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抓主干 找重点
西安市第6中学高级教师 杨玉彩
首先,重整主干—心踏实。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回归课本,在专题复习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为答题时快速准确调用相关知识和确保答案完整打好坚实基础。主要关注:1、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人文地理的四大问题:区位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3、区域地理:中国和世界主要区域的地理特征。样题和试题特征显示,在区域开发整治中,考查内容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倾斜。特别提示:在整理主干知识体系时不仅关注各要素的逻辑链,更要注重水文、气候、地形、土壤、生物、经济、人类等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凸显地理学的整体性特征。
其次,高频主干—多关注。1、地球运动:重点宜放在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与日影变化上,因为通过各项目的相关变化,能考查我们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2、河流能高度整合各地理要素,是近些年的常考点:能根据各种图文资料分析各地理要素(地形、气候、土壤、生物、农业、工业、交通、聚落等)与河流特征(水文、水系、水能、水资源、航运等)的关系。3、气候是高考永恒的主题。结合区域背景或通过气候资料,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分布,进而理清气候特点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4、重要区位,工、商、农业,城市、交通区位。5、地理时事:海洋权益、南水北调中线进京、乌克兰危机,一带一路、雾霾, APEC会议,单独两孩,重大工程建设等。
最后要注意,限时训练不可少。5分钟完成11+2+三选一模拟题,可以很好地巩固所学,提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