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高考快讯首页

每年高考放榜,总有人考上了理想大学,但也有人遗憾落榜,他们有人最后上了一所勉强能接受的大学,也有人毅然加入复读大军中,再战一回高考。

全国各地掀起“复读热潮”

近年来,全国各地选择复读的考生呈现愈发增多的趋势,“复读热潮”渐渐掀起:

2018广东高考成绩放榜第二天,大批前来报名复读的考生和家长在凌晨时就在学校门口排起了长队,因为招生计划有限,当校门一开,学生和家长们便立刻上演了百米冲刺。

2019年8月,安徽毛坦厂中学,有近12000名复读生前来学校报到,有学生还称:自己的班级里就有10个同学是复读生。

2019年广东高考放榜后的一个月,某教育机构新一年的复读课程已开课。据该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介绍称:已有超过1000名同学到校进班学习,各校区学位余额也不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趋势。

众多考生选择复读相关的新闻远远不止这些,这样的状况每年高考落榜时都会如期上演。

复读生群体数量到底有多庞大?

官网虽未公布近几年的数据,但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曾研究发现:

2011-2018年,全国本科大学里第一代大学生(即特指父母没有读过大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进入大学的学生)一直保持在70%以上的占比。同时,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更多的第一代大学生参加过多次高考(即复读),占比达到19.91%。

如果据此推算的话,全国本科高校大学生中预计有17.47%的学生曾复读过。据教育部发布的官方数据,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031万,如果17.47%的考生为复读生的话,那么人数将高达180.1万。

除此之外,随着教育的普及,每年高考报名人数都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复读生的数量也会随着增加。

如今,会选择复读的考生都是哪种类型的考生呢?结果有点令人出乎意料!

复读已不是落榜生“专利”

在我们印象里,选择复读的考生一般都是因为高考发挥不好,和平时成绩差异较大的学生,我们通常称为“落榜生”。不过近几年高分考生选择复读的现象愈来愈多,这一群体的复读生数量呈扩大趋势:

在安徽毛坦厂中学,选择复读2020高考的理科考生里有高考分数高达622分的考生;

在深圳,有复读学校的校长在接受采访时发现:高分考生准备复读的人数猛增,理科最高分可达到568分,文科最高超600分;

2017年高考本科录取进入尾声时,据广东多所机构反映:复读生虽然还是以没能考上本科或者是未能考上重本的学生为主,但分数达到一本还选择复读的学生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高分考生选择复读现象越来越普遍,各学校为了提高学校重本升学率也不惜使用各种“福利”来吸引高分生入读:有的学校提供免费食宿,有的学校按照考生高考分数给予一定的学费优惠或者免除学费,有的在此基础上还另补助奖学金。

为何现在越来越多考生会选择复读呢?

考生为何热衷于复读?

公办院校学费比民办的低

部分考生选择复读,主要原因不在于考不上大学,在于考不上公办大学。毕竟公办高校的学费是远远低于民办高校的,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学费为6230元/年,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最低学费也需要26000元/年。

这对家境一般的考生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宁可选择复读,在来年高考中考取一所公办院校。

名校文凭更“值钱”

首先,在高校录取率攀升、大学扩招的今天,考取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已不再是一件特别稀奇的事了,但如果考上了重本院校,是很令人骄傲的,也就是“听起来好听”(注:这里的“好听”并不含贬义之意)。

其次,社会竞争激烈,学历文凭已成为大学毕业生们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而学校的知名度则是衡量你这块“敲门砖”很大影响因素。

因为对用人单位来说,在无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量化评价的情况下,依据985、211等标签来筛选求职者显然更简单高效,很多人还会形成一种固化观念:985、211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是优秀的,有些名企甚至以此作为招人的门槛。所以相比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来说,名校毕业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也就是“用起来好用”。

最后,名校毕业的学生刚毕业所赚取的薪资是明显高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

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显示,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以平均月薪9065元位居榜首,但最后一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仅有3394元。两所高校毕业生薪资相差了5671元,差距明显,也就是“赚得更多”。

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

本科批次合并,一二本价值降低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越来越多省份开始实行“一二本合并”或者“一二三本合并”。合并的结果就是原来三本的学校挤进了二本院校行列,二本院校挤进了一本院校行列,这就导致了本科批次梯度效应减弱,一二本院校文凭含金量在降低,而名校文凭含金量依然不减。

靠考研进名校的难度增大

许多以往没能考上名校的学校,都希望通过考研实现上名校的愿望,但事实上这条路更难走了,主要是因为:

第一点,各名校都增加了接收推免生的比例,而且这些推免生大多来自“双一流”高校,就如北京大学2019年接收的免推生里,有94.8%都来自双一流的高校;

第二点,各名校更愿意招收自己本校生为研究生。最近,清华大学各学院陆续公布了2020年拟录取推免研究生名单,可以发现其中最大的生源都来自本校,达113名;其次为来自北京大学的免推生,仅有13名。

通过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学历的作用影响仍很大。

而且随着考研报名人数的增加,近两年考研录取率预计在25%左右;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录人数为1.45万,报名人数为140万,实际参加笔试人数为92万,所以报录比例为63:1。

相比考研、考公务员,高考应该是当前最容易的考试了。

复读固然能给考生多一次重来的机会,但复读生所要面临的挑战却比应届生的多得多。

复读固然能给考生多一次重来的机会,但所要面临的压力也比第一次高考时大。

复读的压力你真的能承受?

1、心理负担更大

面对第一年高考的不尽如人意,很多复读生所要承受压力是更多的:怕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害怕每一次模拟考的失利;与班里同学的格格不入;更害怕这一年的努力又白费了,甚至考得比第一次高考还差......

2、考大学容易,考名校难

当“有学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自然就会想追求“好大学”,但“好大学”真的那么容易考吗?

河南作为高考第一大省,高考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想要考上一所211高校是很不容易的,起码分数要达到600分以上。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省985/211高校录取率基本垫底:985高校录取率为1.14%,211高校录取率也只有4.15%。

而纵观全国,985高校录取率最高的省份的录取率也不超过6%,211高校录取率也不超过14%。

各地985录取率排行榜

各地211录取率排行榜

那么全国有多少考生有机会进入“双一流”大学读书呢?据透露,目前“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计140所,高考招生人数每年大约为37.7万人,占全国招生总量的比例约为4.7%,也就是说录取率预计只有4.7%。

3、复读费用也不低

除了学校,有许多考生也选择在各大复读机构进行复读。据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大部分复读费用在4.5万元到6万元不等,其中老牌高复学校卓越的费用最高,一学年收费56780元;位居第二的是文德和华兴,其一年学费是53600元。所有调查机构中费用较低的是明师复读,它一学年收取的各项费用是40000元。

如果加上日常开销、学习资料等费用,家长还需要花更多的钱让孩子复读。

声明:本文内容素材综合来源于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南方日报、常德日报《教育公平才能让复读热降温》(作者:戴先任)、信息日报、广州日报求学网络,转载请注明,本平台尊重版权,文章仅作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 高三文科生不能提及的痛,一想起就难过,过来人:我太难了

下一篇: 8校被“除名”?一纸名录影响不了中医药光明前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