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专家论点首页

了解学校信息

  高考志愿填报,说简单非常简单,只须知道9个字,即“凭实力、选学校、择专业”,4个关键词,即“实力、选择、学校、专业”,凭想当然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写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就算完事;可要说难也非常难,要做到将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与所报考学校的竞争实力之完美结合,也不是轻而易举、一朝一夕之事。

  (一)了解学校历史和沿革,避免低级错误

  为什么要专门了解高校的历史沿革呢?这是因为在部分学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向社会各界的客观评价的同时,也不乏一些学校隐藏自己的缺点单纯的向外界展示优点。现在更有一些学校热衷于合并更改校名,以此来解决棘手的生源问题。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凭想当然填报志愿无疑是会吃大亏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考生及家长不能只看校名,而应理性地对高校的方方面面做一番深入浅出地调查与了解。只有这样,才不会被“靓名”所蒙蔽、迷惑,也不会为图一时之省事,而将十年含窗的艰辛所得付之东流。

  案例分析:不知高校合并 理工考生无奈改学医

  2000年4月,xx交通大学与xx医科大学及xx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新的xx交通大学。9月招生时,在某些省份招生报考指南上仍用原来的介绍,只字未提合并,只不过专业有了医学相关专业,当然大家也都没太在意,结果录取通知书下来,好多人因服从调剂而被调剂到医学专业。其中一部分同学刚开学时就回去了,还有一些读了两三个月就走了。

  留下的这些人中想学医的很少,但无奈也只好硬着头皮学下去。五年过去了,到了保研的9月,学校不给开推免证明,好多同学望名校兴叹,在选择保本校时也是历经磨难。

  飞飞导师点评:高校通过合并、改名等方法,快速的解决了招生问题,但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这却是个无奈的选择,在没有对所填报高校深入了解的情况下盲目的贪图光鲜亮丽的校名,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终身的遗憾。

  (二)识别高校优劣和特色,把握内涵类别

  如何识别高校特色和优劣呢?许多考生在选择大学时往往只是从一个学校的名称、地理位置、录取分数、甚至以往的名声上去决定的,这其实是比较片面的。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学校的内涵、学校的类别,从内涵、类别去正确的认知一所大学。

  对于学校的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和课程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方面进行了解。如文理均衡就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国家级重点学科则表明是本学科的最高水平;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你报考的学校或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强大,你在大学的几年就可能享受到质量较高的教学服务,而学到更多更扎实的东西;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的差别即将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去向。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我们并不仅仅是选择学校,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落实在专业上。因此,通过类别认识高校很重要。目前,我国的高校基本上都向着综合类院校或者说多科类院校快速发展;但是部分院校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也都保持了下来。有些院校在中国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中很靠后,但他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却很强。

  所以,想要正确识别一所大学,不仅要看内涵也要看类别。惟有如此,我们的学校才能选得好,专业才能报得巧。

  只有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历史、特色及真实实力,考生和家长才可以避免盲目,不被表象所蒙蔽,准确地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成长及未来发展的学校。
破解专业密码

  按教育部1998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国大学的本科学科分为学科门类、学科类、专业三级。学科门类是最大的学科,学科门类下设学科类,学科类下设专业,专业是学科的最小划分单位。高考招生填报志愿中的专业,指的就是学科的最小划分单位。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及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需要,加上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外专业,本科目录内、外专业已共达560种之多。

  如此之多的专业,家长和考生如何挑选呢?

  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专业内涵,这是因为:一要明白自己将要学什么,毕业以后做什么;二要将自己最无兴趣甚至是厌烦的专业淘汰掉,也就是尽可能不选择这样的专业;三要避免或减少凭想当然、望“名”生义对填报志愿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案例分析:锅炉专业变身热能与动力工程,航天梦破碎

  晓曦是某省物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业余时间非常喜欢航天火箭,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他抱着将来一定要从事航天事业的幻想,而填报了某著名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大学入学后才发现该专业就是过去的锅炉专业,与自己的航天梦相差甚远,后悔不及。

  飞飞导师点评:现在,随着人才与市场的挂钩,一些新专业也应运而生,专业名称都很有吸引力。此外,也有许多大学为了改变招生困难的状况,将一些传统的专业悄悄改名,变的很“前卫”、“动听”,从而吸引考生的注意。在不去了解专业历史和内涵的时候,单纯的凭专业名字去选择,是很容易被“靓名”所迷惑的。

  其次,我们还要了解与掌握备选高校的相关专业的历史录取资料,这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近3~5年来分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欲报考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等其它条件与要求。多做些前期信息收集,将自己喜欢的专业在不同学校之间作横向对比,在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作纵向对比,这样才能得到完整的专业和学校信息。

  目前,选择专业的重要信息有四点:

  1、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名单;

  2、全国80个一级学科评估排名;

  3、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4、2006~2009年全国本、专科专业就业率分布。

  专业的选择往往决定着考生以后的发展方向,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我们了解专业内涵是基础,掌握专业的历史录取资料是关键。
了解就业形势

  随着金融风暴给经济带来的动荡,也对人才市场带来不小影响,许多企业缩减招人计划甚至被迫裁员。与此同时,09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却再创新高。

  据统计,2007年高校毕业生比2006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2007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2008年高校毕业生559万,其中约有168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2009年高校毕业生592万人,其中约有178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

  为了能够顺利就业,拥有良好的工作机会,考生与家长在填报志愿之初就期望得知未来三五年后就业形势,然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风云变幻,哪些专业会热、什么专业会冷没人可以准确预测。

  但是还是一些被大家忽略的但非常有价值的简便实用的资料,能够让我们窥视该专业的发展方向--

  按照“十一五”规划选专业。通过“十一五”规划,我们可以知道,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作为加快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按照国家重点紧缺领域选专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等六部委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意见。

  从增加投资四万亿中选专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项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按照这些需求来预测就业的趋势!

  从大都市的发展看专业就业机会。北京和上海作为我国两大繁华都市,带领着国内的经济发展,从这里我们来看未来三到五年内最紧俏的人才集中在哪里?答案是:IT、文化、金融、生物、环境、物流、机械、航天和公共事业管理

  背景案例:热门专业遇冷,法学毕业生遭尴尬

  小刘就读于一所知名大学的法学专业,2007年毕业的他,找了很久工作还是没有着落。“我们学校是理工类院校,人家看了我的简历都会问,你们学校还有法学专业啊?”这让小刘既懊恼又无可奈何,“当时报考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学校的名气不小,法律还特别热,没想太多。”

  当初高考填报时的热门专业在毕业时却遇冷,这让小刘觉得很尴尬。一味趋热的小刘上了一个理工大学的法学专业,在毕业后遭到人们的质疑,这充分说明选择专业和学校的重要性。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今天,家长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专业一定要考虑到以后的就业问题,因此更要慎重一些。

  全章结语:

  准确地分析客观环境对考生填报志愿的影响,充分地从外围规避填报志愿的风险,我们定能在填报志愿这场“战役”中取得绝对的主动。

上一篇: 慎重:高考平行志愿高分落榜比排序志愿“更惨”

下一篇: 2010志愿填报终极攻略 战略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