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师过剩的危机正在快速蔓延。根据北师大发布的数据,到2035年,全国将有150万个小学老师和37万个初中老师岗位过剩,如果再加上高中老师,那全国将有200万个教师编制会凭空消失。而导致未来200万教师编制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出生数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止跌企稳的迹象。
不仅如此,现在各地的教育系统也已经开始大的改革。天津西青区推出了《中小学教师聘期管理实施方案》,彻底打破了教师的铁饭碗,以后中小学教师只有考核合格才能留聘,不合格的就直接开除。还有江西省的教师大缩编,2020年江西全省计划招聘教师的人数是20775人。而到了2025年,招聘人数就直接暴跌到2146人,降幅高达90%。
更夸张的是,福建厦门已经明确表示:以后招录部分老师,就没有编制了,大家都是合同工,不要再想着铁饭碗的事情了。种种迹象表明,过去那种教师等于铁饭碗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未来当教师大概率会成为“高风险职业”人群,如果业务考核不合格,很可能就会被“解除合同”。
除了教育系统进行大的改革之外,学校也出现了关停潮。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的两年时间里,全国总共关闭了2.04万所幼儿园、5600所小学,其中东北地区学校关停潮是“重灾区”。有当地媒体做过调研,他们询问了一些东北地区的居民,每10个人当中有5个人都表示,自己当年就读的母校已经倒闭。
既然教师编制已经开始逐步消失,学校也出现大量的关停潮。那些过剩的教师该如何安置呢?教师行业该如何破局呢?对此,有人提出:把大班改成小班,以前是50个人一个班级,现在改成25个人一个班,甚至15人一个班,这样就能解决教师过剩的问题。
而我们则认为,除了这个“大班改小班”的办法之外,还可以有其他几个解决方案,只有通过多管齐下,才能解决教师的过剩问题,教师行业才能破局。
第一,新老教师进行划断
对于原来在编的老教师,如果达到退休年龄让他们早点退休,还没达到退休年龄的让他们退居二线,做一些行政、辅助教育等工作,把更多年轻教师推向一线教学岗位。同时,不再扩大教师的编制,所有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都实行合同制。
对于考核业绩好的教师继续签订劳动合同,而对于考核业绩差的教师,就可以解聘。这样一来,原来的教师编制会逐步缩小,年轻教师也可以“优胜劣汰”。
第二,教师可以转岗到其他领域
虽然,中小学的教师出现过剩的趋势,但是职业进修学校、老年大学、社区学校等都还出现较大的教师需求缺口。所以,一些过剩的教师可以转岗到这些教育领域去工作。特别是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大学、社区学校可以为过剩教师转岗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第三,采取教师轮岗制
现如今,城里的中小学出现教师严重过剩,而偏远地区的教师需求又明显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教师轮岗制。就是可以让教师提出申请,到偏远地区去工作几年,然后再回到城里的学校工作。这样一来,城里中小学的教师过剩压力会明显减轻。而城里的教师到偏远地区去教学,也能够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
由于我国新生儿出生人口长期处于下降的趋势,教师过剩现象愈加严重。有人建议把“大班改成小班”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师岗位。事实上,未来新老教师会划断,编制内的老教师会退居二线,年轻教师实行“合同制”。
同时,过剩教师可以转岗到其他教育领域去发展。当然,教师也会采取轮岗制,鼓励城里的教师到偏远地区去教学,几年之后再回城里教学。只有通过多管齐下的方法,才能解决教师过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