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南涧一中高三年级复习测试语文试卷
(2008-8)
第Ⅰ卷(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传诵 开源截流 徇情枉法 出生牛犊不畏虎
B. 缉拿 坐收渔利 自负盈亏 不敢越雷池一步
C. 提擘 文恬武嬉 愤世嫉俗 识世务者为俊杰
D. 流弊 鞭辟入理 否及泰来 置之死地而后生
2.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裁判界的舞弊之风要想得到根本 ,就必须解决业内存在的裙带问题,让裁判真正走出裁判圈的“保护”,真正 公众监督之下。
②赴台旅游 两岸同胞,有益于台湾旅游业 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和繁荣,也有益于两岸同胞增进共识,增进感情。
A.扭转 处于 互惠 和
B.扭转 置于 惠及 和
C.改变 处于 惠及 及
D.改变 置于 互惠 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几万文字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C.PDA公司推出的第一款产品——NH2000电子辞典,其真人发声、自动复读、低价位等优势使之迅速成为热点产品,引人侧目。
D.进入高三之后,爸爸监督我的学习,妈妈负责我的后勤保障,他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过志愿者示范来引导市民排队,实在是个不错的活动形式,可以避免减少等候过程中出现的拥挤。
B.英特尔公司宣布推出四核处理器产品,与该公司上一代双核处理器产品相比,四核处理器的性能提高了50%到80%左右。
C. 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不但安排了孙二娘、扈三娘的感情戏,还为梁山泊好汉塑造得颇有浪漫色彩,脱离了原著的意蕴。
D. 吴敬琏认为,经济学家应该本着“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这些见解是否符合学术规范担负全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这次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久、灾害重4个特点。
这次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的异常天气灾害,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冷一热一湿”。而“拉尼娜”则是与此相关的深层原因。
“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于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形成“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使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减弱,位置较常年偏东,这样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这是其一。其二,一般冬季影响我国的寒潮有东、中、西三条路径。今年1月份的寒潮主要是从西部侵入我国的。今年冬季,在乌拉尔山地区有一个高压脊,导致这股寒流先入新疆,再沿河西走廊一路往东南方向而来,影响范围极大。其三,由于位于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槽”比较活跃,有利于从盂加拉湾和印度洋而来的暖湿气流到达我国南方地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降水、降雪都是发生在冷暖气流交汇的地方,盂加拉湾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带来的丰富水汽与西北路径侵袭我国的冷空气先后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交汇,产生了严重的强降雪和降雨过程。同时冷空气造成了严重的低温冷害。
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也就是说,一个参教的改变,将导致结果的巨大变化。影响中国冬季气候的主要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拉尼娜”现象仅仅是影响因子之一。
应对极端天气,气象部门责无旁贷,要做好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灾害影响评估工作。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雪灾害成灾因素复杂,对雨雪预测预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除了加强建立南方地区的防寒机制,积极做好灾害防御措施之外,还要提高公众对暴风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范意识,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5.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拉尼娜”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B.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是“拉尼娜”直接导致的。
C.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形成“拉尼娜事件”。
D.“拉尼娜”现象是影响今年中国冬季气候的原因之一。
6.根据文意,下列对“这次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的异常天气灾害”原因的理解,最全面最准确的一项是
A.“拉尼娜”使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减弱,位置较常年偏东,这样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
B.今年冬季,在乌拉尔山地区有一个高压脊,导致这股寒流先入新疆,再沿河西走廊一路往东南方向而来,影响范围极大。
C.从孟加拉湾和印度洋而来的暖湿气流到达我国南方地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
D.这次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的异常天气灾害,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冷一热一湿”。而“拉尼娜”则是与此相关的深层原因。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一个参数的改变,将导致结果的巨大变化,这根本无规律可循。
B.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雪灾害成灾因素复杂,对极端天气的预测预报难度将不断增加。
C.应对极端天气,只要气象部门做好各项工作,政府建立严密的防范机制,公众提高对极端天气的防范意识,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D.这次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一定会给我国政府和人民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许多有益的启示。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无怨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①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②,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淮南子?氾论训》
注释:①少正卯:春秋鲁人,曾聚徒讲学。孔子为鲁司寇,三月而诛少正卯。
②邓析:春秋末郑大夫,曾作《竹刑》,办私学,教人诉讼。
8.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 劝:勉励
B.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入:获取
C.子以奸事我者也 事:事情
D.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 还:立刻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为政者“善用赏罚”做法的一组是
①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②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
③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
④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
⑤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
A.①④⑤ B.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④
10.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字,作者通过几个事例,论述了“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就可以“守约而治广”的道理。
B.赵襄子赏高赫,是为了倡导君臣之礼;齐威王烹无盐令,是为了禁绝臣子的欺上瞒下。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有利于国家的治理。
C.野人杀了秦穆公的骏马,穆公非但不怪罪,反而怕他们伤身,这件事使他在后来秦晋之战中得到野人的帮助,反败为胜。
D.倡导仁政的孔子担任司寇时杀了聚徒讲学的少正卯,国相子产杀掉兴办私学的邓析,文章借此说明劝善禁奸的重要性。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译文:
(2)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写于词人罢官居乡期间。
(1)这首词很注意动词的运用,请以词的上阕为例简要分析动词运用的好处。(4分)
(2)当代作家赵丽宏认为“古人写春天的诗词中,‘春到溪头荠菜花’是最动人的诗句之一”,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4分)
13. 在横线上填写原文(5分)
不同的乐器,音色的呈现会有不同,但在高明音乐家的演奏之下,动人心魄的效果却能一致。《琵琶行》中琵琶女的琵琶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李凭箜篌引》中李凭的箜篌声:“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赤壁赋》中客的洞箫声:“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春天的速度
徐迅
昨夜下了一场小雨,早晨起来一看,远远近近的土地都绽出了莹莹的新绿,门口的桃树也打起了花蕾,爽目得很。贪婪地跑到外面呼吸了一口空气,忽然就想起朱自清关于春姑娘的说法,这群可爱的小姑娘,驾着自然的辇车,雀跃着来到了我们中间。
春天的到来就是这样出乎我们的意料。门前的一棵枯树,前天心里还疑心它是否成活,今天就盈注了勃勃的生机;昨天塘里的一泓死水,早上却盎然漾起了涟漪……相比较其它的季节,春天的速度真是很快。是那“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节拍,是那“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欣喜。苏东坡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实先知的岂止是“鸭”,真正体会到春天速度的应该是风,是花,是草,是人的心情……
春天的风似乎抽出了那冰冷的刺,变得柔和、流畅起来。轻轻地梳理,就飘逸起千万缕秀发,暄软得像一团云絮,既没有夏季风的燥热,也没有冬天北风呼啸着的坚硬,叫人感觉如一只懒散的小猫伸出的小爪,挠得人痒痒。那速度均匀而敏捷。体现在花花草草上,春天的速度又更加异常,像是一位急不可耐的“催生婆”,省却了“十月怀胎”的过程,在一夜之间就分娩出鲜活的生命。枯草衰叶,一下子就有了水灵灵的生意,有了绿,有了芽,有了蓓蕾,很快就有了肆意疯长的绿叶,有了怒放的鲜花,有了一日比一日更甚的蓬勃的生命气象。由于速度的原因,也让人体会不出它们的腼腆、局促。相反,越发变得局促起来的却是我们自己。
鸟也是那时候陡然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一整个冬天,除了几只饥饿的麻雀和令人讨厌的乌鸦外,很少见到鸟。但这时候,所有的鸟突然间都冒了出来。它们心情莫名其妙地愉快,一个个迈着轻快的步彳戈,沉湎在春风里,几只、几十只地蹦跳在树枝上,错落起来,就像划出了一条五线谱,演奏起春天的大合唱。几只小鸟吱吱地站在屋顶上,唧唧喳喳的,说话的速度也变得很快。
春水泛滥,这是春天的另一种更快的速度。它积蓄在一口池塘里,不知怎么就贮存了那么大的力量,几天就将池塘里的水涨得满满的,春心迷荡;它明净而飞快地奔泻在溪流里。急溜溜的,像是要赶赴春天的一场宴会。如果它奔流在大江里,那速度就快得有些凶猛的意味了。后来连它自己也控制不住。它奔腾,它咆哮,它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最后它自己也被这种速度吓坏了。于是哭天喊地,泛滥成灾——江河里的水是经常缺乏节制的东西。
对于春天,人们一般都沉迷在一片美丽妖娆的景象之中,习惯上看到的是小麦的生长,却无心关注它拔节的速度;看到繁花满地,春风荡漾,收获的也是一大把喜悦的心情,最多也只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移情转意——生活给人展示的往往都是这种表面上的假相,春天真实的速度反而被掩盖住了。因此在春天,人们的生活一开始就运行在错误的轨道上。看上去春天很美丽,很圆满,但那凶猛的水却一下子就冲垮了我们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大堤。这就是我们不愿、却不得不经常看到的事实。 (http://www.51985211.com)
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许多人对此充满了信念,其实撇开理性,雪莱仅仅是叫我们提防着——
春天的速度。西安八校联考4月
14.文章第四段,作者运用了几个表现速度的词语,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15.作者说“因此在春天,人们的生活一开始就运行在错误的轨道上。”联系上下文说说“错误的轨道”的含义。(4分)
16.这篇文章写景形象而生动,请你选择感触最深的一处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6分)
17.“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理趣?本文作者为什么说“撇开理性,雪莱仅仅是叫我们提防着——春天的速度”?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7分)
六、(15分)
18.下面某校学生会贴出的告示有4处表述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4分)
招领启示①
高二(3)班王晓明同学3月5日在食堂吃饭时捡到一个黑色皮夹②,内有一张饭卡和105元人民币③。请丢失钱夹的同学速来认领④。
学生会
2008年3月5日
(1) (2)
(3) (4)
19.《水浒传》中写武松打虎之前,到一小酒店,看见店前挑着一面招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岗”。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请写出其绝妙之处,至少写出两点。(5分)
20.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字数与例句大体相同)(6分)
例:乱世与盛世,这是一对可以互换的词语。对老百姓来说,魏晋是乱世;对知识分子来说,魏晋是盛世,魏晋有了“人”的觉醒,有广陵散,有陶渊明。
七、作文
2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刘翔,12秒88。一个挑战人类极限的成绩。但在激战过后,刘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师傅告诉我,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又回头了,大概是习惯性的动作吧。原本我可以跑得更快。”
是的,生活中人们面对自己的成功时,往往心存遗憾,认为自己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请以“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字数800以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一.1.B(A开源节流,初生牛犊;C提挈,识时务者为俊杰; D否极泰来,鞭辟入里)
2.C(扭转:纠正或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或目前的状况;改变:(1)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2)改换,更换;置于:放在,与“让裁判”不搭配;处于:在某种地位或状态;惠及:把好处给予某人或某地;互惠:互相给予好处,一般不带宾语。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和:连接的成分,无主次之分)
3.B (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A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好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用在此句中属望文生义之误;C“引人侧目”是让人不敢从正面看,形容畏惧。这里应用“令人瞩目”或“引人注目”;D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指两人扮演好坏或正反不同的角色,并非单纯的“各司其职”的意思)
4.D(A不合逻辑,“避免”“减少”都有否定意味;B. “50%到80%左右”表义不明。C.“电视剧……安排……感情戏”搭配不当,“为……塑造得”搭配不当。)
二、(9分,每小题3分)。
5.B(“直接导致”错)
6.D(A、B、C各表其中原因之一,不够全面)
7.A(“这根本无规律可循”错)
三、(9分,每小题3分)
8.C(“事”,在这里是动词,事奉。)
9.C(①是善赏,②⑥是善罚,③是野人报恩,④是齐桓公称霸,⑤是作者议论。)
10.D(错在“文章借此说明劝善禁奸的重要性”。)
附:文言文译文
古代的善于赏赐的人,费财少却可以勉励大众;善于处罚的人,刑法简约而奸人可以禁止;善于给予的人,使用节俭却可以成为大德;善于取得的人,获取多而别人没有怨言。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解围之后奖励有功人员五人,高赫列为首功。左右的人说:“晋阳被围之难中,高赫没有大功,现在却得了头赏,这是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被围,我们社稷危急,国家危险,群臣没有人不存在骄恣轻慢的心情,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的礼节。”因此赏赐一人,天下尽忠之臣,没有谁不愿意忠于他的国君。这就是赏赐虽少却可以勉励很多为善之人。
齐威王设置大鼎于厅堂之中,一一列举无盐县令的罪状说:“赞誉你的话一天天传到我的耳朵里,考察你的政绩,田野荒芜,仓库空虚,监狱满满的,你用奸谋来对待我。”于是便把他烹了。齐国从此三十二年间,在道路上没有人拾取丢失的东西。这是刑罚少却可以禁止奸邪的例子。
秦穆公到外地出游而车子坏了,右边驾车的一匹马跑丢了,被野人捉住。穆公追着一直赶到岐山的南面,野人正在煮马肉吃。穆公说:“吃了马肉,不快点喝些酒的话,有伤身体。我担心伤了你们大家。”让野人全部饮了酒,穆公才离开。过了一年,秦穆公与晋惠公在韩原发生战斗。晋军包围了穆公的车子,晋大夫梁由靡牵着穆公车上的骖马,即将捉住穆公。吃马肉的三百多人,都出死力在车下为穆公拼杀。于是战胜了晋军,又俘虏了晋惠公而归。这是给予俭约而能成为大德的例子。
齐桓公将要举行征伐,武器不够用。下令有重罪的人,出一副硬甲、一个戟;有轻罪的,按照出金分量多少赎罪;打官司不胜的,出十二支箭。百姓都很高兴。于是修治箭矢,冶炼金属为兵器,用来讨伐不义之国,征伐不义之君,称霸天下。这是获取多而百姓没有怨言的例子。
因此圣人按照百姓所欢喜的事情,勉励他们做善事;依照百姓所厌恶的禁止奸邪。因此赏赐一人,天下人民赞誉,惩罚一人,天下百姓畏惧。所以最高的赏赐是不虚费钱财,最高的刑罚是不伤害好人。孔子杀了少正卯,鲁国的奸邪就被堵塞了,子产诛邓析,而郑国的奸诈便被禁止了。用近的来使人知道远的,用小的来使人知道大的。因此圣人持守简约而治理广泛,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四、(23分)
11.(10分)(1)善于给予的人,使用节俭却可以成为大德;善于取得的人,获取多而别人没有怨言。
(2)因此圣人按照百姓所欢喜的事情,勉励他们做善事;依照百姓所厌恶的禁止奸邪。
12.(8分)(1)上阙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用了一个“破”字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吐出新绿的动态,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鸣”虽是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点”描绘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在林中历历可见;这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本有可能构成一片萧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画面富有生机。(“破”、“鸣”、“点”任选其中两个动词作简要分析,每一个2分)
(2)同意。作者借“城中桃李”憔悴伤残的景象衬托出“溪头荠菜花”朴素与富有生命活力。“春在溪头荠菜花”写眼前实景,“在”字稳重而有力,强调荠菜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在它身上仿佛体现了一种人格精神。作者赞美荠菜花,表达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
13.(5分)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如怨如慕/余音袅袅
五、(22分)
14.陡然、突然、冒(3分)。
这些词语写出了鸟儿到来之快,表现了作者意外而惊叹的心情。(2分)
15.人们总是沉醉于春天的美丽和圆满(2分)却忽略了春天的速度,没有意识到时间飞逝(2分)
16.评分标准:1.概括列举内容。(1分)2.明确修辞手法。(1分)3.分析修辞手法运用(4分)(怎么用的?1分;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1分;对表达作者感情有何作用?2分。
17.①作者雪莱把深刻的哲理蕴含于冬去春来这一简单的自然规律中(1分)。既表达自己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必胜的信心(1分),也激励人们在生命的困境中以乐观的姿态有信心地面对未来(2分,意思对即可)。
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借春天的速度,告诉人们时间在飞快的流逝,从而警示人们不要沉醉于春天的美丽,更要注意春光的短暂,要珍惜时光,珍爱生命。因而作者说撇开理性,仅仅是叫我们提防着——春天的速度。(3分,意思对即可)
六、(15分)
18.①“启示”改为“启事”;②删去“吃饭时”;③“105元人民币”改为“若干人民币”④应明示认领地点。(1处1分)
19、(5分)示例:第一,宣传其酒特别醇厚浓烈,吸引客人;第二,既劝量少者不贪杯,又刺激海量者多饮酒;第三,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提高经济效益。
20.(6分)答案示例:
生存与生活,这是一对可以互换的词语。对卑贱的人来说,活着就是生存;对高雅的人来说,活着就是生活,生存有了“人”的体味,有诸葛陋室,有兰亭之集。
叛乱与革命,这是一对可以互换的词语。对统治者来说,辛亥革命是叛乱;对人民大众来说,辛亥革命是革命,辛亥革命有了“人”的自由,辛亥革命有了临时约法,有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