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
基本定义:投档是指,各地招办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填报情况和各大学在该地的有效招生计划调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
解读:高考投档,例如:一个考生的分数达到了一本录取控制分数线,未必一定能够被一本院校录取,达到二本录取控制分数线也未必一定能够录取到二本院校,关键还要看他是否能达到所报院校的投档线,甚至到达投档线也有可能落选,因为投档线一般是按招生计划数的1:1.2投档,其中低分段的20%落选的概率很大。
预录取
基本定义:考生在高考后填写的志愿进入校方之后,便不能再流动。校方便判断是否录取该考生,若不录取则显示为退档状态,录取则显示为预录取,也就是高考预录取的意思。高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并在网上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教育考试院,等待省教育考试院网上录检审核;“预录取”也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如果没有重大问题(跟高考无关的问题),是不会不录取的。 今年还特别规定除非理由充分,否则不能退档
解读:就是院校准备录取考生,但是预录取不等同于录取,因为高校还要将录取名单给省教育考试院进行路检审核;如果没有重大问题(和高考无关的问题),一般是不会不录取的。除非理由充分,否则不能退档。所以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填报。
进档
基本定义:高考中的进档指的就是你的高考成绩达到报考学校的投档分数线,只有达到投档分数线才有机会被录取。举个栗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投档线,假设A学校投档线为560,招生计划为100人。那么对达到投档线的学生投档。学校可根据当年报考情况对学生提档。可提档105或110位考生档案(情况不定)那么这些考生即为进档考生。
解读:高考的进档意思是说你的档案被学校提档了,如果学校审核没问题就会录取你。一般进档被录取的几率很大,但是也会有退档的风险:由于我国高考招生录取的基本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所以也可以从这三个大的方面来分析进档考生的退档风险:(1)进档考生因思想品德情况填报有误造成的退档。有的地方对上一年已录取但未报到的复读生,视为诚信有问题,甚至定为思想品德有问题,导致有些复读生进档后不能被录取。这个情况也需要大家注意。(2)进档考生因身体健康状况填报有误造成的退档。(3)进档考生因高考分数填报有误造成的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