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志愿填报首页

最近几天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已经得知自己成绩的小伙伴们接下来要操心的自然是报志愿的事宜。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如果你考的好,也要报的好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成绩的作用;而如果因为了解不充分报志愿走入了误区,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致命的,颠覆了高考的成功也未可知。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报志愿都有哪些危险区域,注意避开哦!

迷信往年分数线

报考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对于自己的分数大概处于哪个层次要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开始筛选选择范围内的高校。报考资料里都包含各所大学的往年分数线,这是进行对比衡量的重要参考数据。但是注意,这只是参考数据,而不是绝对的标杆。每年的分数线都有高低起伏,甚至有“大小年”的差距,过度迷信往年的分数线只会造成理解误差,从而导致选择太过盲目。

比较起来,考生更应该做的是综合对比所选择高校当年的录取计划人数、专业录取人数;上一年的信息,即招生计划数,录取数,最高最低分、平均分、录取的位次,甚至各专业的录取最低分。算出今年和上一年相应最低分数线的差值,理清自己的对比分,挑出比较具有可行性的选择对象。

盲目选择专业

专业的选择关乎未来的就业方向,不但要考虑将来的就业前景,还应该认识到是否适合自己,自己又是否喜欢。最常见的错误的报专业方式就是盲目跟风,哪个专业最热门、最赚钱就报哪个,好像这样的专业就一定是最好的。即使是最好的,也不见得是最适合你的。考生应该详细了解一下,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等。考生也应充分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如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个人能力、身体条件等因素。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混淆相似专业的具体内涵。有些专业的名称非常相近,但实际上却可能根本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比如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一个是软件研发,一个是网络应用;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一个是艺术专业,一个是工科专业……为避免找错了对象,考生要详细查阅专业的教学大纲、主干课程和未来的就业方向,做出合适的选择。

忽视“服从调剂”

志愿填报中一般都设置了是否服从调剂的选项。一些考生在志愿都填满的前提下,往往忽视了“服从”志愿。事实上,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由于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导致投档落空而落榜。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就会被学校优先进行递补,可能就此能最终获得入读该校的机会。多一个选择就多一个机会。是否服从态度要明确,要写明服从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多写几个专业。

志愿由父母决定

在中学时代,学生们基本都还是未成年人,习惯了凡事由父母做决定。但是面对高考填报志愿,考生应该认识到这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大部分学生也在高考的时候年满十八岁,已经到了自己做决定的时候。这不是说完全由自己想当然,这是另一个极端。最好是能多问、多想、多对比。不管是父母还是其他人的建议要多听取,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和理想,在决定未来的就读方向。这次专业的选择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就业领域,如果考生不是自己做过了充分调查、对所报专业领域有足够的理解和兴趣,那么很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学习效果,应该慎重决定。

上一篇: 是什么让孩子的高考志愿无效?小心今年白考了!

下一篇: 凭兴趣选专业?这三个误区一定要避免!志愿填报如何“利用”兴趣?答案全在这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