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初三、高三,学习压力也比往常增大很多,孩子犯了错,家长就不能批评他们了?
赵先生的儿子上课看小说,被老师发现,通知到他那里,他却打电话来咨询河南商报考学君:“孩子在备战高考,怕孩子情绪受影响,怕逆反,你说我现在敢批评孩子吗?”
似乎,在初三和高三这些“特殊时期”,家长比学生更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备考时期,家长能不能批评孩子?孩子情绪受影响了该如何破解?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家长呢?
研读此文,让你做个靠谱家长、孩子喜欢的家长。
现象:不可思议!孩子犯了错,家长不敢批评了
赵先生的儿子荣荣(化名)升入高三一个多月了,但一直没有调整好状态,不想上课,不想学习。
一开始赵先生没放在心上,想着慢慢调整会好的。谁知,前几天老师打来电话,说荣荣上课看小说,老师提醒他,劝阻他,都没用……
赵先生先是吃惊,生气,随后开始犯愁,他不知道备战高考时期,能不能批评孩子。
在与考学君的通话中,赵先生反复强调,他担心这个时候批评了孩子,不仅影响孩子学习心情,还可能引发孩子逆反……
讲真,听到赵先生的这些话,看到他不敢批评孩子的纠结,考学君是觉得很不可思议的:这年头,孩子犯了错,家长连批评都不敢了?!
其实,家长并不是不敢,而是过于紧张。
到了初三、高三,孩子学习压力大,往往熬夜到两三点,成绩起伏不定,这些家长都是看在眼里的,心里着急,却又感觉帮不上忙,心疼又无奈,紧张又焦虑。
所以,此时,孩子犯了错,有些家长就不忍心批评了,或因过度紧张焦虑而不敢批评了。
老师该批评还得批评
备考时期,家长到底能不能批评孩子?
“不敢批评孩子,其实是家庭教育的一种误区。”郑州一中桐柏路一中马朕老师说,批评也是教育的一种,孩子犯了错,该批评还得批评,只不过“特殊时期”的批评更需要注意一些方式和方法。
就像上文赵先生的担心一样,直接批评,大声训斥肯定会引起孩子心情不佳或者逆反,马朕建议家长可以采取“怀柔政策”,通过平等沟通、耐心交流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错在哪儿,以及应该怎么做。
河南商报考学君曾写过“靠谱家长VS不靠谱家长”,文章中列了好多条表现,其中有一条让考学君记忆深刻。其实,在批评孩子时,你是不是靠谱家长,一看便知。
★不靠谱家长
表现:喜欢冲动,脾气暴躁
案例
最近一段时间,学生A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沟通,家长见到孩子二话不说,一巴掌打在孩子头上,并且大声呵斥。
★靠谱家长
表现:冷静,理性
正面教材
积极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上课的情况,然后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找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改进。
回想你批评孩子时的情况,对照上面的案例,你是一个靠谱家长吗?
支招批评孩子后,情绪受影响,如何破解?
其实,采取“怀柔政策”的批评,孩子一般都能接受,不会影响情绪,但免不了有些家长或孩子沟通中产生对抗情绪,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复习情绪,那么,作为家长,此时该如何破解孩子的坏情绪?
“扇一巴掌后再给个糖豆”。批评孩子之后,家长要主动缓解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沟通来安抚孩子情绪。
但是,如果双方无法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沟通,还可以尝试一些“缓解”新方式:短信、微信或者信件等。通过文字或语音交流,更能让双方冷静下来,顺畅沟通。
另外,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切记:不能“翻旧账”,不能在你批评他这个错误的时候,连着说落他之前所犯的一些错误。“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一直都是我有一点什么错,你全都记得清清楚楚,真烦人!”马朕说。
孩子们最喜欢的7种家长
赵先生不敢批评孩子,还侧面反映出他与孩子之间不太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
其实,孩子们最喜欢的父母类型很简单,只要你能靠近他们喜欢的父母,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有老师在学生中做过大量调查,中小学生多喜欢这7种类型的家长:
1理解孩子
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不了解孩子的内心。
很多学生抱怨说,父母只知道分、分、分,考好了就兴高采烈,考不好就指责训斥,从来不问背后的原因。
其实,孩子希望父母真正走进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
2尊重孩子
有些家长,偷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偷看孩子的手机,像特务一样在后面盯梢。
有位女生说,她妈妈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只要一有男生打电话,她立刻要问,“他是谁?哪班的?学习好吗?家在哪住?父母是干什么的……”查完祖宗八代,然后重重抛出一句话:你可别给我丢人!
女孩说,妈妈这么不信任她,真想“早恋”一把让她看看。
3不摆家长架子
家长既是子女的保护者,又应该是子女的知心朋友,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一位高一男生说:“我特别爱我的父母,他们和我的关系不像家长,像是铁哥们。从小到大,家里有什么事都摆在桌面上,爸爸出差的时候,妈妈就说:‘男子汉,全靠你了。’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感,而且坚强、果断。”
4父母和睦
夫妻恩爱,子女就会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和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身心皆健。
反之,则影响子女的发展,甚至会毁掉子女一生的幸福。
5赏识孩子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些心理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子女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缺点,更可怕的是处处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
“我妈动不动就拿我跟她同事的孩子比:人家某某考一百分,你怎么就考八十分?人家初一就入团了,你都初三了还什么都不是!人家这次期末又是全班第一!”一初三男生说。
父母用别人作例子为自己孩子树立榜样,目的在于“激将”,事实上却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产生自卑心理。
6真正关心孩子
很多父母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能否考上重点高中或者大学、孩子身体状况等,而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个性关心不够,而孩子恰恰需要父母关心的是后者。
7对孩子的期望合乎实际
“你考不上大学,我就跳楼!”一位母亲曾这样威胁女儿。
家长们想想,孩子带着这么大的压力、背负着那么重的包袱去竞争,她可能赢吗?
某重点中学高一女生,中考分数离重点中学的分数线差90多分。父亲找门路托关系,在省重点中学为女儿占了一席之地。
由于基础差,在重点中学里犹如小羊和千里马赛跑,孩子跟不上队,出现了严重的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