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对今年普通高校本一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情况作了初步统计。从统计情况来看,平行志愿“三减少、三提高”的特点十分明显:即考生填报志愿风险减少了,高分落榜现象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减少了;志愿匹配性提高了,录取透明度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提高了。考生的流向也更趋合理,高校的录取线普遍提高,进一步维护了高校招生公平公正。
镜头:多重“保险”圆梦大学 天气有点闷热,心情有点急躁。 考生小唐紧紧守候在电脑前,不断刷新着高考录取信息查询网站的页面。当看到自己被华东政法大学新闻专业录取时,他又喜又惊。喜的是,自己复读了一年,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惊的是,自己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全部是后续志愿。 “好险啊!到第四道‘保险’才保住!”看到这一情况,他感慨万千。 小唐是一名复读的文科生,虽然今年再次参加高考得了562分,但也只超过文史类本一批省控线19分,属该批次中的低分段考生。鉴于今年四川继续在本一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他根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大胆地填了4所心仪的院校和1所保底院校,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被他戏称为“五重保险”。 从其投档轨迹看,根据“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他的A—C志愿均不能出档,所幸D志愿尚未满额,被投档到华东政法大学。最后,被该志愿的第五个专业志愿顺利录取。“如果不是平行志愿,要想在第四个志愿学校的第五个专业录取,几乎是不可能的。平行志愿圆了我的大学梦!”小唐不禁感叹。 记者了解到,像小唐这样的情况,还只是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优势的一个缩影。
优势1:高分考生落榜减少 理科考生小何今年考了614分,超出本一批省控线102分,A志愿填报了心仪的浙江大学,但由于离该校的调档线还差几分,他的档案投到了B志愿南京大学,并顺利录取。“这两所学校都是我喜欢的。填报的时候,我是抱着‘冲一冲’的心理报的浙大,我想以自己的高分应该可以上一所好大学,不至于落榜,所以填得相对大胆。”他说,平行志愿给高分考生带来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填报起来更得心应手。 “高分考生落选明显减少,这是平行志愿的一个显著特点。”据四川省高考录取场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平行志愿投档后,全省文、理科高分考生落榜比例持续降低。在本一批文科共611人落选,高出本一线30分的仅6人,高出20分的17人(其中1人系未填报一本志愿)。也就是说,文科高出一本线20分以上的考生仅23人落选(含1人未填报志愿),仅占落榜考生的3.76%。落榜考生绝大部分是一本线上20分以内的低分段考生,占96.24%。同样,理科3151名落选考生中,高出一本线50分的考生仅有21人。其他落选者主要为高出20分以内的考生,占92.42%。这表明平行志愿有效地保护了高、中分段考生的合法权益。即使是退档的考生,也基本是因不服从专业调剂和身体原因等“硬伤”而退档。如某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文科退档的25名考生中,有24名是不服从调剂,另1名因身体受限而退档;理科53名退档的考生,有52名是不服从调剂,1名是因身体受限而退档。
优势2:高校满意程度提高 在每年的招生中,高校最担心的是生源数量忽多忽少、质量忽高忽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后,这种担忧基本可以解除。据了解,四川省自2009年本一批次实行平行志愿以来,在川招生的高校生源整体均衡,质量普遍提高。 从今年本一批的录取投档情况看,调档线超省控分数线30分以上的高校,文科有23所,理科有47所,而2008年文、理科高校都只有8所。在这些院校中,文科调档线超过600分的院校有10所,其中有7所高出本一批省控分数线60分以上;高出50分的高校有6所。理科调档线超过600分的高校有15所(含医学部),其中高出本一批省控线100分的有8所,高出80分的高校有8所。调档线处于中、低段的院校,其与批线的分差也同去年相当。 “这两年学校在川的调档线有所上涨,而且逐渐趋于稳定,往后基本可以维持住这一分数段的生源,学校‘大小年’的尴尬也基本可以消除了。”一位知名高校的招生负责人满意地表示,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以来,让高校头疼的“大小年”现象已大为减少,高分段调档院校也明显增多,生源质量十分可喜。 不仅名校生源好,就整个本一批次来说,一志愿满额高校也比以往大大增多。2006年、2007年文科一志愿满额高校分别为68所、62所,理科一志愿满额高校分别为83所、96所,仅占在川招生院校总数的一半多一点。而自实行平行志愿后,2009年文科一志愿满额高校为135所,理科一志愿满额高校为155所。今年文、理科一志愿满额高校也分别达到115所和151所,分别占在川招生院校总数的81.56%、84.3%。 另外,高校“断档”现象也基本消除。今年文科仅3所高校出现“零投档”,比去年减少1所,仅占在川招生文科类院校的2.1%。理科表现则更为突出,仅1所院校“断档”,只占在川招生理科类院校总数的0.05%。
优势3:考生志愿匹配率上扬,满意度提高 “以往因志愿填报的偶然性和高校‘大小年’现象,许多高分考生往往因过于看重热门高校或专业而要么落榜,要么到最后高分低录,留下不少遗憾。”业内有关人士指出,以往“填志愿相当于第二次高考”“考得好不如填得好”等博弈色彩甚浓,考生填报志愿的有效率低。实行平行志愿后,这些现象大为减少甚至消除,考生的志愿匹配率和满意度均大大上扬。 从近两年的实践情况看,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的各个志愿中不仅A志愿能起作用,B—E四个志愿也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保险”功能。据了解,今年本一批文、理科B—E志愿分别占到投档数的37.46%和35.82% ,意味着三成半以上的考生是通过四个后续志愿被录取的。同时,今年文、理科A志愿匹配率均比去年提高,分别增加17.18%和5.44%。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四川本一批文科共投档3868人,A—E志愿出档数分别为2419人、806人、365人、183人、95人,志愿匹配率分别达62.54%、20.84%、9.44%、4.73%、2.46%;理科共投档20641人,A—E志愿出档数分别为13454人、4023人、1711人、889人、564人,志愿匹配率分别达65.18%、19.49%、9.44%、4.31%、2.73%。从A—E志愿的投档数来看,五个志愿之间的投档数呈递减趋势,考生志愿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平行志愿实行“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使得各层次考生各得其所,尤其是高分考生,志愿满意度得到了极大提高,改变了过去投档模式存在的一些不足。据悉,今年600分以上的考生基本上都被录取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或者是一些著名高校的王牌专业,如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等。 “近两年,考生反映志愿好填了,高校反映生源质量提高了,录取工作更加顺当。”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改革已经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充分肯定,四川将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改革,把高考招生办成广大人民群众的“放心工程”、“民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