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平行志愿首页

平行志愿的投档、利弊和填报原则

  1.投档八字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平行志愿是一种投档方式,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投档规则,考生投档由各省级考试院负责。它的投档原则就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分数优先(分数相同的按事先设定的某学科成绩高的先投档,我省按语文、数学、英语次序)就是说从高分向低分依次投档。比如2015年理工类考生小张600分,超过本科一批线,全省600分以上的所有考生都投过档后,小张才能开始平行志愿投档。600分的所有考生志愿投放完后,599分的同学开始投档,其后依分数次序598597596,一直到本科一批控制线的同学都进行一次投档。

  遵循志愿就是根据平行志愿中的5个院校的顺序进行,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缺额计划的院校,由院校择优录取。具体地说:在对某个批次投档时,计算机投档系统将严格按照考生的高考总分从高到低顺序逐个检索、投档,当检索到某个考生时,再依次检索该考生所填报的ABCDE院校志愿,只要被检索的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由高校决定该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如该生填报的志愿经检索后均不符合投档条件,该生则无法被投出,此时该生已享受了本批次平行院校志愿的检索、投档机会,系统将进行下一个考生的检索、投档过程。也就是说上一个高分考生的ABCDE未完成检索、投档过程,就不会对下一个低分考生进行检索、投档;上一个高分考生的CE院校的投档将优先于下一个低分考生的A院校的投档。

  上述检索志愿过程,简单概括为”逐个检索,缺额则投,投后不检;无投再检,检完则完。”

  2.平行志愿的利和弊

  1)利:在平行志愿实行前,多数省份实行”志愿优先”投档,一志愿只能填1所院校,二志愿填报1所院校。多数院校只录取一志愿,只有一志愿录不满时,才考虑二志愿,这样即使考生分数很高,一旦达不到投档线就会落在下一批次,风险较大。平行志愿可填报5所院校,其中有一所达到分数线就会被投档,这样增加了考生选择院校的机会。

  《案例解析》

  在未实行平行志愿时,理工类考生小李647分,投档模式是”志愿优先”,他在当年也属于超高分段考生,全省100名左右,经过名次分析和多方咨询,小李一志愿报考北京大学,由于多数高校一志愿均能完成招生计划。二志愿只能填报河北大学,在同批次招生中,该校招收二志愿。当年北京大学分数上涨,投档线648分,小李以一分之差与北京大学失之交臂,非常惋惜,这么高的分数只能录到二志愿河北大学,和小李同样遭遇的还有许多一志愿不如意的考生。

  假如上述事件在实行平行志愿报考时就不会发生这么大的反差。

  小李在平行志愿可以这样报考

  一志愿

  学校名称

  投档分

  本科一批志愿A

  北京大学

  648

  本科一批志愿B

  复旦大学

  645

  本科一批志愿C

  上海交通大学

  644

  本科一批志愿D

  南京大学

  635

  本科一批志愿E

  南开大学

  630

  小李即使本科一批志愿A北京大学的投档线达不到,计算机还会检索志愿B复旦大学,如果复旦大学有缺额,小李的档案就会投到复旦大学。依次类推,小李的反差就不会太大,不至于落到河北大学。有些家长会问,当年小李二志愿为什么不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名牌院校呢?告诉你当年这些名牌院校均不招收二志愿的考生,他们一志愿就能录满,这就是两种填报志愿方式的巨大差别。

  为了更好的区别”志愿优先”和”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再打个比方说:(1)”志愿优先”时考生知道自己分数后,让考生选择学校,一志愿只让你报考1所学校,对考生来讲报对则上,报错则到二志愿,二志愿多数为不如意的院校,差距很大;(2)”平行志愿”时考生一志愿可选5所甚至更多的院校,一志愿就变成一个打”包”的志愿,只要这个”包”里的一所院校符合投档条件,就可被录取。如果考生可选择5所院校,就预示着考生的风险只相当于”志愿优先”时的20%。这里的二志愿是指征集志愿,未录取考生仍可填报,再一次给考生录取的机会。

  2)弊:考生档案一旦投到5所中最先符合分数要求的院校,计算机就不再往下检索。一所院校可报6个专业,分专业是高校的事,往往需要一天或更长时间。如果该考生所报专业分数高或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有被退档的危险,考生退档的即便是A院校,那么BCDE院校都已经错过了投档时间,每位考生只能享受一次平行志愿的投档机会。

上一篇: 听了5次,才弄明白的平行志愿!

下一篇: 高考志愿填报中“致命”的专业级差!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