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家长课堂首页

  我相信,就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冷静、最克制的家长,都一定会有被孩子逼得失去理智的那一刻。

  脾气上来了,大脑一片空白,哪还管什么方法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就想使用武力快点让孩子妥协不过,下面这4种情况,家长再生气也不能动手打孩子!

  1

  4种情况下不能打孩子

  •   父母有错在先

  很多父母答应孩子,只要把作业写完,就给他买玩具,结果孩子满怀欣喜地把作业写完了,当孩子要求买礼物时,父母却反悔,孩子会出现哭闹的情况。

  因为父母不守承诺在先,所以要给孩子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要么就实现你的承诺,要么就忍受孩子发脾气,不管哪种,都不能打孩子。

  •   不知者不罪

  孩子难免会犯错,家长不要每次都上纲上线。有些错误,如果你事先没有提醒过他不要这样做,或者是没有把利弊跟孩子说清楚,那口头警告就行了,无须动手。

  •   生气时候不能打

  人在生气的时候,智商是为0的,选择这时候打孩子,往往会没有分寸,万一把孩子打伤了,再后悔就迟了。

  而且惩罚本身不是目的,孩子能改正才是关键。生气时打孩子,可能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难以让孩子真正信服。

  •   这两个年纪不能打

  3岁前,孩子还处在自主性和羞怯之间摇摆阶段。这阶段不管孩子怎么无理取闹,或者帮倒忙,家长都不能体罚他,一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绝对不能打的。

  12岁以后以教育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武力手段。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越来越强,打骂只会引来他们更大的叛逆。如果孩子犯错,通常好好沟通就可以解决问题。

  2

  3种可以“打”孩子的情况

  尽管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呼吁不要体罚孩子。但对于屡教不改,或者蛮不讲理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威吓,或者必要的打骂,使其悬崖勒马。

  尤其是下面这3种情况,大人是可以“打”的。

  •   接触有危险的东西

  有些孩子年纪小,或者调皮,总爱触摸一些危险的东西,或者去一些不安全的场所,还把“危险”当成是一种乐趣,家长必须及时制止,哪怕动手。

  比如,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或者横穿马路等,如果不让孩子受点教训,极有可能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

  •   有不道德的行为

  当孩子的某些行为或者言论,给其他人造成了伤害,如果不当场指出,并给予惩罚,严重时可能还会触犯法律

  比如:偷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嘲笑某些人的缺陷;欺负低年级孩子等等。

  •   犯错屡教不改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个错误如果提醒多次后再犯,那就是态度问题了,极有可能就是明知故犯,如果不打的话,下次他还会再犯的。

  跟这种性质一样恶劣的是,犯错了还不知悔改,甚至还觉得没错,这种时候先惩罚再讲道理,他更能长记性。

  3

  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

  除了“打”,其实父母惩罚孩子的方法还有很多,而且也更为科学。

  •   规劝

  当孩子与小伙伴争吵,或者争抢玩具的时候。建议大家先问清楚孩子们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跟孩子说明,争抢是不好的习惯,要学会谦让。

  •   罚坐

  当孩子吵闹不休,或者吵架的时候。放一个凳子放在墙角,让孩子面对着墙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矛盾进一步计划;并准备好闹钟,倒计时惩罚的时间。

  •   帮做家务

  当孩子乱丢玩具,乱写乱画的时候。可以准备扫帚、拖把、抹布等清洁用具,让孩子把搞脏的地方打扫干净;或者把乱丢的东西放进收纳盒中。

  •   没收心爱的东西

  当孩子不爱刷牙、挑食的时候。家长可以没收孩子爱玩的东西,或者禁止吃其他爱吃的东西,作为惩罚。

  孩子的成长中,总是伴随着各种犯错和淘气,但这恰恰说明孩子在成长。换个角度想想,其实我们自己在童年时,未必就比孩子做得好。

  所以,一定要多些耐心,多些鼓励,多些引导。

上一篇: 孩子学习的最佳四个时间段,比上多少补习班都有用!

下一篇: 孩子18岁前必须要拥有这6种能力,胜过房子车子千百倍!(家长必读)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