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文言阅读首页

  二、文言文阅读(第4~7题,19分)

  第4题断句

  (一)主观题:

  1、理解大意初判断;

  2、先易后难抓关键(关键词语;句式,指特殊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

  3、断后通读查连贯。

  (二)客观题:遵循如上“3步骤”,同时巧用对比排除法即可准确选定答案。

  第5题词语解释兼中国文化常识(策略:多积累,建立自己资源库;多研究设误点)

  第6题分析综合题

  1、第一遍速度浏览,略知大意,标出生僻难懂的字词;

  2、第二遍“巧用题目”来读文,即将每个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到对应语句;

  3、“题文对照”定答案,将每个选项还原到文中的对应区域,通过仔细比对(比对人物、时间、地点、关键词、添加内容、因果关系)排除确定答案。

  设误选项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故意颠倒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以偏概全。

  第7题翻译

  1、翻译的原则——词要落实,句要贯通

  落实5类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名作动、名作状;形作名、形作动;使动、意动)、古今词义、偏义复词);

  虚词2类(常规虚词、关注高频虚词如“以、其、因、乃”、特殊虚词);

  句的连贯,4类句式(判断、被动、倒装、省略);句意无语病、重语气、应连贯。

  2、运用6字诀,确保译文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谨记“6字诀”:

  “留”(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朝代、谥号、人名、官职、度量衡等);

  “换”(将文言文换成现代汉语;古汉语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节;通假换成本字等);

  “调”(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删”把可有可无的衬词、虚词删去;

  “补”(补出其中的省略成分或隐含成分);

  “变”(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

  总之,翻译题一抓关键词,二抓特殊句式;三抓字字落实;四抓文从字顺。

上一篇: 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思路及答题要点之二十

下一篇: 高考语文全国卷各题型答题方法与技巧之二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