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建世界一流高校,我国先后实施了985工程、211工程,近期又开展了“双一流”高校及学科的建设计划,旨在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实现教育强国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大陆地区)入选世界一流高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公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大陆地区共有4所高校跻身世界百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过去,我国高校虽然数量不多,整体实力不强,但是也有几所实力超群的高校。比如曾经位居亚洲高校排行榜首位的国立中央大学,战时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以及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高校组建的西北联合大学。虽然三所大学都已拆分,但从拆分出来高校发展状况来看,便可知晓这三所大学的实力。今天笔者主要和大家聊聊三所高校之一的西北联合大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天津相继失守,而平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中心,高等教育云集。为了保存我国的文化血脉,平津地区的高校开始内迁,当时的西北联合大学迁到了陕西汉中。1938年7月,就在西北联合大学正是开学两个月后,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如今的东北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如今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
西北工学院的独立,也标志着刚刚成立两个月的西北联合大学分拆的开始。继西北工学院独立后,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又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为西北农学院。尽管工农学院独立,遭到了学校师生的强烈反对,但并未阻止西北联合大学被分拆的命运。
1939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北大学,原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和医学院分别独立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西北医学院。西北联合大学就这样被分拆为五所高校,并一直维持到抗战结束。由西北联合大学独立出来的几所高校,也开始逐渐外迁。
其中,国立西北大学迁往西安,发展成为当今的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往兰州,后又迁回北京,即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立西北工学院的母体,北洋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相继迁回原址复校,即如今的天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继续留在陕西的北平大学工学院和未迁出的的师生,发展成为如今的西北工业大学。国立西北农学院与同在一地的其余六所农业类院校,合并为如今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立西北医学院迁回西安,为如今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由西北联合大学拆分出来的高校,如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均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同时还入选“双一流”高校计划;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为国家211工程高校。
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是我国顶尖高校的代表,“双一流”高校及学科中,有90%以上都来自于这两个工程。而西北联合大学能够拆分出五所985,两所211,可见当时的西北联合大学有多牛。假如没有拆分,该校实力又会如何?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