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高考快讯首页

如果学了的东西用不到,那是教育内容的问题。如果需要的东西没学会,这是个人学习的问题。但如果学的东西太多,变成高考分数的太少,高校和学生又互相不满意,就是匹配效率的问题了。高考的改革,就是要向匹配效率要成果。

高中的作用是为高校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学生,而大学有自己的培养特色和人才需求,高中培养的学生是否优秀,这是一层匹配关系。高考的作用是选拔和分流,选拔的依据能否实现区分,将好苗子送到对应的好学校,这是另一层匹配关系。

高考作为高中与大学之间通道,家长们应该看到这次分批推进的高考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就是更加全面、精准地区分孩子,将孩子送到更适合的大学和专业中。高考的成绩依然是最重要的,但不再是“分数唯一论”,要用更多的方面来评估孩子。

通俗点讲,分数唯一论的录取就像灌水,从高到低灌满一瓶再灌另一瓶,不管水质如何,现在高考改革的目标,就是用更多标准区分水,是适合纯净水,还是矿物质水,是适合果汁,还是碳酸饮料,然后再进行装瓶。

这样不仅让孩子找到了适合的学校和专业,也让大学接收了更加适合自己特色和培养方式的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发挥出孩子的价值。

从这次高考改革各地具体的方案来看,一个基本的逻辑是:通过高考科目改革和高考录取环节让高校提前提出更精准的要求和计划,倒逼高中提高教育教学中与高校的匹配度,培养更优秀的人才;通过将高中毕业考试与高考选拔考试分离,高考彻底放开平行志愿、依次投档等制度变化,强化高考选拔和分流的作用,从高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扩大了匹配范围,择优录取。

这个逻辑下,高中为了毕业率和升学率,毕业考试的基本必考知识会快教且教好,高考的内容会结合高校需求和计划更加有侧重点,不会再教用不到的东西,而是会专注于学生学会需要的内容。而学生在掌握了毕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之后,就可以朝着目标学校和专业,投入更多的时间,专注学习和提高。高考录取更像是人才市场,学生结合企业要求,按照个人发展投简历,一家不行就下一家,总会找到相对最优的,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更匹配的,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高中会更轻松,反而会加大学生自我提升的压力,毕竟捡漏不存在了,想去更好的学校、排名更高的专业,更加需要自己的真才实学和突出的能力,孩子们要早些选好自己的目标专业,也要更早开始努力了!

家长们要认识到高考改革不仅是对考试的改革,更是对高中教育的改革,也要尽早重视孩子的学习和专业方向的选择,要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擅长的且喜爱的方向,不要用自己的旧眼光替孩子选择自己的未来,今天好的、能挣钱的,不代表多年以后孩子毕业时,仍然能好找工作、挣大钱,但你却已经让孩子失去了今天的热爱。

祝愿所有高考改革下的孩子,都能在三年努力之后,考入理想的大学,学上理想的专业,不负自己最美好的青春。


上一篇: “双一流”评选关键时期,6所高校获得支持,已有四所大学出局

下一篇: 22年高考新增“身份限制”,考生没通过就无缘高考,学生需注意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