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都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对于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考生及家长来说,想在填报志愿时随心所愿,就要早做打算早规划早备课。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一般来讲,在高考(课程)前,考生和家长就应该对本地当年的高考高招政策了然于胸,而不是等到临报志愿时才做功课。至少要了解以下信息:
1、知道本省本地区的志愿填报方式、时间、各批次志愿设置情况,投档、录取规则和其他注意事项等。这些一般在当年本省本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或实施意见)中有详细说明,考生、家长一定要认真阅读。
2、查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看清相关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的要求。在高考前,考生都进行了高招体检。填报志愿时,考生要根据自己的体检结果对照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避开不适宜选报的专业,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千万注意不要有意隐瞒,学生在进入高校还会复检,一旦查出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身体条件一样会被退学。另外,还要注意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专业目录》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不少高校在录取考生时,除了《指导意见》外,还根据本校特殊专业培养要求,对考生身体方面提出更具体的要求,比如身高、五官要求等。
3、仔细研读目标高校的招生章程,吃透高校录取规则。各高校招生章程一般由总则、组织机构、录取规则、学费标准、附则等几方面组成。在报考前,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尤其是其中的录取规则,它会明确列出学校的调档比例是多少,是否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是否有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多少,对加分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招生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等等。
1、客观评价自己。
考生要凭借高考(课程)成绩、自己的位次、各批次提档线为依据,结合自身的爱好、未来的职业倾向和家庭情况,理智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院校和专业。不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尤其是对于实行大平行志愿填报地区的考生来说,学校第一志愿以及专业第一志愿填报一定要谨慎。同时几个平行志愿之间也要有合理的拉开一定差距,在大平行的情况下,采取的事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旦实现不了投档就是死档,尽量规避落榜风险。
2、找准考生的位置。
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要求考生和家长分析考虑当年的考试情况。每年高考的试题难易程度、考生分数分布情况、报考情况都不一样。不能单纯以高考成绩判断考生的水平,更要结合考生的班级排名、校排名、及本省同科类考生中的具体位置等因素。通过这种多因素比较才能比较准确的判断考生的实际报考水平,千万注意不要单一依靠分数就报考,也许今年你所在地区总体成绩偏低,但是你的排名却很靠前。
3、正确判断高校的层次。
考生填报志愿都要参考当地考试院汇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在使用时,不要仅参考一年的录取数据,三年的数据都要认真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其中考生分布密集的中间分数段更能如实反映该院校(专业)的录取情况。另外,大厚本汇总的是往年高考录取情况,不代表今年高考的分数和报考情况。对于2015年的北京考生而言,最大的困难在于北京之前没有可以参考的数据,更需要考生及家长认真分析成绩与排名。
4、规避选择风险
考生在大平行志愿条件下,注意一些细节的选择。比如是否服从志愿调剂?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等等,建议是:服从。应为在大平行志愿下,一旦出现选择窗口,你的选择是不服从,则极大可能是死档,照成当年的技术落榜。
[NextPage]

技巧: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又到一年高考(课程)时,在学生紧张备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有学生说,“我要考上一所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固然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重要的。现今社会,高考专业选择十分重要,考生及家长对专业不要茫然或盲目,要剖析自我,客观分析形势,看准国内外人才市场,走出专业选择的误区。现在本文向大家介绍该如何把握好专业选择。
大学专业没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什么叫适合自己?一是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二是适合自己的职业特质。
1.大学职业规划很重要
我国的高中生没有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楚将来要干嘛?在德国、美国小学生都有职业规划,在日本、韩国初中生都有职业规划,在我国很多高中生都没有职业规划。导致很多大学生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的专业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不匹配,学无所用。
2.清楚自己的职业特质是前提
很多高考生不清楚自己职业特质,包括自己的优势、兴趣、性格、思维模式、行为特点、心理特征、智能、胜任力,因此导致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也不是自己擅长的。或者是刚开始很喜欢,可很快发就不喜欢了。
专业选择会决定职业发展方向,职业发展方向会决定考生的命运和成就。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选择是起点,职业规划师终点,贯穿着整个高考志愿填报。其实高考志愿表就是孩子的生涯规划表。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175所普通高校47000余名2007级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兴趣、就业机会、职业发展潜力、学术能力、高考分数落点、父母及家人的影响等。对比高考志愿的填报情况,超过四分之三的大学生实现了自己的专业选择,而不足半数的大学生对专业选择结果的评价达到了满意的程度。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院校的大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实现情况和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制约着专业选择的实现情况和满意度。面对这么严峻的专业选择现状,希望每位考生都能选好专业实现了梦想!
[NextPage]

技巧七:专业选择注意事项
高考(课程)填志愿选择专业是比学校选择更为重要的战略环节。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高考填志愿其实就是入行的又一个起点。一般情况下,绝不能选择自己没有优势、没有擅长及兴趣的专业。那么具体该如何选择专业呢?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呢?今天金老师就跟大家一起聊聊专业选择的那些事儿。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经调查发现,我国71.2%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当这些大学生毕业时会有更多的人后悔,因为自己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的大学专业居然跟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不一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国大学生最大的损失,同时还是我国高考志愿填报中最大的风险。
导致对大学专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大学专业由爸爸妈妈做主。父母根据自己的想法、身边的资源给孩子推荐一些专业,可这些都是父母的意愿,而不是孩子的客观想法,结果导致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开始后悔。
2、大学专业有考生自己做主。考生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不足,在选择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考生很容易被电影、电视中的一些人物角色和职业所吸引,不考虑自己的职业特质就根据一时的冲动去选择专业,导致将来后悔莫及。
3、大学专业听从身边人的意见。很多考生在报志愿时会问班主任、读大学的哥哥姐姐、亲朋好友,经常问的越多越糊涂,因为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在这里要注意适合哥哥姐姐的专业未必适合自己。
4、选择热门专业。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不是热门专业。热门专业通常分数比较高,更为重要的是未必适合自己。
那么如何选择好大学专业,有一个更好的职业发展,在下一节中继续和大家分享。
[NextPage]

技巧九:院校选择注意事项
院校选择中的三大注意事项:
1、院校的合并:在过去的20年间,很多院校为了申请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的资格和财政支持,进行了大量的合并和重组。目前我国大部分985工程院校都有合并的院校,而被合并的院校大部分则是二本院校,导致很多学生用600多分的成绩,稀里糊涂上了原本是二本的院校。
2、院校的更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从计划培养体制转为市场培养体制。因此,招生成为各大学的最关键和重要的问题。很多的大学为了招生,就开始包装自己,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改名为大气响亮的名字。比如某某铁道学院,更名为某某工业大学。
3、分校和校区:为了提高收入,很多学校在扩大招生规模,这就需要扩建大学,最常用的方式是建分校和校区。在这里考生要清楚分校和校区的区别。通常情况下校区跟总校是一个管理机构,最后的毕业证也是相同。而分校是有独立的管理机制,要求毕业证上有显著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