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最新试题首页

200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考三模试卷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要答在试卷上。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黄昏时分,彬彬打开影牒机,他很快被《集结号》的场景震撼了:我军战士拼尽全力,抵挡火力凶猛的敌人穷凶极恶的进攻!
B、初春时节,以霜浸染过的江畔丁香,洁净无暇,它给赏玩着的龙儿以无限的遐想。他想,周末如有闲瑕,定要邀上过儿去浏览久违了的太阳岛。
C、小姑娘彭帧目睹冒着水蒸气的水壶,竟莫名地感动,今天历史课上提及的瓦特真伟大啊,他发明的蒸汽机竟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崭新时代!
D、闻过饰非的人,极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趄不前;闻过则喜的人,即使食不果腹、踽踽独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安之若素、一往无前。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开始后,李娜表现相当积极,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教育部要求各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一律不得提高,超过30%的应逐步回调至30%以内。
B、奥运圣火象征着和平与友谊,当奥运圣火遭遇波折时,真正受伤的,是奥林匹克的精神。
C、松花江的水质越来越差,原因是当地及上游吉林一些企业缺乏环保意识,破坏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必须加强环保宣传。
D、以通俗的语言来解读《论语》,是否影响其学术含量,于丹教授近日在学校接受采访时予以坚决否定。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我迷恋它雕梁画栋的亭阁楼台,我更迷恋它朝晖夕阴中隶楷行草的万千气象: ; ; ; !①赏心悦目的,是耀眼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②心驰神曳的,是光线将祖屋分明的棱角隐去,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③令人陶醉的,是道道金辉,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质雍容④最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斑驳的树影中,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笔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程大利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的人格力量是笔墨的魅力所在。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历代画论提出“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只是指写诗,书画一道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不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又能做到读书不缀、体察生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很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太简,则失之阔略”,“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拙,今人位置懈而笔墨结”,“学者未入笔墨之境,焉能画外求妙”。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出现气虚、烦躁等现象,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也有个人性格和修养的关系,元气不匀,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气”;而元气不足,则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所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
元气安稳,神闲意定。在这里指出气韵妙诀——心神高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自然高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也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是最大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选自《新华文摘》2008/1,朋删改)
5、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笔墨可以抒写心灵,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B、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以,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
C、当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元气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匠气”。
D、笔墨已不是技巧,而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也记录着人的才情和知识,更是人格的标志。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通会之际,人成艺成”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能实现。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中国画作一定出于人格高尚的画家之手。
B、读书决定着画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以说,画家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在笔墨技术上,抽象的论述多于具体的经验,大智慧优于小技巧。
D、中国画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境界主要体现在笔墨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技法。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谏说之难
洪迈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
秦穆公执晋侯,晋阴饴甥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曰必报仇,君子曰必报德。”秦伯曰:“国谓君何?”曰:“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遂归晋侯。
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胥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子孙无功而侯者,祸及其身。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遂出质。
范雎见疏于秦,蔡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辩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困已以说,谬曰:“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极之以闳夭、周公之忠圣。今秦王不倍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劝其归相印以让贤。雎竦然失其宿怒,忘其故辩,敬受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
秦始皇迁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请谏,王召镬将烹之,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言未绝口,王母子如初。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劘①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容斋随笔》)
[注]①注:音mó,“磨”的意思。
8、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知其必用此事来也 用:因为
B、蔡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 感:感动
C、后既寤 寤:醒悟
D、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 数:斥责
9、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
甚于妇人
B、 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
今以钟馨置水中
C、 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 然后及其女燕后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穆公俘获了晋惠公,晋国的阴饴甥前去会盟,他巧妙地运用君子和小人对待此事的不同态度来游说秦穆公,从而让秦公不得不放晋惠公回国。
B、触龙为了劝说赵太后让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从家常小事入手,延伸到国家社稷,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赵太后答应让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
C、范雎最初在听说蔡泽要取代自己的相位时,并没有打算让给他,后来通过当面交谈,接受了蔡泽的意见,蔡泽最终取代范雎成了秦国的宰相。
D、作者通过众多的历史故事,阐述了“谏说之难”的观点,而文中的进谏者为了达到谏说的目的,都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委婉巧妙地展开劝谏,给人启发良多。
第II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3分)
译文:
(2)雎竦然失其宿怒,忘其故辩,敬受命,延入为上客。(3分)
译文:
(3)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4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注]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3、补写出下面一段话中的空缺部分。(5分,任选一大题)
一、(1)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写“泪”的诗句,其情韵丰富。例如李商隐的《锦瑟》中用“ ①,蓝田日暖玉生烟”,描绘出一幅奇美且让人想象无穷的画面;柳永的《雨霖铃》则用“ ②,竟无语凝噎”,抒写离愁别恨之苦。
(2)古人求学讲究态度和方法。荀子希望“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强调“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 ① ”。
(3)《墙上的斑点》是英国著名女作家 ⑤ 的代表作之一,显示出意识流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闺塾》选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⑥ 》,表现封建礼教与年轻人天性真情的冲突。
二、(1)李白《将进酒》“ 但愿长醉不复醒”,表现了对奢侈腐败的否定;杜甫《登高》“ ,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了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之情;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 ”,寄寓了对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轼《前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再现了坦然面对人生的达观胸怀。
(2)《逍遥游》选自《 》,表现的是摆脱一切世俗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英国哲学家 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提出了支配自己一生的纯洁而无比强烈的三种激情。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城市的雪
肖复兴
如今,地球普遍变暖变旱,冬天里的雪已经越来越稀罕。特别是在城里,难得飘落下来一场雪,如同难得见到一位真正清纯可人的美人一样了。
城市的雪,从入冬以来就一直在期盼中。仿佛要和春天里的沙尘暴有意做着强烈的对比,沙尘暴不请自到,而且次数频繁地光临,并不受城市的欢迎,但是,受欢迎的雪却在冬天里总是姗姗来迟,像是一位难产的高龄孕妇。以往的日子里,最耐不住性子的是渴望下雪天能够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如今,最焦灼不堪的是城边的滑雪场,总也等不来雪,只好先急不可耐地鼓动起人工造雪机,将人造的雪花纷纷扬地吹了出来,那只不过是冬天的赝品。       (http://www.51985211.com)
城市的雪,终于在期盼中飘洒下来,不用多久,便不再受欢迎,仿佛约会前的憧憬在见面的瞬间便顷刻扫兴地坍塌。雪落在树木上,再不会有玉树琼枝;雪落在房檐上,再不会有晶莹的曲线;雪落在院子里,再不会有茸茸的地毯和小狗跑在上面踩出的花瓣一样的脚印;雪落在马路上,很快被撒满盐的溶雪剂覆盖,立刻化成了黑乎乎一摊摊泥泞的雪水。也很难见到雪人,即使偶尔见到了雪人,也是脏兮兮的。城市污染的空气、汽车的尾气、制热空调机喷出的废气,一起尽情地把雪人的脸和全身涂抹得尘垢遍体,再没有原先那种洁白可爱,如同衣衫褴褛的弃儿。前两天哈尔滨下了一场雪,我在街头见到一个雪人,上午刚刚见到时,它还高高大大,插着胡萝卜的鼻子和橘子的眼睛,格外鲜艳夺目,没到中午,它已经脏成一团,附近餐馆倒出的污水,无情地将它浇头灌顶,把它当成了污水桶。而我在尚志公园转了一圈,只看到一个雪人,小得如同一个布娃娃。公园并不能够为它遮挡污染,它一样脏兮兮的,只有头顶上盖着一个肯德基盛炸鸡块的小盒子,权且当一顶帽子,闪烁着带有油渍渍的色彩,像是故意给雪作的一个黑色幽默。
城市的雪,再不是大自然送来的冬天的礼物,而成为了并不受欢迎的客人,成为了城市污浊的乞儿,成为了PH试纸一样测试城市污染的显形器。
其实,雪是无辜的,雪到了城市,没有得到娇惯和恩宠,相反被城市带坏了。雪的本色应该是洁白晶莹可爱的,却这样一次次地受到了伤害。我想起俄罗斯的作家普里什文曾经写过的《星星般的初雪》,他说:“雪花仿佛是从星星上飘下来的,它们落在地上,也像星星一般烁亮。”他又说:“今天来到莫斯科,一眼发现马路上也有星星一般的初雪,而且那样轻、麻雀落在上面,一会儿又飞起的时候,它的翅膀上便飘下一大堆星星来。”
只是,如今的城市,无论莫斯科还是哈尔滨,再不会有这样星星般的雪花了,再也不会有雪中飞起的麻雀翅膀上飘下一大堆星星的景象了。
早年在北大荒,我倒是见过一种叫雪雀的鸟,特别爱在冬天下雪的日子里出来,飞起飞落,格外活跃。它们和麻雀一样大小,浑身上下的羽毛和雪花一样的白,大概是长年洁白的雪帮助它的一种变异,环境的力量有时强大得超乎想象。心里暗想,今天这种雪雀要是飞进城市,也得随雪花一起再变异回去,羽毛重新变成褐色,甚至乌鸦一样的黑色。
雪花的洁白,只能在梦里、童话里,和普里什文文字带给我们的想象里。
(选自《新晚报》2008年1月7日)
14、城市的雪在人们期盼中降临后不久却“成为了并不受欢迎的客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说明其具体原因。(6分)
答:
15、作者文末说:“雪花的洁白,只能在梦里、童话里,和普里什文文字带给我们的想象里。”这句话有什么含意?(6分)
答:
16、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城市的雪景?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6分)
答:
17、在文章末尾,作者联想到雪雀飞进城市后羽毛变异的情形,有何表达作用?(4分)
答:
六、(15分)
18、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词语等方面有四处毛病,请指出并改正。(4分)
从交通管制预演,到小广告的清除,从一些临街楼的粉刷,从城市街道的整治;从窗口行业的培训,到文明礼仪知识;从号召戒掉“京骂”,到对随地吐痰者进行处罚,等等。人们莫不感受到:“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正在点点滴滴付诸于实践。




19、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词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参照例句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和句子。(5分)
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奏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 ”“ ”;如用四个字,可以说“ ”“ ” “ ”;甚至还可用“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可以说“互交白卷” “ ”“ ” “ ”“ ”。
20、北京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于2006年9月6日亮相,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设计吸收了中国民间年画、版画与玩具的造型和设计风格,结合了现代卡通造型的特点,体现了传统中国风格、大众情趣和现代感。(6分)
(1)请你为吉祥物“福牛”取名,并简述理由。
答:
(2)请你说说以“牛”为吉祥物的理由(寓言)。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要走路,必须依靠腿脚的屈伸才能前行;人要写字,必须凭借胳臂的屈伸才能运笔;人要吃饭,必须通过手指的屈伸才能操作;就是讲话,也要仗着舌头的屈伸才能进行……可以说,没有屈与伸动作的默契配合,就没有人的正常劳动和生活。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无处不体现着屈伸的辩证法。
请根据你的体验和感悟,以“屈与伸”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不少于800字。

 

答案
1、C A应为“影碟机”;B应为“洁净无瑕”和“闲暇”;D应为“文过饰非”
2、A 流言飞语: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3、A B搭配不当“圣火 遇波折”应是“圣火传递”C结构混乱“原因是……造成的因恶果”D表意不明,“是否……否定”
4、B 此题既考查根据文中“隶楷行草”的顺序和这四种字体的不同特点来排序,又考查了对比喻修辞的理解。
5、A B“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的说法无中生有:C“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张冠李戴;D笔墨“不仅是”技巧,改变限定。
6、B “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7、D A结论绝对化;B“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推论无据;C结论属无中生有。
8、B 此处“感怒”意为“激怒”。
9、C A中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的意思;B中两个“以”都是介词,前一个是“用”的意思,后一个是“把”的意思;D两个“其”都是代词,前一个是“她的”的意思,后一个是“自己”的意思。
10、D D中“都……委婉巧妙”有误,因为茅焦进谏属于“直言进谏”一类。
11、(1)然而最终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这又是很困难且可喜可贺的事了。(“卒”“至于”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范雎肃然起敬,没有了原先的恼怒,失去了自己昔日的雄辩,恭敬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并请蔡泽入室(把他)当做上等宾客。(“宿”“延”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范雎亲自使穰侯遭受(免职的)困境,而夺取了他的相位,为什么突然就不如蔡泽了呢?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呀!户(“困”“何……哉”“遽”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2、(1)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家的外在丈夫的思念之情。(对两首诗具体内容的阐释各1分,“感情”分析2分)
(2)诗中思妇因思念丈夫而问卜,得到的是卖卜人惯用的“好音讯”,因而她的寒灯下整夜叔叔回头期盼丈夫归来,看到的却是自己孤独的身影。所以长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卖卜人。(2分)以对卖卜人的恨来衬托对丈夫的思念之切。(2分)
13、一(1)沧海月明珠有泪,执手相看泪眼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深思而慎取也
(3)伍尔夫 牡丹亭
二(1)钟鼓馔玉不足贵 艰难苦恨繁霜鬓 尽荠麦青青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庄子 罗素
14、①城市污染的空气、汽车的尾气、制热空调机喷出的废气将它涂抹得尘垢遍体;②附近餐馆乱泼脏水,把它当成了污水桶;③被撒满盐的溶雪剂覆盖,立刻化成了一摊泥泞的黑水。
15、城市洁白晶莹的雪景因城市环境污染而悄然消逝,人们对雪的美好印象只存留在梦里、童话和诗文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晶莹洁白的雪景的怀念和因美景不再而产生的怅惘,对城市现实环境亚化的忧伤之情。
16、答案示例:①比喻。把“雪”比作“清纯可人的美人”,突出作者对雪的喜爱和期盼降雪之情;②排比。连用三个“再不会有”排比成句,造成强烈的语势,突出作者对洁白晶莹雪影的憧憬和对城市污染后雪天美景不再的惋惜之情。③引用。引用了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的《星星般的初雪》中的语句,含蓄地表达了对冬天晶莹雪景的赞颂,对目前城市环境污染的不满之情。
17、通过雪雀羽毛颜色的变异,形成强烈对比,造成巨大的反差效果,突出城市环境恶化的严重,表达作者内心的不满和忧愤,从而深化了文章中心。
18、①“清除”后“,”改成“;”②“从城市”改成“到城市”③成分残缺,在“知识”后加“的普及”④赘余,删去“付诸于”中的“于”。
19、(1)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握手言和、难分伯仲、均无建树、难决雌雄。
20、(1)取名“福牛乐乐”;理由:“乐乐”代表了残疾人运动员勇敢自信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残奥会运动员积极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的理念“超越、融合、共享”相契合。
(2)牛,朴实、乐观、勤奋,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残奥会更倡导身体残疾的人们和健全人一样,享有在赛场上比赛的权利,并将这种精神延续到生活当中,做生活的强者,为什么的进步增添力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1、参考2007年高考作文评文规则

上一篇: 语文高考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二)

下一篇: 语文高考2008年江西省九校高三联合考试高考模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