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院校动态首页

近日,吉林大学官宣2024年将开设王湘浩试验班,并面向高考考生进行招生。本次的招生专业为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2个专业,各招收15人,意在服务国家 发展战略,培养时代所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吉林大学王湘浩试验班(网络空间安全)2024年面向高考招生


为服务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科技前沿,突出创造能力,助力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高质量发展,吉林大学整合理工法管多学科交叉优势,设立王湘浩试验班(网络空间安全),2024年计划招生15人,全部面向高考招生。采用本研贯通式、导师制、小班化培养模式,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动态进出,保研资格全覆盖。

王湘浩(1915-1993)先生是原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数学系创立者,中国人工智能奠基者。王湘浩试验班继承和发扬王先生严谨求实和富于创新的治学精神,以国家重大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组织双聘院士和10余位国家级领军人才进行授课,由10余位企业总师组成的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专家、特殊人才担任兼职导师,培养有使命担当、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实战能力的网络安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吉林大学王湘浩试验班(人工智能)2024年面向高考招生


吉林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单位之一,学校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有着非常雄厚的科研积淀和育人基础。1977年,我国杰出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教育家、长期担任吉林大学数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的王湘浩院士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智能的研究,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培养“人工智能科学家”和“人工智能卓越工程师”,吉林大学开设王湘浩试验班(人工智能(以下简称“试验班”),2024年计划招收15人,全部面向高考招生。

试验班发挥吉林大学综合优势,推进学科交叉环境下的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以ChatGPT、Sora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以学术科研和工程实践项目为牵引,鼓励学生开展前沿探索性学习,着重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培养有科研理想、有创新能力、有国际视野、有志于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研究的优秀学生。试验班采用本研贯通、导师制、小班化培养模式,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动态进出、保研资格全覆盖。


上一篇: 老校长,新大学,什么火花?

下一篇: 这些大学,正式使用“新校名”:24届考生别报错!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