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作文真题首页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康德说:我们眼中的世界,只有世界的表象。在忙碌而又急躁生活中,我们已经越来越缺乏一颗敢于承担的心灵,包括我们的名节。当社会的潮流让许多浮躁的人和事物涌现出来时候,当先哲告诫道德与思想与我们渐行渐远时候,当我们在物欲的涡流中沉溺而不能够自拔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勇气与责任去承担起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灵魂高于行走的双脚,我们应当爱护自己,也包括身上的每一根羽毛。

胡适先生的一生是坚持自由民主的一生,是在激狂和逃避中一块温和的执着的玉石。他是一位谦谦君子,因此李宗仁先生评价他“爱惜羽毛”。他是一块在新文化运动中不愠不怒的玉石。因此他承担了文化救国的重负。他的一生,还是一生对于名节品格的执着操守,是我们可以为师为友的一个鲜活的例证。

鲁迅先生说过:“有我所不愿意的在天堂,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我不如彷徨于天地。”当鲁迅先生这根中国人身上最敏感的神经在呐喊,在彷徨时候,我们又有多少心灵去感应这些先生呢?当社会上的点点污浊争先向鲁迅先生投去时候,他只是轻轻搽拭去那些污浊,并对他们掷以冷眼。这就是鲁迅,一位有良知,有操守的知识分子。爱惜自己的羽毛,才能够让自己在精神世界里飞得更远。

反观如今的学术界,弄虚作假之风俨然成为大学一个不争的事实。当讲师们为了教授的名誉在论文里渗入如同三鹿奶粉一般的水分时候,神圣的学术殿堂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他们扯下。而这正是违背了知识分子心中的良种。没有节操,没有尊严的人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在学术的殿堂中胡作非为,这也是精神世界的一种沦落和破坏。回顾上个世纪的黄埔军校和西南联大,如果民族主义和学术精神在每一个学知者心中充溢的话,我们的内心或许会更加坚强和真诚。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需要的是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仰望星空的人,那么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正是这些仰望星空的人,构成我们民族的脊梁。正是这些爱惜羽毛的人,民族才会有希望。

生命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如果在社会中的学人坚持心中独有的气节和节操,每一个人坚持正义和公平,每一个人坚持爱惜自己的羽毛,我们不会被污浊和无知所吞没,而这,正是民族魂的意义所在。

上一篇: 2010高三3月福建厦门市质检优秀作文九

下一篇: 2010高三3月福建厦门市质检优秀作文十一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