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种情况是:别人在走高考这根悬在半空的钢丝桥,为之拼搏,紧张,焦虑之时,却有人因保送,远离这些痛苦与煎熬,岂不快乐至极?
大家知道的奶茶妹妹当年就因为健美操,保送进了清华,然后在高高的平台上遇见了刘京东,成就了幸福人生。

而2017年上海中学三个保送的学生在高考第一天来为同学们加油,在考场外的轻松快乐,被大家着实羡慕。他们由于竞赛成绩优异,早早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系。因此完全不用高考。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保送呢?奶茶妹妹的成功保送路是否可照着走?上海中学的学霸们的笑傲江湖是否可复制半分?今天我们就来把保送生的情况说清楚。
保送生的政策情况
有些中考的同学在叫中考太麻烦了,只是中考专有名词就要学习好几天。其实相比高考呢,中考委实太简单。高考的复杂,高考录取的形式之多,那才见真.功夫。
2011年上高一,也就是2014年的高考生,作为划分界线。以前的保送的特点是,名额多,名目多,加分项多。但是2011年出炉的保送生的新方案,适用2014年及以后的高考生。具体为:
1. 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2. 获全国奥赛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
3.只有获奥赛全国决赛一等奖并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才能获得保送清北资格。
4. 全国共16所外国语中学具备推荐保送生资格,但是只限各大学的外语类专业。而且从2016年起,将逐步减少这些学校的保送人数。未来几年甚至或将完全取消外语类保送生。
那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上外附中与浦外占据了名单上的绝大部份江山。
4年保送生情况总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年保送生的情况。我们按顺先来看。我们先看2014年情况。

虽然大幅度降低了体育加分,但是这个保送名单里,还是有10个体育生的存在。同时这张表里,除了四大高中与两个外语学校外,还有1个延安中学。当时的延安中学排在第五的位置,非常拉风。
我们看2015年的情况。

在改革深化后,体育生直接剔除出保送名额里。也就意味着奶茶妹妹的路以后再难复制。保送生只有两种来源,要不奥赛国家队的选手,要不外语中学向大学语言类专业保送。 而上海各高中除了外语中学,也只有四大在名单上,其它所有学校都销声匿迹,成了少数几个学校高度垄断的局面。
这里面,可以看出,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交大附中虽然保送的人数只有区区8人,但是含金量奇高。不仅全是北大,而且录取的专业都是数学系,物理系,理科试验班类,比起两个外语类学校录取的外语专业含金量高。
有同学在底下问,这些专业难道就比语言类专业好吗?下面懂经的吃瓜群众都笑了。因为这些专业除了搞课研外,绝大部份都会在研究生或工作中转为:金融,IT,咨询等“钱”途光明的高薪行业。而语言类的专业限制就实在太大了。
在这个表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上海竞赛强的学校也就是华二,上中,再加交附了。而通过竞赛路想保送,江湖里传言:比登天还难,除了极少的天赋选手。
我们再来看看2016年的情况。

在这张表里,大家可以发现一些变化。首先上外附中的北清数明显下滑。从前一年的7人,下滑到3人。而北大对竞赛生的抢夺明显比清华技高一筹。这一年上外保送生的总人数在增长,但含金量在降低。
再看今年的情况。

总人数与往年持平。上外附中被录取北清的人数与去年差不多,不算好。但是浦外表现夺人眼目。在生源质量相差很大的情况下,竟然北清录取数字与上外附中持平。另外,今年的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相比往年也扬眉吐气。
当然与外省市相比,还是有点差距。特别是竞赛非常强大的湖南与湖北在保送生上面,相当抢眼。我们来随便看一眼。
潮水是否改变了方向
这次上外附中在出国的成绩方面,在全国排名平平,很多人在说大牛们好像在转向攻国内高考,把藤校转为北清。那么是不是潮水的方向正在改变呢?
上外附中每年据说上高考战场的只有极低的数字,有时一只手就能数完。那么大的出路就两条:一是出国,一是保送。
以前是出国压倒绝大多数,这两年参加保送的人与出国的人正在拉近,各分半边天。这与整个中国出国的曲线图增长是相符合的。


从这张折线图,可以看出保送人数在波折性地增长。但是结合现实来看,藤校的竞争也越加激烈,很多同学都会考虑转向国内。
而转向国内走那座千年以来的独木桥,也不容易呢。因为给外语学校的保送名额据说以后会逐渐取消,而高考战场上又有着四大高中的激烈拼抢。
其实这是所有TOP学生与TOP学校都在面临着的考验,又岂只是外国语中学?
结论:保送的路真的不好走,保送生的辛苦只是提前了。而语言保送的路,更是不好预测。看来世上从来没有轻松的路,如果你的目标是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