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多年“勤学苦读”,迈过高考的门槛后,万千学子终于踏上了新的旅途。进入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梦想,但很少有人能实现。其实,还有很多“优质”高校,值得学生们努力考取。
它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曾受邓小平同志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赞扬;俄罗斯总理来华访谈时评价为“世界一流大学”。这所高校名列前茅,有“南方小清华”的美称,4大“特色”鲜明。
1.历史辉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郭沫若。当时科大汇集着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郭永怀等著名的科学家;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开始,学校采取开放办学等新举措,成为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正处于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都非常薄弱的时期,国家迫切需要大量高级科学人才,特别是国内高新技术科研等方面的尖端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创办一所培养学科尖端技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成为许多科学院领导和重多科学家的向往。而中国科大就在此时诞生了,它的创建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2.文化悠久
1958年建校之际,郭沫若校长亲自起草校歌《永恒的东风》;1959年开学典礼时,郭沫若又以《勤奋学习,红专并进》为题作长篇演说;1988年9月20日,严济慈在庆祝建校30周年大会中称赞科大校风:“勤奋学习,理实交融,红专并进”。
2003年9月,在纪念校庆45周年时,主讲人指出:“我们科大的校训是‘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中国科大的校训不仅语言简约,文辞对称,而且内涵深邃广博,意义悠久绵长。
中国科大的校训,源于首任校长郭沫若作词的科大校歌和1959年开学典礼的致辞,后期的得到进一步提炼和概括。“红专并进”强调品行操守与业务技能的相得益彰;“理实交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八个字将为人、为师之要,治学、治教之道,尽含其中,寓意深广。
3.实力雄厚
经有关资料得知: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科大有20个学院、33个系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等;
1978年3月,中国科大创办了全国最早的研究院;明确提出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1983年,国内首批授予博士学位的18人中,苏淳、李尚志、范洪义等7名研究生都由中国科大培养。
中国科大开设的理学专业有:地质学、天文学、应用物理学等,其中生物科学、地球物理学、化学等为国家重点学科。工学专业包括:环境科学、安全工程和自动化等。
4.发展光明
中国科大是全国大学中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的,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众多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聘请过上百位名誉教授等,还举办了多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中国科大经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批准,经过考试选拔智力超常的少年进校学习,创建了“少年班。”首期少年班21人,后期部分高校也陆续开办少年班。1985年,科大开办“零零班”,少年班与零零班统一管理。相关学院创办“华罗庚班”、“严济慈班”、“物质科学班”等学科强化计划,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校友会排名15,QS位列第4,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所令人向往的学习殿堂。曾被俄罗斯总理赞称:世界一流大学!这所高校有这4大“特点”闪闪发光,令无数学子心生向往。
愿你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总有些惊喜在前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