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孩子们还是挑选自己理想的大学,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我鼓励我的孩子要去一线大城市呢?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流城市具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一流城市里的学校和学术机构多,因此各类讲座和培训机会也多。而讲座和培训是接触新的思想,追寻前沿科学研究,了解各类信息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虽然现在网络技术发达,很多讲座你可以在网络上收听得到,但是现场听和在电脑前听所起到的效果真的是不一样的。
一流城市思想更为包容并进
按照我们平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思想决定高度,选择决定成败”。
在一线城市,你接触的人、事、物在国内都绝对是最为新潮的,开放度也是最大的。这也决定了在一线城市你所见到的世面不一样,你的眼界也就不一样。
举个最简答的例子,一线城市最优秀的学生直接创业了,一流的都选择出国了,二流的学生选择读研/工作在了一流城市。二线城市,最优秀的学生会选择出国,一流的学生选择保研/工作到了一线城市,二流的学生选择了保研/考研/工作到本地。当然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至少体现了见识给在校学生所带来的选择的多样性。
一流城市机会更多
在魔都的小伙伴找实习,可以去互联网公司,可以去传媒公司,可以去广告公司,再不济还可以去学校安排的各种事业单位端茶倒水,好歹混个脸熟给未来铺个路......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情况都能上一线城市的学校。而且一线城市的学校分数普遍都要偏高一些。但是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能够上一线城市的学校还是尽量去上一线城市的学校。就算最终我们不能留在一线城市生活,但是至少我们见识过,我们体验过。
小鲜肉们啊,不要过度迷信你的父母和那些所谓的前辈,因为他们的经验很可能太过时,以至于影响你的前途。不是年纪越大就越有见识和经验的,有些人只是比你多活了30年,不等于比你多了30年的经验。你要看他的见识和阅历是不是真的值得你信任。
爸妈让你去当公务员,说公务员是铁饭碗,该听吗?我的建议是,你先问一下你爸妈,对BAT三大巨头的发展趋势怎么看?如果他们对当下新兴产业都不知道,凭什么决定你的职业?还有大学里讲就业指导课的老师,有些都是一毕业了直接留校,都没有找过工作的,凭什么给别人做就业指导?
去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遇到可能改变你一生的人或事的几率要比小城市大很多。大城市对于开阔视野,增加社会阅历都非常有帮助。当然,一切都还得看个人造化。
说到这里,就聊聊高考分数和专业以及报考大学和城市。
这个范围说的比较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专业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社会人文类学科,推荐侧重城市。
如果你的专业,是物理、化学、生物、或者工科机械类,那就选择比较好的学校,因为专业性强的专业势必是要考研究所的。
如果你是想随便把大学混混就完了话,以上说的话作废。
你应该打听下大学的学校的校风和管理,综合水平,就业情况,推荐选择综合类大学,最好是省会城市。
如果你非常不幸运只能读一所专科的话,恕我直言,在哪里都差不多(虽然有点毒,但我还是直言,不过读专科也有很多牛人,他们也很牛逼,可惜他们起跑晚了,平台小了,因此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赶上这些本科生)。
大学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的道路。因此我还是建议,读大学就要去一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