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一过,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考生进入到关键的第二轮复习,对于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来说,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在二轮复习中,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发展学生能力特别是应试能力。要完成这些任务,我们最重要是讲究复习效率。
以2015年和2016年山东卷为例,我们来看看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病句类如何解题。
(2016·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2015·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例1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B项,不合逻辑,“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是劣势,而不是“优势”;C项,谓语动词“掌握”缺少宾语,应在“自救互救”后加上“的知识”或“的技能”;D项,“热烈”与“思考”搭配不当,应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
例2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A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汽车本身的状况”有好有坏,应把“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中的“保证”改为“影响”,或者将“汽车本身的状况”改为“汽车本身良好的状况”。C项,“(人们)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忽视”和“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句式杂糅。D项,多重限制造成表意不明。“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有歧义,“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可以理解为“工人身患重病”,也可以理解为“女儿身患重病”。
一、辨析不合逻辑的病句“4注意”
1.注意并列的概念
当句子中出现多个并列的概念,要仔细判断这些概念的并列是否符合逻辑规律。例如“今天来开会的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高校教师”中出现了几个概念,而“高校教师”中也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其余概念并不是并列概念,此句并列关系不当。
2.注意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
当句中有表示范围(“全”“都”“凡”“从来”“历来”等)、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时,要仔细判断这些词语是否符合逻辑规律。例如“我国历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分裂总是短暂的”中有“历来”“一直”这样的含有“绝对”意思的词,而句中又说“分裂总是短暂的”(短暂也是有的),从而断定此句是不合逻辑的病句。
3.注意肯定词、否定词
当看到句中出现多个“不”时,就先确定语意,负负得正(反问句亦算负),然后判断前后的肯定否定是否颠倒。例如“这些事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辨析这个句子,可以先根据前一句确定说话者的本意,是想表达“能想象得出”的意思,应画“+”号。然后查后一句表“不”意的个数,共有“没有”“不会”“不出”,共有三个负号,最后表达的意思应画“-”号。故这个句子是一个前后肯定与否定不统一的病句。
4.注意抓因果关系关联词
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要注意辨析是否是强拉的因果关系。例如“因为吴梦偏科,特别喜欢数理化,所以她在2016年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中有“因为……所以……”的关联词,但细查原句,“吴梦偏科,特别喜欢数理化”与“在2016年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之间并无因果关系,犯了强拉因果关系的错误。
二、辨析句子成分残缺的病句“1抓1简”
1.抓重点介词。介宾短语不能做主语,要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为了”“在”等)查主语是否残缺。例如(2016·全国丙卷第14题A项)“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中乱加了介词“随着”导致主语缺失。
2.简化成分。注意长句子(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简化成分,改换说法,自己补充——查谓语、宾语是否残缺。例如(2016·全国甲卷第14题B项)“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中的“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和“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分别缺少“的要求”和“的规定”。
三、辨析句子成分赘余的病句——抓近义词
分析中心词,对照修饰词,注意抓近义词,看句中是否有重叠的意思——查语句重复。例如(2016·全国丙卷第14题B项)“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中的“如果有一天”与“的时候”重复,其中的“的时候”多余。
四、辨析搭配不当的病句“1简2注意”
1.简化句子成分,反复默读,看是否搭配——查主谓、动宾、主宾搭配是否恰当。如(2016·全国乙卷第14题A项)“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通过简化句子成分,发现“大街”与“启动”主谓不搭配。
2.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关系——检查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搭配是否得当。例如(2016·天津卷第3题D项)“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的主语是“京剧”,而不是“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故搭配不当。
3.注意抓重点词(“是否”“能否”“有无”“和”“与”“以及”等)、并列短语和顿号——查一面与两面的搭配不当。例如(2016·全国甲卷第14题D项)“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中的“强弱”与“经济实力的雄厚”搭配不当。
五、辨析结构混乱的病句“2查看”
1.查看句子两头。如果感觉语句不通,就查看句子两头是否用了两种讲述方式,看改换或去掉一端后句子是否通顺,尤其要注意介词短语中介词结构是否完整。这是辨析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的病句主要采用的方法。例如(2016·全国乙卷第14题D项)“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中的“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是句式杂糅,应为“又兼有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和“又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
2.查看动词。查看句中的主要动词,确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改换或补充省略的主语或谓语,重新理顺句子意思。这是辨析中途改换话题型结构混乱的病句主要采用的方法。例如“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细读此句,可以发现句中的主要动词有“是”“设在”“举行”三个。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有两个,一是“考场设在大厅里”,二是“考试在大厅里举行”。重新理顺后的句子应为“考场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考试就在这儿举行”。
六、辨析表意不明的病句“4重视”
1.要重视多音、多义词;
2.要重视指代词;
3.要重视数量词;
4.要重视介宾短语及词语间的关系。
例如“还欠款1 000元”中有一个多音词“还”,既可以理解为“仍然欠款1 000元”,也可理解为“归还欠款1 000元”,从而确定原句是表意不明型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