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以清北复交南人川武等众多985高校已经相继宣布扩招计划与方向。
除了双一流,不少省属优质高校,也展开扩招机会,诸如湖南工商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拟新增550人,总规模将达到7260人。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包括:具身(人形)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量子科技、大数据技术等领域。
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双优化,新增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等23个新工科专业;稳步扩大招生规模,从2021年4580人拟提升至2025年7260人,自主培养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实施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立湘江书院、开设“鸿班”,培养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全省率先开设具身(人形)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17个方向院士卓越班;设置数智会计、数智法治等5个卓越人才培养方向;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开设3个卓越工程师班,培养国家急需的大国工匠;连续举办4期“数智化人才技术训练营”,连续三年实施“启智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覆盖学生8000余人。通过开设无人机智能感知与应用、生物信息工程等47个“微专业”、近200门“人工智能+”通识课等形式,促进学生习得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建设“专精特新”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等国家级、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构建了“数智能力+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矩阵。近年来,已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慧社会等领域输送5000余名复合型创新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省前三。
深圳理工大学2025年在广东省的招生计划是150人,较2024年的120人扩招了30人,扩招幅度达到25%,延续了“小班精英化”的培养模式。同时,从去年10月份开始,深理工招生组的工作人员先后到内蒙古、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份展开招生宣传,因此今年将在这些省份开展本科招生,具体招生人数尚未公布。
截止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已宣布2025年增加本科招生名额,2025年高校扩招大幕正式拉开。面对高校本科扩招,2025考生如何抓住机会?
锦宏高考建议,考生和家长要理性看待高校扩招,选报这些高校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首先,双一流高校分数竞争依然激烈。虽然这些高校本科扩招增加一定名额,但是平均分配到各省后影响较小,高分仍然是进入“双一流”高校的硬道理。
其次,这些高校本科新增计划主要涉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等战略新兴领域,这些专业都是国家急需的。考生可根据兴趣、能力提前规划。
第三,高考专业投档分数线及位次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报考生源、志愿情况、招生计划增减直接相关。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仅要参考近三年的位次变化,还要结合今年招生计划变化。考生和家长要关注今年高校在各省份投放专业及招生计划增量,综合考虑自身成绩位次、专业意向、兴趣爱好以及院校办学综合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