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招生如何定义目标院校?
我们在申请自主招生的时候,孩子还没有高考,没有具体分数的参考很多家长就不知道该申请哪所院校。所以这里要讲一些院校定位的方法:
1。参考孩子的中学排名,把中学排名转化成省排名。这需要往年数据的支撑,用一分一段表来进行定位。2019届的考生家长可以参考2018年的一本分数线,用平时模拟考的分数对应一下省排名,对孩子高中阶段的成绩进行分析,预估高考能达到的成绩水平。一分一段表在各个省的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官网网站即可下载。
2。兼顾孩子最近的学习状态,在目前预估成绩上考虑孩子的学习成绩趋势。
3。参考往年的录取批次线,看看孩子模拟考试成绩在一本线上多少分,再参考目标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估计能获得的加分数,综合选择院校。
二。 专业方向不明如何选专业?
其实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适不适合孩子。如果孩子没有明确的专业志向,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看孩子的性格。在网上找测评工具做孩子的性格测评。
3。看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孩子喜欢和人打交道、愿意表达自己,则可以选择教育学、新闻学、外语、法律等专业;如果孩子喜欢影响别人、担当领导角色,则可以选择经济学、社会学、自动化或者管理学等专业;如果孩子喜欢挑战冒险,可以选择通讯、计算机、国际贸易、金融等专业;如果孩子喜欢钻研思考、性格内向,可以选一些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类、物理学类等理学类的专业。
4。考虑未来发展方向。专业的未来就业前景和对应行业的未来发展状况是要考虑到的重点。如果孩子规划未来考公务员,热门专业就是财经类专业,以及一些偏文科类的专业,或者是计算机、土木类的工科类专业。如果孩子决定考研,则可以选择考研相对容易的专业,比如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如果想进企业,则要考虑到专业的实用性,比如工科专业就与社会的衔接比较紧密,就业就会更好一些。
三。有竞赛奖项可以随便选专业吗?
院校与专业确定完成,就是网上申请阶段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贴切的申请材料。主要有:
1。报名表(相当于学生的基础信息表)。
2。成绩单。
3。奖项证明。
4。自荐信和推荐信。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自荐信的注意事项:
1。自荐信就大体相当于个人陈述,是各高校招办老师了解孩子的途径。
2。自荐信是要有一定个性的,必须突出特长及该特长与专业的结合点。
3。自荐信也是面试问题的源头,复试面试时问的问题很有可能来自孩子的自荐信内容。
以上这些是家长要注意的细节,切记不要超字,符合规定。
另外自荐信的内容也要注意一下:
1。题目可以醒目一些。比如曾有一篇自荐信的题目叫《鹏程万里,驶向工科梦》。
2。内容中语言组织要好,不一定要罗列奖项,应该是有选择性的突出特长。具体的优秀案例可以扫码回听讲座。
有竞赛奖项就可以随便选专业吗?未必!
务必要考虑奖项和申请专业的匹配程度。如果孩子有生物竞赛奖项,申请的却是财经类专业,就体现不出学科特长,院校老师在审核过程中就发现不了孩子对应的创新潜质。再举个例子,如果有数学竞赛奖项,则申请的专业就可以是数学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等。
四。 自招网上申请要注意哪些细节?
大体流程:
1。注册学信网账号。
2。注册完填写个人信息。
3。填报志愿,选择报考学校,选择专业;后面还会有个人陈述,可能还需要推荐人信息。
4。生成预览申请表,下载打印后找学校盖章,再扫描上传。
5。等待学校审核,一般在四月底出结果。
6。初审通过后到学信网确认复试考试。
细节注意:
1。照片及图片扫描要注意整洁和规范统一。
2。材料邮寄注意申请学校的要求(比如装订顺序及学校加盖公章的要求)。
3。注意备份,建议文件复印三份,盖章两份,邮寄一份以后其余的留作今后备用。
4。申请时注意有推荐信的要单独去邮寄,不能和原材料放在一起。
5。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参考孩子的想法,不能家长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