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高中200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
出题者:高三语文备课组
【注意】
⒈ 考生答题前,务必先把答题卡和答题卷上有关项目按要求填涂或者填写清楚。
⒉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⒊ 本试卷赋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裨益 偏裨 湖泊 淡泊明志 间不容发 挑拨离间
B.妊娠 星辰 逐渐 熏陶渐染 绿水青山 绿林好汉
C.起哄 哄骗 哺乳 铺排张扬 意志薄弱 薄厚不均
D.开拓 拓展 省亲 反躬自省 螳臂当车 独当一面
2.填入下列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之后,台湾岛内掀起了“登陆热”,各政党争相筹划访问大陆,这些说明,“台独”不得人心,“台独”势力面临被削弱的局面是不容( )的。
②公司改组后,有些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需要( )、修改,同时还要制定一批新的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③一个人( )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而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办事,( )他有善良的动机,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A. 质疑 废置 既然/那么
B. 置疑 废止 如果/即使
C. 置疑 废置 如果/即使
D. 质疑 废止 既然/那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有些人对民间剪纸瞧不起,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C.去年,在中央召开的关于征求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座谈会上,有的专家硬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指出了现存宪法中的许多不足和漏洞。
D.以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联党”头面人物不久前公然跑到日本去参拜靖国神社。如此数典忘祖,如此卖国行径,难怪港台舆论会斥责李登辉等“台独”分子为汉奸。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数千年来,中国文学如一条清流在历史的峡谷中流淌,成为传统文化最美的组成部分,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纽带。
B.油荒引发的节油比拼已在各重型卡车品牌之间展开,开发节油重型卡车已成为国内该类企业当前的主流产品。
C.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行动,来帮助受灾地区政府应对灾难,任何国家作出的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
D.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功,中华民族能有现在的荣耀,靠的是全体勇敢的中国人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深海钻探揭示地壳奥秘
海洋下的地壳覆盖了地球表面60%的面积,而海洋下的地壳厚度仅为几千米而已,然而经过40年的努力,海洋学者还是没能将钻头打进这些地壳的最深部分。在最近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由52名海洋地质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报告说,耗时5个月的精准目标钻探最终获得成功。科学家通过钻探采集的岩石发现,海洋深处的地壳并非像它的上层那样坚固。
海洋中的地壳在海洋中部的海脊附近遭到挤压,这里往往是两个板块交汇的地方。在这些接合点处,岩浆会从地壳下的地幔中涌出,有些岩浆会渗透到地表上,而有些岩浆则会在地表下几千米处冷却为一个岩浆库。但是想要钻通火山岩的上层被证明是非常困难的。对活跃的海洋中部海脊进行的地震勘测使海洋学者注意到,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海域附近的太平洋海底火山岩的上层可能是最薄的。在其下面不远处应该就有科学家们寻找已久的黑色辉长岩以及富含镁的岩石,它们是在地壳下的岩浆库中缓慢凝结的。所有流到海床上的岩浆或者是填充在海床下的岩浆都要流经这个岩浆库,从而形成上层地壳。而存留在岩浆库中的岩浆最终将形成下层地壳。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海洋地质学家Douglas Wilson和来自“JOIDES决心”钻探船上的3个考察队的同事报告说,他们最终在去年12月采集到了辉长岩。就像地震预测揭示的那样,这些辉长岩来自地壳下1200米。但是更进一步的研究却显示,研究小组实际上并没有钻探到岩浆库的凝固剩余物。对辉长岩进行的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并非来自于主要的岩浆库,而是来自于一些小的岩浆库或是大型岩浆库的表层晶体。无论是地震探测或是钻头都没有触及海洋地壳中的真正矿藏。
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市杜克大学的海洋地质学家Jeffrey Karson表示,深层的地壳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但是“这一发现在科学家研究深层地壳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Karson指出,“这似乎对我们大有帮助”,通过更容易钻孔的辉长岩,我们将有机会接近地壳的深处。
(摘自《科学》2006年第7期)
5.下列对“这一发现在科学家研究深层地壳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发现”是指在岩浆的下面有科学家们寻找已久的辉长岩以及富含镁的岩石。
B.“这一发现”是指科学家通过研究钻探采集的岩石,认为海洋深处的地壳并没有像海洋的上层地壳那样坚固。
C.“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指采集到的辉长岩来自地下1200米,可能对人类研究深层地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D.“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指通过更容易钻孔的辉长岩,人类将有机会接近地壳深处。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洋下的地壳覆盖了地球球面60%的面积,而其厚度仅为几千米。
B.海洋中部的海脊往往是两个地壳板块交汇的地方。
C.两个地壳板块的接合点处由于受到地壳板块的相互挤压,岩浆会从地壳下的地幔中涌出,有些在地表下几千米处冷却为岩浆库。
D.深海钻探揭示了地壳的奥秘,找到了地下丰富的矿藏资源。
7.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深层的地壳可能比人类想象的还要复杂,所以,真正要探索地壳深处的奥秘还存在着很多未知因素。
B.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海域附近的太平洋海底火山岩的上层是最薄的,打穿它,就可以找到黑色辉长岩。
C.“小的岩浆库或是大型岩浆库的表层晶体”与“主要的岩浆库”的辉长岩本质是不相同的。
D.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寻找的黑色辉长岩以及富含镁的岩石一旦开发出来,将会给人类带来新的能源。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黄宗羲,字太冲,馀姚人,明御史黄尊素长子。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思宗即位,宗羲入都讼冤。至则逆阉已磔①,即具疏请诛曹钦程、李实。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时钦程已入逆案,实疏辩原疏非己出,阴致金三千求宗羲弗质,宗羲立奏之,于对簿时复以锥锥之。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思宗闻之,叹曰:“忠臣孤子,甚恻朕怀。”明亡,清诏征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敦促就道,再辞以免。未几,方蔼奉诏监修明史,以礼来聘,又辞之,上曰:“可召至京,朕不授以事。即欲归,当遣官送之。”宗羲虽不赴征车,而史局大议必咨之,乞审正而后定。尝论宋史别立《道学传》,为元儒之陋,《明史》不当仍其例。朱彝尊②适有此议,得宗羲书示众,遂去之。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张献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岳,贼执其父以为质。夫之自引刀遍刺肢体,舁③往易父。贼见其重,免之,与父俱归。明王驻桂林,授行人。时国势阽危,诸臣仍日相水火。夫之三劾王化澄,化澄欲杀之。明亡,益自韬晦。归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僭号于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夫之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以示意。三桂平,大吏闻而嘉之,嘱郡守馈粟帛,请见,夫之以疾辞。当是时,海内硕儒,推容城、馀姚、昆山。然诸人肥遁自甘,声望益炳,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于世。惟夫之窜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遂得完发以殁身。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列传二百六十七》有删节)
注:①磔:古代酷刑之一,车裂肢体以处死。②朱彝尊:人名。③舁yú:抬。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掌院学士叶方蔼敦促就道 就:靠近、上
B.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 狱:监狱
C.得宗羲书示众,遂去之 去:删掉
D.夫之自引刀遍刺肢体 引:举起
9.黄宗羲、王夫之在明亡后在政治上都采取了与清朝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下列句子分别
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这一态度的一组是( )
①敦促就道,再辞以免 ②益自韬晦,归衡阳之石船山
③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以示意 ④荐辟皆以死拒
⑤窜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 ⑥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宗羲嫉恶如仇,铁骨铮铮,入都讼冤,锥刺阉党,拒绝贿赂,终于为父昭雪。
B.王夫之拒绝与张献忠合作,自伤肢体,救出被扣为人质的父亲。参加明王政府,为
国事弹劾王化澄,几乎被杀。明亡后,避居衡阳之石船山。
C.王夫之在父亲被张献忠虏为人质时,将自己刺成重伤,以己身交换父亲。后来在明
王手下为官,和其他大臣水火不容,数度弹劾王化澄。
D.黄宗羲虽然屡次拒绝清廷征召,但在《明史》编修时,他仍然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被
采纳,王夫之对吴三桂没有好感,坚决不去讨好他。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1)阴致金三千求宗羲弗质,宗羲立奏之,于对簿时复以锥锥之。(5分)
译文:
(2)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于世。(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寒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楚国。③“迷津欲有问”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问路而不得,反被嘲讽“以求荐用”。
(1)诗的前三联是如何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请结合表达技巧具体分析。(5分)
答:
(2)诗中除了抒发思乡之情,同时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
13.默写(5分)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
(2)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诗是:“ , 。”
(3)《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 , ”的观点是相同的。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我所知道的康桥(节选)
徐志摩
①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下游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②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蜜甜的单独,那时蜜甜的闲暇。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
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
像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暝色
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
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
……
③河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葱翠的草坪。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④河上的风流还不止两岸的秀丽。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
⑤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离开了泥土的花草,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哪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只要“不完全遗忘自然”一张轻淡的药方我们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⑥当然,我要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
⑦静极了,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只远处牛奶车的铃声,点缀这周遭的沉默。顺着这大道走去,当前是平坦的原野,望见了村舍,初青的麦田,更远三两个馒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条通道。天边是雾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寺。听,那晓钟和缓的清音。这一带是此邦中部的平原,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默沉沉的起伏;山岭是望不见的,有的是常青的草原与沃腴的田壤。登那土阜上望去,康桥只是一带茂林,拥戴着几处娉婷的尖阁。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有村舍处有佳荫,有佳荫处有村舍。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的升起,揭开了这灰苍苍的天幕,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的上腾,渐渐的不见,仿佛是朝来人们的祈祷,参差的翳入了天听。朝阳是难得见的,这初春的天气。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顷刻间这田野添深了颜色,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顷刻间这周遭弥漫了清晨富丽的温柔。顷刻间你的心怀也分润了白天诞生的光荣。“春”!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春!” 你那快活的灵魂也仿佛在那里回晌,瑰丽的春放。
⑧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14.作者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结合原文你认为康桥的灵性是什么?作者描绘了康桥哪些独具特色的秀丽风景?(6分)
答:
15.“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根据文意,你认为作者所说的“本”指什么?作者认为医治“病根”的“药方”是什么?(4分)
答:
16.作者说:“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结尾还说“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作者的家乡本来在中国,怎么把康桥当成了故乡?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6分) (http://www.51985211.com)
答:
17.第7段,作者顺着水溶溶的大道再赏康桥,有人认为这段是全文中最能体现志摩艺术风格的一段,请结合原文作简要赏析。(6分)
答:
六、(15分)
18.阅读下面的新闻,说明划线句子包含哪几点信息。(5分)
交通堵塞历来是北京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道路资源不足与车辆增多的矛盾,实现和谐交通的理想,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北京让49万辆公车暂时“休克”之策,成功地应对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向脆弱的北京交通提出的挑战:会议期间,北京交通顺畅,秩序井然,堵车不再是北京的一道“景观”、市区交通呈现少有的畅通。
答:
19.标语是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一种语体,用语要得体。合情合理合法,是得体的一项基本要求。下面的两条标语均不够得体,请依据其表达意图,重新拟写。(4分)
(1)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农民要想富得快,少生孩子多养猪。
答:
(2)防偷盗宣传标语:进村盗窃,乱刀砍死。
答:
20.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分别描述A、B、C三者的神态及心理(对三者的描述分别不得超过30个字)。(6分)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格言。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感觉到一种心灵的愉快和精神的舒畅吗?
请你根据这句格言的含义,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武鸣高中200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1、D(A项 bì与pí pō与bó jiān与jiàn;B项 shēn与chén jiàn与jiān lǜ与lù;C项 hòng与h?ng b?与pū bó与báo;D项 tuò xǐng dāng)
2、B (质疑指提出疑问,置疑指怀疑,用于否定,根据语境应选用“置疑”。废止指取消,多指法令制度不再使用;废置指被认为没有用而搁在一边,根据语境应选用“废止”。句3是一个假设复句,这个假设复句的后面一个分句又是一个表示假设的让步关系的复句,根据语境应选“如果 即使”。)
3、D (A项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宏伟壮丽,不用于形容建筑物以外的事物。B项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C项鸡蛋里挑骨头比喻在没有问题的地方硬找问题,故意挑剔。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对。D项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4.A(B搭配不当,“开发节油重型卡车”与“主流产品”不搭配。C不合逻辑,“如何”与“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不对应。D句式杂糅,去掉“靠的是”或“所取得的”)
5.A(只是一种猜测,还没有真正发现)
6.D(原文并没有提及找到丰富的矿藏资源)
7.A(B错把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地区的火山岩的上层厚度由可能性变成了必然性;C没有依据说明二者的本质是不同的;D没有依据说“将会给人类带来新的能源”,目前只是为了探究地壳的奥秘)
8.B(狱:官司、案件)
9.D
10.C(“和其他大臣水火不容”不对)
11.(1)(李实)暗地里送给黄宗羲三千两银子请求他不要出面对质,黄宗羲立即把这件事奏报朝廷,在和李实对簿公堂时又用铁锥子刺他。
(2)虽然朝廷征召都以死拒绝,可是公卿称赞,天子为之动容,他们的著作容易在世上流传。
参考译文:
黄宗羲字太冲,余姚人,是明朝御史黄尊素的长子。黄尊素因为弹劾太监魏忠贤死在诏狱里。明思宗即位后,黄宗羲赴京师为父亲申冤。抵达时太监魏忠贤已被分尸处死,便写了奏疏请求皇帝处死曹钦程、李实。正逢朝廷审问许显纯、崔应元,黄宗羲和他们对簿公堂,拿出衣袖中所藏的铁锥子刺许显纯,刺得遍体流血。当时曹钦程已经牵连到魏忠贤的逆案中,李实上疏申辩原先的奏疏并非出自己手,暗地里送给黄宗羲三千两银子请求他不要出面对质,黄宗羲立即把这件事奏报朝廷,在和李实对簿公堂时又用铁锥刺他。官司了结以后,他和受害各家的子弟到狱门前设祭台对亲人祭奠,痛哭声传到皇宫里。明思宗听到以后,叹息说:“忠臣孤子,朕的心中很可怜他们”明朝灭亡后,清廷下诏征求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敦促他上路就任,推辞两次才得以避免。过了不久,叶方蔼奉诏监修《明史》,以礼聘请他,又被推辞。皇上说:“可以召他到北京来,我不交给他任务,如果他要回去,当即派遣官员送他回去。”黄宗羲虽然不肯来,而史局凡有重要的问题,一定向他征求意见,请黄宗羲审订改正而后定稿。曾经说到《宋史》另外列有《道学传》,元朝者的鄙陋所致,《明史》不应该按照《宋史》的旧例这样做。朱彝尊正好有这种主张,得到黄宗羲的书信以后拿给大家看,便删去《明史》中的《道学传》。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张献忠攻陷衡州,王夫之避居南岳,张献忠抓住他父亲作为人质。王夫之自己举刀遍刺肢体,被人抬去交换父亲。对方见他伤重,放了他,和父亲一起回家。明王驻扎桂林,任命他担任行人一职。当时国势危急,大臣们仍然水火不容。夫之多次弹劾王化澄,化澄想杀他。明朝灭亡,更加收敛锋芒,隐蔽行迹。回到衡阳石船山,学者称他船山先生。吴三桂在衡州称帝,有人让王夫之上劝进表,王夫之说:“亡国遗臣,剩下的只有一死罢了,现在怎么会写给此不祥之人呢!”于是逃入深山,作了《祓禊赋》来表明心志。吴三桂被平定,上级官员听到此事,心中称许,嘱咐郡守赏赐王夫之粟帛,召见他,王夫之以患病推辞。当时,海内大儒,道推容城、馀姚、昆山。然而这些人通过隐居声望日盛,虽然朝廷征召都以死拒绝,可是公卿称赞,天子动容,他们的著作容易在世上流传。只有王夫之避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最终得以完发而死。
12.(1)①树叶飘落,大雁南飞,北风呼啸,首联以典型的景物描写“渲染”早寒,以景显情。②颔联用“遥隔”两字表明了作者离家遥远,不能归去,透露出思乡之情。③颈联用游子泪“尽”他乡这一典型细节,以夸张的手法反映出作者思乡之情的强烈。然后虚写一笔,假托家人遥望“天际”的“归帆”,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从而使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强烈。(每一联赏析1分,共3分;技巧答对1分,共2分)
(2)“迷津欲有问”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现了作者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情。“平海夕漫漫”一句作结,把思归的哀情与前路茫茫的愁绪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答对内容1分,答对迷惘心情2分,共3分)
13.(1)不舍昼夜(2)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4.康桥的灵性,康河的宁静调谐在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人的性灵。(2分)
康河的秀丽表现在:①夏天的浪漫(买船划)②春天的烂漫瑰丽,③黄昏的甜蜜艳丽,④清晨的温柔富丽,⑤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以及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等方面。(4分,答对4点得满分)
15.(1)①“本”:宁静、调谐、优美、温馨的大自然。(2分)。“特点”与“大自然”各给1分②因为作者认为:人是自然的产儿,在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是自然孕育的。(1分)
(2)医治病根的药方:不完全遗忘自然,完完全全使自己融入自然,接近自然,回归自然。(1分)
16.①康河梦幻般的景色,在作者追求的美丽境界,是他心灵的理想王国。
②作者在康河边看书、看水、看行云,搂抱大地的温软,使作者找到精神的皈依与寄托。
③康桥虽然是别人的故乡,作者的异乡,对于躯壳来说,作者是过客,但对于灵魂,康桥是作者的归宿,是心灵的故乡。(共6分,每点2分)
17.①融拟人、排比、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于一体。
②描写景物,变换角度: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远处的林子、教寺;近处的原野、麦田;牛奶车的铃声:晓钟的清音(动)与仿佛的耳语;一望无际的茂林和原野(面)与村舍(点)构成棋盘与旗子的图画。
③语言清新明畅。音节和谐,意境优美,用轻灵柔婉的文字,激情荡漾,神思飞扬的情感营造了柔和明丽的氛围。
④情景交融。将康桥的自然景观上升到了人文景观,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
(6分。从手法、语言、意境三方面答并能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18.①北京的交通十分脆弱。
②在北京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③会议期间北京采取了让49万辆公车暂时“休克”的措施。
④这个措施成功应对了会议的挑战。(4分,一点1分,全对满分)
19.例:⑴农民要想富得快,少生孩子多种田。/计划生育,利国利家。
⑵不劳而获行偷窃,违反法律丢尽脸。
20.(6分)描述:A面色泛红,带有愧色;觉得自己有差距,今后应当更加努力。B脸红脖子粗,面红耳赤,怒目而视;意欲动手给对方以伤害。C眼红,双手交叉露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一肚子嫉妒心理。(6分,一点2分)
21.作文提示:格言中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它所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这个题目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呼唤心灵的崇高与明澈。也可以从反面批评现实生活中道德堕落、审美情趣下滑精神空虚的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