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志愿填报首页

新高考改革按院校专业组投档,对于所有考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

从录取结果来看,改革的好处还是非常明显的。考生调剂的风险大大减轻,填报时目标也更明确。

对于18届来说,有了17届“吃螃蟹”的经验后,如何能更充分利用好新规的优势,帮助自己进入理想的专业呢?

本文就和大家辨析一下,如何选择“低风险”专业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院校专业组的特点和好处

由于高考实行平行志愿一次投档,一旦因不服从调剂被退档考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因此通常大家都会勾选全部服从调剂。

如果按以往填报院校为志愿单位,一所院校通常有十几甚至几十个专业,文理工农医管都有,这样“大杂烩”的形式意味着,如果考生一旦被调剂,极有可能分到一个自己既不喜欢又没基础的专业,度过难熬的四年。

而按照院校,每个专业组内的专业数量大大减少。不仅如此,有些院校会按照专业特性分组,同组内通常都是相近专业。这样的话,即使你未能进入自己填报的四个专业,也会被调剂到相近方向的专业,极大地避免了以前那种“理科生被调剂到纯文科专业”的窘境。

“低风险”专业组

如上文所述,有的学校可能会按专业特性将相近专业放在一个组内,但并非所有学校都这般操作。还是有一部分学校即使在新规则下,依然采用“乱炖”模式。

小编找了两个组做对比,隐去了学校名字,只为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院校在专业编排上的用心程度差异。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这两所院校同为211综合性院校,同样是选考科目不限的专业组。但是对比两个专业组,会发现差距其实非常大。

A院校内的专业组堪称是典型的“大杂烩”,金融类、法学类、文学类、理工类、医学类,七个专业里包含了五大类!如果想读理科的学生,会担心被调剂到文学类专业而犹豫要不要报;而如果是一个偏文科的学生,可能看到组内的机械设计和高分子材料,就望而却步了。更诡异的是组内居然还有一个口腔医学的专业,对于很多不愿学医的学生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一票否决”的情况。至于为什么医学、机械和高分子这几个明显需要一定物化基础知识的专业会放在不限组里,小编也没想通。

再看B院校的专业组,里面的专业方向相当明确了,就是经管类。这些专业的很多基础课程都是通用的,也许要到专业课才会区分。对学生来说,报专业就是六选四,即使真的运气不佳被调剂到另外两个,差别也不会太大,不会发生A校那种“文科生学医、理科生学文学”这种尴尬的境地。

像B这种组内大部分专业方向相近的组,就可以认为是“低风险”专业组。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风险”的含义是“被调剂到不喜欢专业的风险”。但是要考进这个组的前提,依然是你要有足够的考分。

如何挑选“低风险”专业组

那要如何选出低风险的组呢?通常来说,低风险的组,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专科类院校的王牌专业

有些专科类院校,比如政法类、医科类,他的王牌专业实力是非常强的,但是他同样会存在一些比较常见的普通专业。以往很多同学都会向往这些王牌专业,但又顾虑如果被调剂到普通专业,还不如综合性的院校的毕业生有竞争力。

今年,在院校专业组的规则下,有些专科类院校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单独拉出来成为一个专业组。这些组虽然都不大,有的甚至只有一两个专业,但都是这些学校最好的专业。

最典型的例子如华政(1),里面只有一个法学专业,并且是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方向,是华政最好的法学类专业。今年华政(1)的分数线比华理还要高一些,因为很多想报华政的孩子都是冲着这个专业去的,都是报着“如果能进华政的法学那也是好的,不然我可能还要考虑其他211”的心态,把这个填在许多211学校的前面。

和华政相似的情况还有上海政法。除了政法类院校以外,今年上海两大医学院的分数也普遍高涨,同样可能也是因为医学院的专业组里都是临床专业,一心学医的学生不用担心自己被调剂到非临床专业了。

小编整理出几个比较典型的“少而精”的专业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综合性、理工性院校的热门专业

综合性、理工性院校原本的专业数量就要比专科类要广很多,因此要求这些学校也按专业性质划分可能难以实现。

专业虽多,但总有热门冷门之分。把相对来说比较热门,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归为一个小类,考生就可以在报考时有更为明确的方向。

比如上大,这是一所学科门类非常齐全的院校,今年上大把最好的钱伟长学院以及建筑、电子、数学等实力最强的几个专业,以及金融会计等比较热门的专业,组合为“上大(1)”专业组。众所周知,上大是实行大类招生,到大一才专业分流的。单设专业组的一大好处是学生在进校时就可以明确自己的方向,不用担心分流。当然这个专业组的分数线要比另外两个高出不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北航这种有专业特色的理工类院校。虽然我们平时都统称理工,这其实是两大学科门类,下面有几十个专业,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其实是有所差异的。北航贴心的将专业分为了两组,一组偏理、一组偏工,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质选择报考的优先级。

小编挑出一些相对来说专业方向比较集中,也都是学校特色专业的专业组。报考这些组,一是不用担心被调剂到学校的边缘专业,二来组内专业的方向通常都比较一致,和考生的兴趣大方向还是吻合的。

 

结 语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要辩证地看待低风险专业组。因为通常这些专业组的专业数量都比较少,所以招的人数也不会很多。尤其是有些外地高校,可能每个专业组总的招生计划才两三个人,对于这种组考生同样也要谨慎填报。因为24个志愿数量,各个都很宝贵,如果填的志愿招生计划数偏少,投档成功的概率也会随之降低。

上一篇: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带一路”急需专业前景看好

下一篇: 为什么选择专业之前 选择城市更重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