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关于河南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这方面相关问题,今天汇总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18年的报考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高考填报志愿这件事情的本质。它不是单纯的选择,而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认识自己的机会。
选择什么专业好?是选好学校还是好专业?是选城市还是选学校?之所以有这些问题,之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有千奇百怪的回答,原因是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晰,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爱冒险的人,如果你渴望看到更大的世界,并且愿意为你的想法支付所有代价。那么,你当然是应该选择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超级城市。因为这三个超级城市位于中国发展的前列,在这里有最新的资讯,最新的变化,以及最为活跃最有头脑的聪明人。新的发明、新的业务、新的机会,总是会最先出现在这样的地方。
不要相信什么“今天是网络社会,什么资讯不能在网上找到”这样的话。很简单,一手的感受永远比二手的资讯要好。生活在超级城市里,你就是“浸润”在其他城市的未来里。想一想看,在别的城市还在网上看共享单车的新闻的时候,你楼下就停着十几辆,这是什么感觉?别的人在手机上看共享单车的分析文章,但是你在街上看什么人骑,怎么骑,如何停放,这是什么感觉?
如果你的确是那样一个人,请你一定要来超级城市。学校差一点,专业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来到这里。因为你是如此热爱冒险,如此热爱不确定性,你的道路注定漫长曲折,谁也不知道你的未来去去向哪里。从超级城市出发,能为你早期节省不少时间,也为你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疯子创造最大可能。
如果你是一个均衡型的人,样样都还不错,但都又不是最好。同时,你有欲望有理想有野心,但也都没有那么炽热强烈。那么,你现在就应该想清楚,大学四年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最好的就业机会。你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毕业找一份好公司,把进入中产阶级的时间压缩到最短。
所以,你优先选择名校。选择名校是为了保留所有的变化可能:到今天,这个社会都尊重名校,极少尊重专业,校名是你最大的资源,这对于就业有很大帮助;名校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美誉和影响力,同样的专业,名校老师开具的推荐信,对于出国留学而言,有更大的推荐力度和可信度;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会成为校友,这样的校友在社会上会形成关系网络,在你刚刚走上社会的头几年,这种隐藏在各种单位、公司里的关系网络,能够帮助你拿到一小笔额外的社会资源。
在没有办法选择名校的条件下,你应该优先选择专业。以你的性格,之前应该做过许多功课,了解到现在社会上什么职业收入丰厚,什么职业前景广阔。那么,去找对应的专业,努力学好它,以此作为跻身职场的凭仗。社会最需要什么,你学什么,那么你在毕业的时候就拥有了更多可能,拿到最好的工作机会。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存在一次赌博:你不知道四年之后,你的专业是不是已经极盛而衰,社会需求已经下降了。所以,你应该趁还有时间,自己尽快去调研一下,找从事这个行当的人问问,他们的判断究竟如何?本行当是在上升期、平台期还是下降期?
如果你学得不怎么样,也没有什么野心,你的梦想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那么,就不要整天念着去见什么世界了。工作以后在旅行的时候再慢慢见识好了,反正你就是一个观光客。留在你的本省,留在你的本市,找一所本地大学上一下。选择一个就业相对容易的专业,修完四年,拿到文凭。从大三开始,就动员全家族的力量,毕竟都是本地人么,圈选你想去的单位,然后努力找关系把你送进去。
你安守着你的城,做着一份工,每年国内旅行一次,每五年出国旅行一次。攒钱,结婚,生子,刷朋友圈,过着平静而安宁的生活。对于你来说,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死于斯。你的专业选择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本地人,拥有本地生活的资格,在本地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上,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所以,学校、专业、城市都不是你的首要考虑因素。你需要考虑的是,你的家族力量在多大程度上,能把你送到什么职位上去。为了减轻他们的推送压力,你能在大学专业选择上,能多大程度减少他们关系网的耗费。
所以,在做填报志愿这种非常具体的事情时,需要把眼光稍微放得长远一点。放在一生的尺度上来重新审视填报志愿,这件事对于此刻很重要,但是对于一生来说只是一件小事。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有人幸运地很早就认识到了自己,有人需要二三十年之后才突然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人需要耗尽一生在会发现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其实一直在自己手上。决定一个人一生轨迹的,往往并非是看得见的专业,而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遇见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甚至是看过什么风景。
即便填报志愿会带来一些人生轨迹上的偏差,但是,在漫长的一生中,你的人生还是会执拗地回到它自己应该有的轨道上来。坦白地说,对于一个人而言,填报志愿和出生在哪里相比,也许后者对人生塑造影响更为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