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排行
午夜首播
两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刚刚结束,记者从两院增选后的全名单发现,在1469名两院院士中,江浙籍的院士高达三成。本月8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1955年-2009年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其中江浙一带最“盛产”两院院士,江苏、上海和浙江分居前三位。
为何江浙一带容易出“名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认为,这与我国自唐朝以来经济中心从北向南迁移有关,随之大量的北方人也南迁,从而形成了目前江浙一带容易出院士。
院士现状
江浙两院院士最多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发现,1955年-2009年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的出生地以长三角地区最多,其中江苏出生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323人,高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而上海和浙江两地出生的院士也在200人以上。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大部分院士均在其出生地完成基础教育,而又有相当部分选择在本地区,或临近省市,或祖籍地区,或高教发达地区的高校接受并完成高等教育。因此,可以看出,一个地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院士产生数量尽管不存在唯一性的联系,但存在着密切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王极盛表示,在地域分布上,院士集中于几个省份,有一个很基本的因素,那就是他们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导致教育发展程度较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著名专家韩茂莉介绍,从唐朝以来,416位状元中,江浙就占了114位。主要原因就是自唐朝以后,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推移的趋势。
现象分析
黄河流域战乱人才“外流”
为什么状元的分布会发生由北向南迁移的现象呢?韩茂莉教授表示,从唐朝自宋朝,完成了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迁。状元籍贯由北向南迁移的时空变化显示出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基本吻合的变化趋势,随着古代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地区转移,文化中心与人才密集区也作了相应的变动。而人口的南迁主要是由于唐宋时期,几次大的战役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造成的。
“由于北方战乱,大量精英人物迁移至南方,无论是人才还是先进技术上,更多优秀人才对南方的开发,加上南方地区条件好,南方的优势就显现出来。”韩茂莉说。韩茂莉认为,随着人口流动与南方经济区的开发,经济中心不断向江南转移,同时,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以及福建等地的开发程度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南北方之间人才数量的对比更加悬殊,地域人才集团的分布也出现相应的变化。
人文环境
人多地少读书成谋生手段
随着南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转好,具备了读书的基本条件,再加上南方出现人口多土地少的特点,人们除了在一小块的土地上耕种以外,读书就成了这些地方种田以外的另一种谋生手段。
韩茂莉分析说,在传统的农耕背景下,如果一家的孩子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无形之中就为整个家族带来很多优势。南方经济的支撑,使一个家族会去全力以赴保证子女去读书,在科举考试中成功,这样可以为整个家族带来很多的好处。鼓励自己家的孩子出去读书也就成了一种风尚。
经济发达,教育投入也相应增多,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几率增大,成才的机会也多。江浙、福建、四川等地既是人才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古代教育兴办最好的地方。有关资料显示,在宋代人才出现率最高的浙江、江苏、安徽和江西及福建等地,各类官私学校的数量以及设立学校的州县在本地区所占比例都在全国居于前列。
2009年中国新当选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情况
江苏8人
河南7人
四川6人
安徽、广东、辽宁、上海各5人
河北、山东各4人
北京、黑龙江、湖北、吉林各3人
江西、浙江、海南、湖南、内蒙古各2人
福建、甘肃、广西、贵州、陕西、重庆各1人
下一篇: 中南大学造富之谜
- 相关推荐
- 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评估排名2017-04-16
- 国家“211工程”背景资料2017-04-16
- 高考招生录取怎么投档?2017-04-16
- 中国大学2009年排行榜800强揭晓,北...2017-04-16
- 中国大学2009年排行榜100强揭晓(北大...2017-04-16
-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位2017-04-16
-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位2017-04-16
-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位2017-04-16
版权所有:圣辅教育科技 | 闽ICP备16009067号
Copyright @ 2016-2022 www.sinogao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