人眼里的风景了。滕王阁,修而又毁,毁而又建,达二十几次之多。留下来没有改变的,仅仅是这个富贵的旧名字而已。阁中序播千秋,江上帆收万里。从感情上来讲,我也希望保留下那旧日亭阁。毕竟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可是,经过今人的智慧和劳动,而今的滕王阁带给我们的,仍然是这么美好的风景和这么美好的心情,这不也很好吗?
   ⑨“层楼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000多年过去了,王勃站在滕王阁的那次抒情,永远让人怀念着。站在阳光灿烂的滕王阁上,想象着王勃的锦心绣口,忍不住也会有握笔为文的冲动。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
   ⑩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多少玉砌雕栏,珠帘旧梦,沧桑是不断变幻的,而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古人已远,山水依然,被光阴消磨了千余年的风景,愈发生动和醇香。
○11在王勃曾经眺望过的地方,我把目光从邈远的历史中收回来,投向未来……
(2006年1月25日《人民日报》)
14.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赣菜的“辣”?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

15.与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壮丽景色相比,作者眼前的滕王阁景色,有哪些独特之处,结合④⑤文字,做简要回答。(4分)
答:

16.开篇作者便写道:“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读完全文,请你列出至少三条理由。(6分)
答:

17.第⑨段中,作者说,“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六、(15分)
18.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日电 北京奥运场馆运行指挥部曹东翔二日在奥运安保指挥中心透露,残奥会期间,北京赛区涉及的十五个竞赛场馆群和七个独立训练场馆群,因到场观众数量与奥运会一致,因此各大场馆安保规模和警力配备强度不减。
曹东翔表示,鉴于残奥会使用的竞赛、训练场馆均为奥运场馆,奥运会的相关场馆运行团队仍将继续负责残奥会的运行工作,特别是各安保团队已经历了奥运会实战的考验,将继续负责残奥会场馆的安全和保卫。
奥运安保部门还针对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在安检方面进行了调整。据曹东翔介绍,在安检入口处,专门设置残疾人通道,并适当增大通道宽度、增加手持安检器材的数量,以方便残疾人安检。但他同时强调,对残疾人的安检标准不会改变,也绝不会降低。

19.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6分)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视野和胸襟; ; 。
20.(6分)
9月21日,东北师大附中召开运动会,小明因感冒无法参加,并且有一个项目(男子100米决赛)无法按时到场参加比赛。小明请小民给班主任高老师带去一个假条。
请以小明的口吻拟写这个假条。

请 假 条

七、(60分)
21. 作文
一个微笑,
花费很小,价值却很高。
给人的幸福,
收人的谢报。
一个微笑,仅有几秒,
而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
没有人富,富到对它不需要;
也没有人穷,穷到给不出一个微笑。
有了它家庭充满幸福,
有了它生意兴隆荣耀。
它还是朋友间交流的暗号,
它使劳累者疲劳顿消,
它为失意者重燃希望的火苗。
对悲伤者它有如太阳,
要化解烦恼它是良药。
永远微笑吧,
在人生的旅途上,
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

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作文。
要求:
1.角度自选;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800字以上。
2.立意恰切,结构清晰,卷面整洁。
东北师大附中2006级高三年级“三年磨一剑”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共12分
1. B (A项不可估量liáng, C项一脸横肉héng, D项奇葩pā,间壁jiàn旋风xuàn)
2. A(肃然起敬,语境不符,并且肃然起敬不能做状语,一般写作令人肃然起敬)
3.C(A.更新水平,搭配不当;B可以堪称,赘余;D为兴亡奋斗,不合逻辑。)
4.D(说说它们对本诗的风格起什么作用?不应该用问号,而应该用句号)
二、共9分
5. D(A第一种被准许供人消费的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植物B通过精密的基因技术方法除去了一个控制成熟的基因,这个基因在西红柿自然成熟的过程中合成一种能够分解细胞壁的酶C原文是说除去了一个控制成熟的基因)
6.D(A80年代初,当时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改善了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植物的可操作性,这是植物基因技术的第一次突破;B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医学之外农业可能是基因技术方法最重要的应用领域。C这种微生物作为多用途的运输工具,将外来基因植入某个植物细胞中)
7. C(直接应用于临床属无中生有)
三、共9分
8.D(宽恕,饶恕)
9. B(A①自幼矫然不群 C①表现其处逆不惊 D①表现他不相信好人会受冤屈②表现他整顿纲舟)
10.B(任伯雨提升为左正言时,上书徽宗……)
11.(1)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左正言。(上——上奏,状——行状,业绩 召——被征召,甫——刚、始、才,擢——提拔,句意,各1分)(2)为什么(对他)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何为句式,若是,遣,句意,各1分)
四、共23分
12.(1) “玄猿”——他乡日暮,一声声黑猿的啼鸣,凄清哀怨,诗人漂泊异地,思乡情浓,难免泪下沾襟。“白雁”—— 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乡愁撩人啊!
(2)上句念想起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漂零寥落和伤时忧国之感。
13.(1)谗谄之蔽明也 猿猱欲度愁攀援 天生我材必有用 武皇开边意未已 夜发青溪向三峡 (2)举类迩而见义远 连峰去天不盈尺 与尔同销万古愁 天阴雨湿声啾啾 樽酒家贫只旧醅
五、共22分
14.这是作者产生的一种联想,一方面由南昌美景联想到赣菜美味,有其相关性;另一方面因为赣菜辣得直接爽快,而滕王阁的美景也是毫无遮掩,让人一览无遗,又有其相似性。所以,这样写一是为了总体表达登临滕王阁的独特感受,赞美滕王阁视野开阔,景致优美;二是自然引出下文对滕王阁美景的具体描述。(意思对即可)
15.○1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明亮含蓄的波纹;○2水远山长,刚柔相济,视野开阔,令人激情狂奔;○3太阳慷慨灿烂的热情使江水丰富绚丽、美丽潇洒;○4慵懒的白帆展现各种美好的姿态,白云悠然,飞鸟轻盈。
16.①滕王阁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不能不前往一游;②滕王阁就矗立在赣江边上,游玩方便,而且其临观之美,令人心旷神怡;③登上高阁,视野会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为滕王阁留下震古烁今的名篇——《滕王阁序》;⑤滕王阁几经兴废,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登临它,可以读历史烟尘,可以写当代风采,可以抒未来憧憬。(任意三条理由均可得满分)
17.①因为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作者观赏了滕王阁的胜景之后,觉得不吐不快,他要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②作者觉得,虽然滕王阁经历了沧桑巨变,但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他要把这种独到的感悟表达出来,与读者分享登临的收获。(意思对即可)
六.(共15分)
18.答案:北京残奥会场馆(1分)安保警力部署(1分)与奥运会相同(1分)
19.答案:欣赏雄鹰,自然会在雄鹰的矫健中获得坚强和勇敢;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6分)
20.(6分)
高老师:(1分)
您好。
我因患感冒无法参加运动会,(1分)100米决赛不能参加(1分)。特此请假,请予批准。(1分)
请假人:小明(1分)
9月21日早(1分)
译文:
任伯雨字德翁,是眉州眉山人。从小已经很强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深入钻研古代经典,文章雄健有力。中进士等级,做雍丘县县令,安抚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伤口(那样周到细心)。雍丘县靠着汴河,水道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从前为盗贼多而苦恼,然而不曾抓到过盗贼,人们不明白其中的缘故,伯雨下令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不能在雍丘境内过夜,开始(船家货主)还不听从,伯雨就下令,东下的船只,用斧头砍断它的缆绳,前往京城的船只,护送着出境,从此(雍丘百姓家)的门可以不关闭。
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左正言。当时徽宗刚开始执政,采纳正直的言论,伯雨首先揭发章惇,说道:“章惇长久窃取朝廷大权,欺骗朝廷,流毒百官,趁先帝变故的仓促之机,就表现出篡位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有做臣予的恭敬。假使他的用心得以实行,将把陛下与皇太后放到什么地方呢!如果宽恕而不杀他,那天下的大义就无法阐明,大法就无法确立了。我听北方的使者说,去年辽主正进食,听到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接连称好,说宋朝错用了这个人,北方的使者又问,为什么(对他)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从这件事看来,(对章惇)不只是如孟子所说‘国人都说该杀’,虽然是蛮貊之邦,也无不以为该杀的。”奏章上了八次,皇上贬章惇到雷州。
伯雨处在谏官的位置半年,上疏108份。大臣们惧怕他的多言,皇上让伯雨做给事中,私下告诫他少说或不说是根本。伯雨不听,批评朝政的言论更加强力,而且将上奏疏弹劾曾布,曾布察觉了这件事。调任度支员外郎,不久到虢州主持工作。(后来)崇宁年间官员结党的事发生了,伯雨被削掉官职发送通州。又被蔡卞陷害,与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都南迁,(可)去昌化的只有伯雨。奸人还不甘心,用匿信又抓了伯雨的第二个儿子申先,将他下狱,妻子在江淮家申又刚去世,子捕妻逝的消息一齐传到到,伯雨对这两件事跟平常一样,他说:“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对朝廷有罪,也合当从此诀别。如果不这样,上天难道会枉杀无罪之人吗?”
绍兴初年,高宗颁诏追赠(已故的)伯雨为龙图阁,又加赠谏议大夫,采纳他的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确了被诬陷的宣仁事件来告知天下。淳熙年,赐谥号忠敏。

上一篇: 语文高考2008-2009学年金陵中学高三语文

下一篇: 语文高考湖南湘潭一中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