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师,我想好填报志愿时要选什么专业了。 ”
——“
不错啊,走在了很多同学的前面,选择的什么专业呢? ”
——“
我打算学心理学。 ”
——“
哦,为什么选心理学呢,是怎么进行考虑的? ”
——“
我最近看了一个美剧,里面有一位心理咨询师,特别帅,做咨询的时候感觉可牛了,我非常喜欢他,我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像他那样的心理咨询师,所以我要学心理学。 ”
……
这是在某一场高考志愿填报讲座的现场,一位高中女生向我咨询关于平行志愿填报的方法技巧之后和我的对话,对话到这儿,听到她选择专业的原因,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专业选择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中学阶段没有相应的课程,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也都用来学习,社会阅历很少,造成大部分的高中生对专业没有清晰的认识。相对于很多同学没有专业方向,对专业选择比较迷茫的情况,有自己专业意向的学生确实比较少,但是因为喜欢影视剧里面的一个角色,从而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的,我是第一次遇见。
通过这位同学的回答,我感觉与其说她喜欢心理学,不如说她因为喜欢那名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进而美化了这个专业。而影视剧中的角色人物是塑造出来的,距离真实情况又有多远呢。
专业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兴趣因素确实是比较重要的。在读大学生因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甚至讨厌、排斥,造成厌学、成绩不及格的现象很常见,甚至因此退学的实例也偶尔见诸网络。
论语中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的名句,以及生活中经常说起的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这都表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专业选择中的兴趣,首先要分清楚是否是真实的兴趣。
如何判断呢?以上文中高中女生打算选择心理学专业为例,她因为影视剧中演员的表演喜欢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进而打算学习心理学,萌生这样的想法并没错,只是缺少了进一步的判断。
判断方位如下:首先了解心理学专业的内涵,包括心理学所属的学科门类、主干课程、所需能力,开设院校等;其次需要了解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发展状况和现状、从业人员的工作状态等。
全面了解了以上内容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自己是否适合选择。
如果仅仅凭借影视剧中的角色、或者专业的名字,想当然的选择了某一专业,很容易造成真实情况和自己预期的巨大差距,让自己后悔不迭。
希望所有将面临志愿填报的考生,都能够判断出自己真正的专业兴趣,能够选你所喜,学以致用,那真的是成功的一次专业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