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招生专业首页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

  3.获得较好的专业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方面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掌握中外文资料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02 自动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人工智能导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金工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一般安排在夏季学期。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04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信通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论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理学学士

  080606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器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

  3.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4.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电子与电子学以及微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07 生物医学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信号检测和信号处理及分析的基本理论;

  3.具有生物医学的基础知识;

  4.具有微处理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6.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  基础医学课程、定量生理学、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测量,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医学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仪器、医学成像技术

  修业年限:  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08Y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09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10 光源与照明

  培养目标:光源与照明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商贸办公、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其特殊和重要的地位。主要面向民用、工业及特种照明行业培养照明设备设计、生产和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牢固掌握光源与照明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电光源技术、照明器具的开发设计、照明供电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分析、设计、开发、调试、运行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源与照明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

  2、能从事电光源技术、照明器具的开发设计、照明供电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分析、设计、开发、调试、运行等方面工作,

  3、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及其应用、算法语言、照明工程学、光辐射测量、电光源原理、气体放电原理、光源照明及灯具设计、真空技术、专业英语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11W 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服务于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理工结合、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实用型软件人才,能够从事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等相关工作。

  培养要求: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应掌握科学方法与工程方法;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某一应用领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对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及计算机软件相关系统的认识能力;

  3.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全面通晓计算机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较深入理解至少一个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

  4.?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能力,熟练使用一种以上主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有实际项目的工作经验;

  6.具备自学习的能力以适应软件技术的快速变化,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系统软件的使用;并且具有熟练使用各类流行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能够综合应用各类方法、技术和工具,运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复杂性软件问题的能力;

  8.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译、写以及熟练阅读外文文献能力,以此具备语言、交流、写作等基本的软件从业能力,认同现行的法律、道德和伦理。

  主要课程: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12W 影视艺术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广播电视、影视制作单位和电子媒体制作单位培养具有艺术思维和艺术素养,掌握影视制作技术,影视设备应用开发,电子媒体制作方法,数字视音频技术及计算机动画等高新技术的复合型影视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既学习影视艺术的基础理论、音乐、美术、摄影的技能,又要学习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影视制作高新技术。在专业阶段能够进入录音、图像、计算机动画等专业方向的专flJiJfl练和培养,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各种实验、实习、制作等环节,使学生成为既懂艺术创作,又掌握现代影视制作高新技术的新型影视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影视艺术的基础理论、音乐、美术、摄影的技能;

  2. 掌握影视制作技术,影视设备应用开发,电子媒体制作方法,数字视音频技术及计算机动画等高新技术;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影视艺术技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数理化、艺术基础、电子工程基础、计算机技术、影视艺术和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在专业阶段对学生分别晨录音、图像编辑、计算机动画等专业方向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既懂得艺术,有扎实的艺术和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影视制作的高新技术,并有某一方面专项特长,能够结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13 W 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研究开发,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维护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数字系统设计、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受到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网络设备和对大型网络系统进行高级网络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发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数字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网络设备的能力;

  3、掌握现代数据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有设计、集成、应用网络的基本能力;

  4、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知识,具有研究、开发网络安全产品的初步能力;

  5、了解IT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嵌入式系统设计、智能综合布线、网络安全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14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W

  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具有从事现代电子信息显示技术、光电成像技术、电子束技术及器件、真空物理技术、高效节能电光源、微波能应用、微波工程及技术、现代通信(微波通信、光通信);以及新兴相关边缘科学的科研、设计、生产和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除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外,还将掌握新型显示器件及驱动电路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驱动电路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发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

  2、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及实际电路与器件的初步设计能力;

  3、掌握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4、掌握光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典型光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5、具有集成、设计光电系统的能力及研制、开发新器件、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能力;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实践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主要课程:专业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及专业基础课程外,学生主要学习发光原理基础、平板显示驱动技术、液晶电子学、场致发光显示、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显示、真空微电子学与场发射显示、大屏显示技术、电子光学及其应用、现代薄膜技术、显示器件制造技术等现代显示技术课程及通信原理、计算机实用网络技术等专业课。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15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w

  培养目标: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分立器件到集成电 路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技术已经从大规 模集成电路向超大规模和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进军,同时由于电 子系统的高密度、小型化、轻量化和低成本的趋势以及大量专 业化模块的需求,采用多芯片组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是当前 微电子器件及其子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同时对已有的集 成电路采用二次集成技术如SOC(系统集成技术),SSOC(子 系统集成)或MCM(多芯片组件模块)等,以满足系统设计 的特殊要求,使系统达到高组装密度、轻量化和低成本的要 求。在集成电路方面,由于Ic设计工具、软件和工艺的成熟, 以及在军事、通信、互联网和家电等领域里大量专用集成电路 的出现,推动了独立于微电子工艺的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即 出现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工艺的分离趋势。在移动通信等电子系 统方面这些要求更为突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领域的研究、设 计、制造、开发、管理和教学方面工作的专门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对微电子材料及其工艺 技术有所了解,而且更具有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兼容技术以及系统封装设计,多芯片组件设计和微电子工 艺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专业毕业生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有较强的分析、解决理论及实际问题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 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发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数理基础;

  2.模拟和数字电路基本理论、原理与设计能力;

  3.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原理与设计能力;

  4.计算机基本原理、应用及软硬件研发能力;

  5.半导体器件电子学基本理论与原理;

  6.集成电路基本理论与原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基本知识与能力;

  7.集成电路设计、制造EDA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有:半导体物理、微电 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微电子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自 动化、微波器件与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应用、ASIC设计、电子 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 磁兼容技术、系统封装设计,多芯片组件设计和微电子工艺技术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16光电信息工程W

  培养目标: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了适应国家加速信息化发展对人才培养 的需要而设置的,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在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 程)领域内获得工程师训练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以光电为主,光、电、信息技术与计 算机应用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围绕信息的获取、处理、传 输、应用及相关的支撑技术开展教学,其重点是光电传感、测 量与控制、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自动识别、光通信、光电 制导等技术,其教学计划突出加强数理基础,注重外语与计算 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光电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三大 技术基础;通过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受到信息 技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 发、应用及集成信息技术和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光电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光学、电子学、激光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软件设计、光电信息处理、光纤通信、图像处理等基本知识;

  2.掌握光电信息采集、发送、传输、处理、存储、显示等基本知识及相关系统和器件的分析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工程应用能力;

  3.了解光电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能适应学科交叉和光电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4.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5.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学生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学习外,主要课程有:电路,电子技术基础,通信电子线路,工程光学,光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通信原理,信号与测试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光纤通信技术基础,图像处理和识别,数字信号处理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17广播电视工程w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广播影视业飞速发展需要,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具备广播电视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交互电视、通信、信号与信息处

  理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开发或管理工作的综合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外语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本学科与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了解广播电视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理论及采用技术手段达到电视艺术效果的基本方法;

  2、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及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对广播、电视系统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功能开发,设备配置能力。

  3、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具备利用多媒体应用和创作软件进行影视节目的多媒体制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电路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视原理、数字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图像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电视的传输与组网技术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18 电气信息工程w

  培养目标:电气信息工程专业是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气工程、信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知识,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电气系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扎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突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综合素质、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应用和独立解决电气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强调强弱电并重,信息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应用,以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通讯及信息管理、资源网络化管理为主要培养方向。培养具有系统的电气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良好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 1-2 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英语、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电力系统(上、下)、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电路、电器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电磁场、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直流输电、电气传动控制、电气测试技术、变频技术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19计算机软件w

  培养目标: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的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系统常用软硬件工具,具有一定的硬件维护能力和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除须掌握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外,重点学习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软件开发设计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能熟练使用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流行软件工具,高质量地开发大中型软件项目。具有熟练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写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2、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包括汉字输入技能、文字、图文、图表信息处理能力,桌面数据库管理能力和网络基本使用能力具备,初步高级语言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3、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定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创新能力。

  4、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及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并能够进行软件度量和管理。

  5、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及组成原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维护和维修,能进行计算机的日常安装、调试、维修工作。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PB程序设计与应用、Delphi与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大型数据库处理技术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20电力工程与管理W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电力行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力规划、企业战略、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政策研究、电力需求与营销、电价、项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概预算和电力工程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类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与经济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关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及发电、供电、基建计划的编制方法和管理程序,熟悉电力的现状和发展规划;掌握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电力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电力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经济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关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及发电、供电、基建计划的编制方法和管理程序,熟悉电力的现状和发展规划;

  3、掌握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知识。

  4、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电力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电力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市场学、汁经济法、合同管理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21 微电子制造工程W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组装与封装自动化系统设计、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系统检测、设备运行与维护、集成电路原理及制造工艺等基础理论、技能,可在与微电子元件制造、研究、开发及组装、封装等相关单位从事科研、生产、教学及其他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微电子、光学信息器件制造的基础理论和方法,通晓微电子制造技术,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微电子组装与封装自动化系统设计、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系统检测、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基础理论、技能,具备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微电子、光学信息器件制造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了解微电子制造技术,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具有微电子组装与封装自动化系统设计、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系统检测、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基础理论、技能,具备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设计、微电子组装技术、微电子器件制造工艺及设备、集成电路原理及制造工艺、激光测试技术、电子微细加工技术、电路与电机控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封装及封装测试等。主要专业实验有微电子组装工艺编程实验、组装实验、组装质量控制实验、封装材料性能测试及封装质量测试等与信息处理有关的实验。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22假肢矫形工程w

  培养目标:假肢矫形工程作为健康科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交叉型专业,涉及康复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学、电子学、高分子化学、材料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具备矫形医学、假肢、矫形器设计制造和装配等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矫形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假肢、矫形工程领域,机械设计、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假肢矫形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备矫形医学、假肢、矫形器设计制造和装配等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矫形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假肢矫形器设计制造与装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如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矫形材料、金属工艺学、人体解剖生理、矫形临床病理、人体运动学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假肢矫形器设计、制造与装配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如生物力学、假肢学、矫形器学、假肢矫形器临床、假肢矫形器制造工艺、假肢矫形器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假肢学、矫形学、康复医学康复工程学、矫形外科学、自动控制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23数字媒体艺术w

  培养目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非常新颖而又具鲜明特色的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技术,以数字代码为存在方式,以计算机和各类数码设备为输入输出及编辑手段,以计算机程序及数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为结构,融合艺术与设计思维的新型艺术门类。其产生及迅速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J‘泛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形式非常宽泛,如:动态网络网页,交互式多媒体产品(电子出版物)、运动图形(二维平面动画)、三维影视动画和角色动画、DV视频及其后期合成与编辑、游戏电玩等,这些数字艺术形式在当今现代社会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几乎涉及现代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在教育、商业、传媒、出版、通讯、娱乐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字媒体本身也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而且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有关机构测定,目前全国对数字媒体人才需求的缺151大约在15万左右。数字媒体产业被誉为最具规模和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正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现代数字媒体应用如动态网页设计、二维与三维动画、角色动画、数字影像视频、交互式多媒体、游戏开发等方面具有综合知识与能力的艺术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致力于学生的创造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全面结合,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能力;掌握多种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各类型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在诸如网页设计与开发、交互式多媒体设计与开发、影像视频后期非线性编辑和合成、动画制作等具体工作中具有独立完成项目或在团队中起重要作用的实战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共1. 掌握扎实的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现代数学方法;网络督察2. 掌握各类信息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优化的理论、方法与技术;2000923. 掌握应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开发、综合信息系统与应用软件的能力;48号4. 掌握在互联网领域内进行有关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能力;021-5. 掌握对信息与通信系统进行建模、分析、设计、开发、仿真和管理的能力;

  6. 跟踪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了解信息科学的发展。业7. 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021-8.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专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当代艺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电影发展史、设计概论、影视美学、影视欣赏、基础素描、人体解剖与人物速写、设计色彩、造型雕塑、设计透视、卡通设计、文案写作、数字媒体艺术导论、计算机程序语言、图形设计与创意、字体与标志设计、黑白与彩色摄影、数码摄像、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图形处理、音频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运动图形、计算机三维动画I、影像视频非线性编辑、计算机插图、计算机高级动画、动态网页技术(ASP)、数据库技术、交互式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实验影像视频、高级编辑与合成、游戏设计与开发基础、电视节目制作与频道包装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24 医学信息工程S

  培养目标:医学信息工程是一门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新兴综合性学科;是电子、计算机、通信、智能仪器、传感检测、医学仪器以及生物学、现代医学等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融合。培养生物医学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及研制新型生物医疗电子、信息仪器等方面的专业性、实用性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医学信息概论、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医院信息系统、临床决策系统、医药市场信息、病案信息管理以及生物信息学等课程,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拥有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既能满足医药卫生领域对信息服务、信息研究与咨询人才的独特的专业需求,又能适应其他各类信息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对信息人才的需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信号检测和信号处理及分析的基本理论;

  3.具有生物医学的基础知识;

  4.具有微处理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6.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生理解剖、医学信息、医学传感检测、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及图像、生物系统及建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控制系统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25信息物理工程S

  培养目标:信息物理工程是以现代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为特色的高度综合的新型交叉学科,培养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等基础知识,较系统的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的高级工程科学和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中南大学先行开设。试行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前两年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与仿真技术、信号及图像分析、计算机语言等基础课程,后两年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与实践,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测绘工程、地球科学与信息技术等专业,毕业后可分别进入生物医学工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电子信息、水利水电、交通、铁道等行业从事电子仪器设计与制造、图像与影像处理、测绘工程、资源勘查等工作,亦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与管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信息物理工程的基本原理;

  2.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等基础知识;

  3.掌握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专业知识;

  4、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的高级工程科学和技术

  5.了解信息物理工程的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数学、物理、电子与仿真技术、信号及图像分析、计算机语言;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智能仪器仪表、微机与接口、程序设计语言、应用地球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病理学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医学影像处理、信号与系统、电子光学原理、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GPS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遥感图像处理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医疗器械、医疗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和修理并了解现代l临床医疗仪器发展的医工结合的复合型丁.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机电一体化基本理论,具备精密医疗器械制造和维修保养的基础知识;掌握医疗器械、医疗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的技能,能从事药物制剂机械和药品包装设备的制造、运行、维修及管理工作。掌握精密医疗器械国家标准和质量检验技术,熟悉相关的监督法规,能从事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测、生产、销售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机械学、电子学、光学、计算机、医学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精密医疗器械的系统设计方法,

  2、受到现代医疗器械技术及典型医疗器械应用的训练,能从事医疗器械开发、设计与研制。

  3、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系统地掌握医疗器械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阅读有关英语专业文献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气控制及PLC、人体信息及其测量技术、医学临床诊断仪器、医用治疗仪器、人体机能辅助装置、医用机器安全管理学、医用光学仪器、医用检验仪器、检测技术基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源医疗器械检测技术、无源医疗器械检测技术、医院设备及器械、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各医院,在1临床第一线配合医护人员从事医疗设备的操作、保养、管理和维修工作,特别是与人体生命直接相关的人体机能辅助装置和监护装置设备,如呼吸机、人工心肺机、血液透析仪及患者监护设备等,确保仪器设备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可在中外医疗器械企事业单位中承担产品的开发、制造、营销和管理等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27智能科学与技术s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智能技术等智能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

  2、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丰富的经管、人文学科知识;

  3、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技术;

  4、具有用英语获取知识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初步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对智能信息处理、机器人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主要技术的设计、开发、工程实践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主要课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智能网络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080628数字媒体技术s

  培养目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专门从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数字媒体产品研究与开发的高层次交叉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能适应数字媒体艺术发展需要,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艺术创意能力,能从事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相关技术研发以及其他计算机、媒体、网络咬叉领域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2、掌握数字影视技术、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能熟练运用拍摄、编辑、特效制作等技巧创作数字影视作品。

  3、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开展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多媒体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4、掌握数字媒体产品开发项目的策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具备组织、控制、管理、推广项目的能力。

  5、系统掌握多媒体课件和游戏软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原理,具备系统开发教育类游戏软件的能力。

  6、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具有能运用相关软件制作动画教育软件的能力,具备创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的能力。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数字信号处理、流媒体技术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上一篇: 电气工程类专业对应职业方向分析

下一篇: 热能与动力类专业的品牌学校推荐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