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作文考题,骆雅婷说,刚开始也想到了诸如“伯乐”、“机遇”、“坚持与放弃”之类的立意。不过,她还是想到独辟蹊径。她想到,童话之所以会被不管大人或小孩认可,之所以能感动人,一种不变的东西就在于其真善美。
事实上,不仅是考场作文,就是平时习作,骆雅婷也喜欢“不走寻常路”。她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王璘老师昨日告诉记者,骆雅婷的文字总是带有优美文笔与理性思考结合的特点,此次高考作文,她从童话本身的真善美展开,据说也给了评委角度独特的评价。
骆雅婷坦言,自己写作文不喜欢太庸俗的立意,更喜欢有挑战性一点的立意。不管大考小考,语文考完,她会与老师交流,除了考场上她的写法外,自己还想到的几种立意怎么样。据她的同学反映,在厦门一中,骆雅婷的作文以文笔优美而著称,而且,她每次都要努力写出与别人不同的立意。
骆雅婷喜欢美文。尤其喜欢台湾女作家简媜的文字。她形容说,那种美文不是用华丽辞藻堆砌的,而是可感受到其气魄。她就喜欢这种“有气魄、有霸气”的文章。在高考前,平时她会通过阅读喜欢的作家文字让自己平静下来。
交谈到写作心得,骆雅婷有个很奇特的习惯———每隔几天,她会自己想出一句自己编的、在她看来很不错的美文美句。比如,有时灵感一来,自己曾掰出“觅一株清清水仙同拜天地”这样的句子,“然后就等待着考试快点到来,这样就有机会在作文里用上”,她说,担心时间一长,想到的句子给忘记了。
此次高考作文里,荷尔德林、海德格尔等许多名人言论流畅地出现在她的笔下。骆雅婷说,平时她就喜欢浏览人文与社科类网站,喜欢有思想性的论文。她说,每周周末,她会在网站看自己喜欢的文章,“既当作娱乐,也吸收些精华”。 骆雅婷说,有时遇到有深度的好词好句,她也会有意识地COPY(复制)。
语文老师王璘说,骆雅婷还很善于捕捉精辟美文,并在品读中化为自己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融为自己的东西。
商报记者 李玉桐
昨日稍晚时候,记者接到了一个长途电话:“记者你好,我是今天你们报纸刊登的《士运论》(详见本报昨日A7版)满分作文的作者,我叫杨华。”据悉,这也是截至目前,致电本报报喜的第2位满分作文得主。
今年19岁的杨华不是厦门考生,而是来自宁德寿宁一中的一名文科生。他表示,得知自己作文获满分也挺意外。“我很喜欢古代文籍作品,一碰到古书都会去读。”杨华昨晚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自己平时作文基本上都是用古文来写的,写现代文的次数并不多。
杨华说,看到格林兄弟的遭遇,他第一时间涌起了《士运论》的构思。他认为,格林兄弟的运气其实非常好,至少有朋友帮他们发现了这些文字,如果没这样的运气,那可能又是另一番历史了。他说,读了许多古书,许多古人是不得志的,“这个题目刚好有契合点”。
除此之外, 杨华坦陈自己偏科严重,他说这次高考除了语文,估计其他科发挥都不甚理想。据说,从高一起,他的运气并不佳,数学在高一时还连续考过3次的18分。“所以这次作文里,《士运论》其实也还有自喻的成分在。”
喜欢上古籍书,杨华说是自己的兴趣所致。在他看来,古籍文言能表现出气势磅礴,表现出恢弘气势,现代文则显得文字偏柔。
杨华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家住在宁德一个挺偏远的小农村,要获得外界信息,得走到12里以外的小镇才能上网,这次得知自己作文满分,还是厦门的朋友告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