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南飞的队伍里,必定会有一只领头的飞在最前方。它的职责,可能是引导,可能是指挥,也可能是探求。
对于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言,“主流”一直是在不断更替中进步的。无论是主流文化还是主流思想,在其对应的市场份额中都是以“主力军”的形式存在。就如同领头雁一般,引导新兴产业的产生及发展;指挥原有产业的复兴和昌盛;探求新的商机和新生的主流市场。
有主流的地方定会有与其相反,谓之“非主流”或“另类”存在。如同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的“施行仁政”及其后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奠定了儒家学派的主流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而道家的“以柔克刚”,墨家的“兼爱非攻”只能作为辅佐儒家思想的言论,为主流思想提供“取长补短”的有利条件。
当一种主流文化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要以一种新的理论或学说进而取代也是极为困难的。
哥白尼时期,宗教主义者一味信奉着“地心说”的荒诞谬论。然而,因久久无人证实,无人反对,这便作为当时的一种主流思想植入人脑中。这样封建的社会下,必然要出一个“叛徒”。哥白尼经历不断探索最终确定了“地心说”是谬论,从而推出“日心说”。这个做法激怒了教会,哥白尼付出了死的代价来捍卫他的成果。而后,人们开始接受哥白尼的理论,摒弃“地心说”,时至今日,“日心说”已作为亘古不变的真理成为“主流”。
当主流思想顺应不了历史的潮流而被新兴思想取代后,可能永远被历史的洪涛淹没而永世不得翻身。也有可能蜇伏在某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野村庄中积蓄着能量,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时代便是这样不断交替着发展的,亦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味。
而如同孔子所言“大同社会”,一经出口,便成为历代君王及百姓所向往的社会形态,并成为不二法则等待人们一同开拓和实现。继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乃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现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无一不在为其奠定丰碑,这将成为人们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而为之奋斗。
主流文化及主流思想有着各个时代赋予其崇高的使命,进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主流思想尚且有推陈出新之意,那么我们是否也该顺应主流思想,尽快摒除封建迷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