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就像是中国家长刻在骨子中的“执念”,但凡涉及国内的大学,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清华、北大,但每年真正能考入清北的学生却没多少。
2023年高考告一段落,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报完学校了,就等着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盘点历届考生报考时遵循的原则,大概就是尽可能挑选知名度较高的学校,比如清北、浙大、天大、复旦等。
当然,学生对学校的选择,还要基于学生的高考分数,只有分数超过涉及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才有资格挑选学校,否则都是空谈,这也是老师、家长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关键。
可任学生怎么也想不到,有天会出现这样一所学校,顶着民办大学的资质,却抢着清北、浙大等名校的生源,校长曾扬言:5年比肩清北,15年媲美加州理工。看得学生和家长瞠目结舌。
校长扬言:5年比肩清北,15年媲美加州理工,施一公火了
说到施一公,这可是位传奇人物,他是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还曾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一职。
如今一提到施一公,他的身份却变成了西湖大学校长,从清华大学副校长到西湖大学校长,在大多数人看来他是降职了,殊不知西湖大学才是他施展宏图大志的地方。
从施一公创办西湖大学后,就曾立下过5年和15年之约,如今5年之约将至,很多人开始好奇施一公是否真的实现了曾经许下“比肩清北”的约定?
事实上,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种约定时,都觉得是西湖大学不自量力,清北在大学中是什么地位,怎么可能仅凭5年的时间,就比肩具有百年建校历史的清北,可西湖大学的发展劲头,却由不得大众忽视。
在过去的5年中,西湖大学先后与上海海洋大学、兰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并且于2022年7月末,邀请31位中学校长送新生入校。
这也是西湖大学举行的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据了解,学校现在已经拥有百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人才,预计在2026年,学校将拥有300名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
不过,这些都不是让西湖大学出圈之处,在施一公的率领下,西湖大学拿下了清北、浙大比肩的优质生源,就拿浙江萧山中学公布的录取名单为例,9名提前考上大学的高二生中,竟然有4人选择了西湖大学。
不仅如此,从相关人员统计出来的录取名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湖大学录取分数均在660分以上,即便是针对高二生的录取,分数也不低于630分,足以表明西湖大学的定位。
西湖大学举步维艰,机会与风险并存
事实上,抛开施一公在学术界的成就外,不得不佩服他在商业上的头脑,他善于抓住自己的优势,将一所民办高校和国内顶尖学府清北做比较,甚至扬言要比肩清北。
虽然去年西湖大学才举办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但它在国内高校中的名气却已经打响,尤其是低开高走的势头,所招新生的高考成绩超过大部分985高校录取分数线。
至于学生们为何放弃浙大、天大、复旦等高校,转而选择西湖大学,只能解释为机会与风险共存,可能高考660分的学生,的确能考上一所很好的985高校,却不见得被王牌专业录取。
就算学生足够幸运,考上985的王牌专业,但学校中优质生源那么多,学生根本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反观同样的分数报考西湖大学,不仅能报到学校的王牌专业,也能得到学校的重视。
尤其是建校初期入学的学生,学校想做出一番成绩,就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而站在学生的角度,享受到的都是优质教学资源倾斜,不见得发展会比985学生差。
最重要的是施一公的目标,当有一天西湖大学真的实现了媲美加州理工,所有拿着西湖大学毕业证的学生,个人履历直接实现跨越性跳级,这是清北、浙大等高校都达不到的。
所以说,虽然现在的西湖大学举步艰难,但照着这个劲头发展下去,西湖大学只会在困境中不断前行,争取早日实现施一公立下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