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最新试题首页

注意事项:
1、答试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班次、座位号写在答题卷上
2、 本试卷分Ⅰ Ⅱ 两卷,共22小题,共150分。

第Ⅰ卷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篙 gāo 蓦然 mù 逾越yú 纤腰束素qiān
B 新正zhēng 札记zá 寒 噤jīn 菁菁校园jīng
C 伶俜 pīng 混沌 tún 中肯zhōng 呱呱坠地gū
D 打捞 āo 树杈chà 偌大ruò 视如敝屣xǐ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对着山的心情很像对着一个知心朋友一样,用不着察言观色;一片青翠,如梦一般.浮现在眼前,使人神怡意远。
B.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
C.他在另一头靠窗坐下,和我遥遥相对。因我十分孤独,他特来伴我一坐的吧。这样想着的我,便向他招呼:“今天贵寺很冷寂呀。”
D.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训服地随着他长长的竹杆越过一片田野又一个山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宰相刘罗锅》播出前并未大肆宣传,但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话题 。
B、一月三十日夜,本县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C、没谁妒忌过菲尔普斯,就连唯一一个200米仰泳成绩好过菲尔普斯的运动员阿伦?佩尔索尔都对他赞不绝口:“迈克是个天才。从体能到心理上,他都是天才。”
D、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使世界人民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推行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与坚定信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理查德说:“现在,科学家们可以对玉米基因组进行有效的研究,帮助找到改良品种、增加产量和抵抗干旱与疾病。”
B.中国媒体说,姚明受伤的真正原因是火箭队没有为姚明提供一个可靠的替补,每场比赛他都要长时间上场而体力透支所导致。
C.遵照有关通知,全国由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D.2月27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确定了对形成抚养婴儿这种人为本能至关重要的大脑区域。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幽默的阿凡提大叔到“信得过”食堂吃早点,看着端上来的油条,并没有吃,只是伸出两个手指,按着油条的一端。“趁热吃吧,还等什么?”服务员走过来问。阿凡提大叔说:“ ”服务员的脸不禁一阵红,讪讪地退下去了。
A.你们食堂的油条这么小,还是“信得过”食品吗?
B.这油条真香,我都舍不得吃了,不愧是“信得过”啊!
C.我看这油条干瘪瘦小,一定得病了,正给它诊脉呢!
D.别骗我,这油条一定还很烫,我不急着吃。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鸟巢”为何东西高南北低?
陈文文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是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设计的巨型体育场。它就像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鸟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场馆设计如同一个容器,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可产生戏剧性和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力。“鸟巢”是建筑、体育、艺术完美的统一。
美轮美奂的“鸟巢”,为什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大元宝?
这是因为运动赛场具有方向性的缘故。大凡比较正规的足球场,一般都是南北走向。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故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假设足球场是东西走向,如果在上午比赛,日出东方,则整个上午太阳都在偏东的方向,太阳光就会直射向东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睛照得眼花缭乱;如果在下午比赛,日落西山,则整个下午太阳都在偏西的方向,太阳光就会正对向西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睛晒得直冒火花,运动员就不敢往上看。这当然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
因此,只有足球场是南北走向的时候,太阳光才是从运动员的侧面照射过来的,运动员才能避免受到太阳直射,不至于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同样的道理,田径运动场也应该是南北走向,这样南北向的跑道就长些,东西向的跑道就短些,尽量避免运动员在东西方向上受太阳光的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运动赛场是南北走向,那么东西方向看台观众的视线是均衡的,因为观众可以均衡地看到两端的比赛情况,所以在东西方向应该布置更多的座席,而南北方向的座席应该相对布置少一些。这样一来,东西两个方向留出来的空间就肯定多些。南北两个方向自然留出来的空间就少些。“鸟巢”东西方向有6层看台,南北方向是5层看台,所以它东西两头就高起来(最高为68.5米),南北两边就低了下去(最低点为42.8米)。另外,东西两头高还可以尽量遮挡一部分上午和下午的太阳,最大限度地减少太阳光对运动员的干扰。
“鸟巢”人性化的设计和独特的外观造型,使它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它不论是近看还是远观,都将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永不磨灭的形象。它完全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中大跨度结构为主体的设计手法。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艺术性和实用性,而又大度、简洁、典雅,成为世界奥运史上的经典之作。
(选自《青年文摘》2008年2月上半月)
6. 下列对于“鸟巢”为什么东西高南北低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营造一种戏剧性和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力。
B.为了与运动赛场的方向性保持一致。
C.可以让运动员避免受到阳光的直射,减少干扰。
D.可以让看台的观众视线得以保持均衡,便于观看比赛。
7. 关于“鸟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鸟巢”是中外建筑师合作设计的巨型体育场,是建筑、体育、艺术的完美结合。
B.“鸟巢”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也是世界最大的体育场,可以容纳10万观众。
C.“鸟巢”设计成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旨在追求外观的华美独特和功能的人性化特征。
D.“鸟巢”不仅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世界奥运史上的经典之作。
8.依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阳东升西落,东西走向的足球场,不管是上午比赛,还是下午比 赛,都有一方的运动员会正对太阳光线,受到影响。
B. “鸟巢”的足球运动场和田径运动场都是南北走向,运动员在比赛之中不至于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影响。
C. “鸟巢”东西方向看台多,观众席位多,东西两头呈凸起状;南北方向则看台少,观众席位少,南北两头呈凹陷状。
D. 把奥运会主体育场设计成一个温馨“鸟巢”形状,寄托了全球人类和睦共处的美好希望。
9.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鸟巢”的设计新颖独特,见证的不仅仅是人类在建筑上的不懈追求,也见证了我国在建筑史上突破性的一面。
B.“鸟巢”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运动员感受为准、以观众感官出发。
C.“鸟巢”继承了传统体育场建筑大跨度结构为主体的设计手法,并大胆突破,追求人性化、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D.“鸟巢”东西高、南北低的布局,为的是便于比赛观赏;蕴涵了比赛和观赛这两种运动场最重要的活动的完美的结合。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虽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祇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于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雠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穣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为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①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乎!圣人之为虑深矣。
注:①赘旒:连缀在旗帜上的饰带。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 纾:解除
B、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 婚姻:有姻亲关系的亲戚
C、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 谢:道歉
D、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 殉:牺牲
1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赵亡,则魏且为之后 不出,火且尽
B、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指出救赵国也就是用以救魏国,救赵国这一个国家也就是用以救六个国家。
B、信陵君盗窃兵符,不是为了魏国,不是为了六国,追根究底只是为了赵国的国家利益,作者对信陵君这种一心向着赵国的行为予以责备。
C、信陵君盗窃兵符救赵,侯生教魏公子来偷盗兵符,如姬替魏公子盗窃兵符于魏王卧房之内,这三个人都没有把魏王放在眼里。
D、侯生、如姬如果能向魏王以死相谏,就能既不辜负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作者对他们想不到这条计策感到不解。

第Ⅱ卷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
译文: 。
(2)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
译文: 。
(3)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
译文: 。

14、本文作者在文中论述的主要论点是什么?(3分)
答: 。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1分)
15、阅读下面一首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刘长卿(唐)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①。 鸟向平芜②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③去,江潭春草萋萋。
注:①解携:分手。②平芜:草木茂盛的原野。③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以贾谊代指朋友梁耿。
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别后的“惆怅”之情的?(5分)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诗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
①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归来头白还戍边!
,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②舍难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杜甫《客至》)
(2)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故 ,未尝不呼天也; ,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可谓穷矣! ,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 屈原列传》)
五、现代文(文学作品类)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看看花的姿态 迟子建
①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我眼里就像两棵灿烂的花树。尹雪艳是株梅花,而且是雪光中的,极端的娇艳,又极端的朴素,香气淡淡,久经回味;金大班呢,是一簇夜来香,香气扑鼻,那在月夜下闪烁的花朵,恰如多情的眼,在半梦半醒间,温暖着迷茫的人。
②梅花不管多么经得起风霜,它终有花容不再的时候;夜来香呢,它也终归有寂灭的一天。可是自先勇先生用那支生花妙笔,让尹雪艳和金大班这两个花树般的人物,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
③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在那里给文学院的学生讲《额尔古纳河右岸》,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王蒙先生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人字呢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④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同性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⑤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那天我们去报告厅,路过一树又一树的樱花,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官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芍药和牡丹虽然在花朵上相近,但叶片却是不一样的。我仔细一看,哦,确实是牡丹。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蓬蓬勃勃的,没有一朵呈凋敝之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我对他说,将来第一百零一场的《牡丹亭》,去哈尔滨演出吧,那儿的市民爱好音乐。白先生笑着说,抗战时,他父亲(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先生)打到了东北,可是蒋介石不让打!他说自己没有来过哈尔滨:,当然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牡丹亭》到这里演出。
⑥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http://www.51985211.com)
⑦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赠送的三本诗集取下。去年十一月我在香港浸会大学时,郑愁予先生刚好由耶鲁大学到香港大学讲学。愁予先生的诗歌,韵律优美,婉约惆怅,在港台影响极大。他与白先勇先生一样,根扎在台湾,后来到美国发展,执教于名校。愁予先生爱酒,我在爱荷华时,聂华苓老师就跟我讲过他不少“醉酒”的趣闻。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在那家俄罗斯人开的酒吧,他先是给我叫了杯鸡尾酒,然后又拉我进“冰屋子”,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品尝威士忌。梅芳女士悄悄对我说,愁予先生几年前做过心脏手术,医生建议他少饮酒,可他改不了。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有一天晚上,他请我和台湾作家刘克襄到港大他暂居的寓所去坐坐,一进去,他就举着一瓶酒对我说:“这是金门高粱酒,给你准备的,你带回哈尔滨吧!”我说我从香港出发,还要到北京开会,托运酒又麻烦,不如喝掉。愁予先生豪爽地说:“就听你的。”梅芳女士早已准备了几样下酒菜,我们围聚到桌旁,喝酒谈天。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 。
⑧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比如他写长城:“长城像一个担夫担着群山,从地平线上彳亍走来。”他写“塔”:“塔,乃天问的形式吗?”他写微醺的状态:“微醺是枕着山仰卧,全身成为瀑布;微醺是左手二指拈花,右手八指操琴;微醺,抬头满天的灯,低头满座的美人。”他写花:“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⑨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⑩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所致的。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做结:
我们常常去寺庙
常常去无人的海滩
常常去上坟
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
17.文章题为“看花的姿态”,“花”在文中的含义有哪些?(3分)
答:

18.作者在第④自然段说“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你怎样理解这句话?(5分)
答:

19.在第⑦段中划横线处需要补上一个句子,下面这两个句子,你认为选哪一个更合适?为什么?(3分)
(1)宛如山涧中幽咽的泉水。
(2)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答:

20.文中说白先勇和郑愁予是“风雅”的人,请结合全文说说“风雅”的含义。(5分)
答: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文中白先勇和郑愁予形象的异同。(2)简析本文的构思艺术。(3)简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
七、写作(60分) 22、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承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注:①注意审题 ;②不得抄袭

道县一中2009届暑期补课月考试题(语文)答案
1、答案 D A蓦然 mù 为mò, 纤腰束素qiān为xiān;B札记zá
为zhá;C混沌 tún 为dùn, 中肯zhōng 为zhòng
2、答案D。训服-——驯服,竹杆——竹竿
3、答案C .A项“ 大肆”, 贬义词,应为“大事”;B项,“对”改“给”;D项,“推行”改“推进”。
4、答案D。A项成分残缺,“找到”的宾语为“的方法”或“的措施”;B项、“原因是”和“所导致”结构杂糅;C项、并列不当,改“和”为“等”。
5、答案为C.。综合考虑语境“幽默”“两个手指按着油条的一端”和服务员的反应可知。
6.A A项说法仅只说了“鸟巢”外观的美感,没有对功能性设计原理作解释。
7.B “也是世界最大的体育场”无中生有,于原文无据。
8.B “‘鸟巢’的足球运动场和田径运动场都是南北走向”在原文无据。“运动员在比赛之中不至于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影响”不符文意,运动场南北走向,可以让运动员尽量避免在东西方向上受太阳光的影响;但仍有一定的影响。
9.C “‘鸟巢’继承了传统体育场建筑大跨度结构为主体的设计手法”错误。文章最后一段强调“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建筑中大跨度结构为主体的设计手法”。
10、D (殉:为……牺牲)
11、A (A 将要。 B因为;把。C 向;对。D那么;如果。)
12、B (追根究底为的是平原君,作者责备的是信陵君心中没有魏王而只有平原君)
13、(1)自从世道衰败以来,人们对于不顾公事、结帮同党的行为都习以为常了,却忘记了坚守节操、奉行公事的道理。(之:取独;背:违背,不顾;死党:动宾结构;道:道理。四个切分点,错一个扣1分)
(2)古代的君主,在上面把持权柄,内外没有谁敢不肃然起敬的。(持权与上:状语后置1分,莫:不定代词,没有谁,1分;肃:肃然起敬,严肃对待,1分)
(3)所以信陵君可以作为臣子培植私人势力的鉴戒,魏王可以作为君主失去权势的鉴戒。
(可以:与现代汉语相同用法;为:作为;植:培植、培养;戒:鉴戒。4个切分点,错一个扣1分)
14、批评“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雠而无义愤”的大权落榜现象。

译文:
评论者拿盗窃兵符一事做为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凭这一点还够不上拿来责罪于信陵君的哩。那强劲的秦国暴虐到极点了,如今把其所有的兵力来压于赵国,赵国肯定会灭亡。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赵国亡了,那么魏国将要步其后尘;赵国与魏国,又是楚、燕、齐各国的屏障,赵、魏亡了,那么楚、燕、齐各国就得步其后尘了。天下的形势,再没有岌岌可危到像当时一样的了。因此,救赵国,也就是用以救魏国;救这一个国家,也就是用以救六个国家啊。盗窃魏国的兵符来解脱魏国的祸患,借用一国的军队来分担六国的灾难,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那么信陵君真的没有罪过吗?回答是:这话又不对了。我所责备的,是信陵君的心啊!信陵君不过是一个王室公子罢了,魏国自有其君王的嘛。赵国不请求于魏王,而不断地恳切求救于信陵君,这说明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呢。平原君用亲戚情分来激将信陵君,而信陵君也自己为了亲戚的原故,想急于救赵,这说明信陵君只知道有自己的亲戚,不知道还有个君王。他的盗窃兵符,不是为了魏国,不是为了六国,而是为了赵国才如此;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只是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假使祸患不在赵国,而在其他国家,即使撤销了魏国的屏障,撤销了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必然不会去拯救的。假使赵国没有平原君,或者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亲戚,纵然赵国亡了,信陵君也必然不会拯救的。这就是说赵王及其国家的轻重,不能当得起一个平原公子;而且魏国的军备原是依靠它来巩固自己的国家的,如今却拿来供信陵君的一个亲戚使用了。幸而战胜了,还算是可以的;如果不幸而战不胜,做了秦国的俘虏,就是倾覆了魏国几百年来的国家命运来殉葬于自己的亲戚。如果这样,我不知道信陵君用什么来回答魏王呢?!
盗窃兵符的计谋,那是出自侯生,而由如姬来完成的。侯生教魏公子来盗窃兵符,如姬替魏公子盗窃兵符于魏王卧室之内,是这两个人也只知道有信陵君,而不知道有魏王啊。我认为信陵君若为自己打算,不如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以激发、建议于魏王,如果不听,就用他本人的想为赵国而牺牲于秦国军中的心愿,而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也就必然会醒悟了。侯生为信陵君打算,不如朝见魏王来劝说他救赵,如果不听,就以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心愿,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也必然醒悟了。如姬既有意于报答信陵君,不如乘魏王的空闲时,日日夜夜劝他救赵,如果不听从,就用想为公子而死的心愿,而死在魏壬面前,魏王也必然醒悟了。这样做,就使信陵君不辜负魏国,也不辜负赵国;侯生等二人不辜负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为什么不提出这种计划呢?信陵君只知道有做为亲戚的赵国,不知道有魏王;里边则有宠幸的侍妾,外边则有邻国,低贱者则有象夷门监侯生等鄙野之人,又是都只知道有个魏公子,却不知道还有位君王。这就是魏国仅仅有一个孤立的君王罢了。
啊!自从世运衰败以来,人们都习惯于违背公益而甘心死于私党的行为,却忘掉了守节义而奉公的道理。于是就形成只有重要的宰相而没有具有权威的君王,只有私仇而没有义愤的局面。例如秦国人只知道有穰侯魏冉,而不知道有秦王;虞卿只知道贫贱时的老朋友,而不知道有赵王。这乃是君王好像旗子一样地被人把持着已经很久很久了*。由此说来,信陵君的罪过,原不在于兵符的盗窃与否,若是为了魏国,为了六国,纵然是盗窃兵符,还是可以的;若是为了赵国,为了一个亲戚,纵然请求魏王,并且公然得到了它,也是有罪过的。虽是如此,魏王也不得以为是没有罪过的。兵符既藏在卧室之内,信陵君怎么能盗窃了呢?信陵君不害怕魏王,而居然直接请托如姬,这是他平日已看到魏王的疏忽了。如姬不害怕魏王,而敢于盗窃兵符,这是她素来仗恃着魏王的宠爱。木头枯朽了,而后蛀虫就生出来了。古代的人君操持权柄于上,而宫廷内外没有敢不肃敬的,那么信陵君怎能建立私交于赵国呢?赵国怎能私下求救于信陵君呢?如姬怎能承受信陵君的恩惠呢?信陵君怎能施卖恩德于如姬呢?《周易》的所谓“履霜,坚冰至”(踩着路上的寒霜,就意味着坚固的冰块将要出现了)的逐渐形成的道理,难道说“一朝一夕”就会突然发生一的吗?由此说来,不只是众人不知道有魏王,连魏王也自以为是个被把持着的旗子呢。
因此,信陵君可以做为人臣结党营私的鉴戒,魏王可以做为人君失权的鉴戒。从《春秋》的书写“葬原仲”和“翚帅师”的笔法来看,哦,圣人考虑得是多么深远啊!
15、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分)。将惆怅之情寓于具体的景物描写之中,借“鸟”“流水”写分别之痛,“白云”写相隔之远,“明月”写相思之苦,“春草”写思念之深(2分)。借助生动可感的景物,将感情表达得含蓄而浓烈(1分)。
16略。
五、现代文(文学作品类)阅读(17分)
17.文章题为“看花的姿态”,“花”在文中的含义有哪些?(3分)
答: “花”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指的是自然界的“花”。第二层指的是像花一般的“人”。第三层 指的是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人、事、物。
18.作者在第④自然段说“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你怎样理解这句话?(5分)
答: 白先勇先生并非对春天很冷淡,很隔膜,他在春光中表现得很超然、安详,只因他经历了很多的人事沧桑,曾经品味过生活中众多的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好的人性和姜好的友情.(2分)也品尝过失去这些美好的痛苦,有一颗历经寂寞、沧桑的心,(2分)但他内心里深藏着对春天、对那些美好事物、对生活的热爱 (1分)。
19.在第⑦段中划横线处需要补上一个句子,下面这两个句子,你认为选哪一个更合适?为什么?(3分)
(1)宛如山涧中幽咽的泉水。
(2)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答:第(2)句更好。因为这句话用通感的手法,将低沉忧郁的歌声(听觉形象)喻为“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视觉形象)(1分);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表现了低沉而忧郁的歌声轻轻地触型听者的心灵的感受,意境幽美,空灵,忧而不伤(1分);且“花树”这一意象与本文的标题和内容“看花的姿态”相吻合。第一句把“歌声”比喻为“幽咽的泉水”则过于沉重忧伤(1分)。
或第(1)句更好。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把郑愁予的“歌声”比作“幽咽的 泉水”,突出了歌声低沉而忧郁的特点(1分)。而“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则不能突出歌声的低沉忧郁。(1分)
20.文中说白先勇和郑愁予是“风雅”的人,请结合全文说说“风雅”的含义。(6分)
答:风雅在文中的含义:第一,是指他们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根基,深受艺术的浸染。第二,他们懂得爱怜、顾眷、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第三,他们用寂寞、沧桑的心来欣赏生活中的美。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文中白先勇和郑愁予形象的异同。
(2)简析本文的构思艺术。
(3)简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
【赏析要点】
(1)简析文中白先勇和郑愁予形象的异同。
两人性格冷热各异。表面上白先勇比较淡,“他喜欢呆在屋子里。王蒙先生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初一见白先生,甚至会以为他有些冷。但郑愁予先生则很“热”,“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他邀作者到阳台看海,看海的时候情不自禁唱歌,他热情而浪漫。
两人内心同样热忱。他们都是风雅的人。他们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根基,深受艺术的浸染。他们懂得爱怜、顾眷、欣赏生活中关好的事物,他们用寂寞、沧桑的心来欣赏生活中的美,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2)简析本文的构思艺术。
一、层层深入:
1.由此及彼,异中见同(从白先勇先生的作品引出对白先勇先生看花的姿态的叙述,从白先勇先生谈到郑愁予先生的为人和诗歌。两人性格迥异,文意似断实连。)
2.由花及人,卒章显志(第九段、第十段通过友人的口指出两人的共同之处:他们都是风雅的人。由生活中的表象论及两人性情实质上的相同点。)
二、对比映衬:
对比映衬主要表现在白先勇与郑愁予两人不同性格的对比,以及他们看花的姿态、对生活的态度的共同之处的相互映衬。
(3)简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
①以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形象。
比如写白先勇先生初次给人的印象,用三言两语勾画其神态,说“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悠闲,淡泊,不同于别人的热烈,形神毕备。写他看樱花时,“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写“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一个“怜惜”的眼神,写尽白先生对花的怜惜,对美的热爱。
②以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
文中写到郑愁予夫人对郑先生的介绍,说他有心脏病但依然喝酒,突现他豪放爽朗热情的性格;结尾时借作者与聂华苓的对话,以作者、聂华苓与两位前辈作对比,突出了两位前辈的风雅。

上一篇: 语文高考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2008—2009高考复习备考暑期补课综合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篇: 语文高考安徽省安庆七中2009届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