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24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高考辅导 > 正文内容

2014年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作者:  时间: 2017-05-30

2013年高考生物质量分析2014年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一、2013年高考理综(生物)命题情况分析

2013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紧扣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大部分试题的情景来自教材或教材的拓展,充分体现了回归教材的命题趋势。总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注重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

2013年生物试题是由6个选择题、四个必修大题、一个选修大题构成。与2012年相比试题做了很大调整,分值也增为90分。

选择题命题以考查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非选择题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在难度梯度设置上,起点较低,层层设问,步步深入。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解答此题都能得到一定的分值,有效控制了试题的区分度。试题虽然以教材知识为出发点进行考查,但试题背景知识新颖,既未超越教材,又有所创新,实现了教材与高考的平稳过渡。具体分析如下:

  1.总体上看,难度适中,区分度适中。例如第30题,对果蝇翅型、眼色的性状遗传分别进行了考查,只有5个空;选修3的第40题15分,只有9个空。这些题往年都是有难度的,但是本次高考难度适中,区分度适中。

  2.注重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今年高考无偏题、难题、怪题和超纲题,与我们考前重点复习的内容基本一致。比如选择题考查了DNA和RNA的比较、酶、叶绿素、免疫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

  3.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能力考查。本次高考试题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试题以主干知识为载体,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比如第29题,学生需要读懂题干中的已知信息,然后进行分析作答,这样既考查了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根据新情境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4.稳中出新,贴近生活。比如,选择题设问“DNA中有氢键,RNA中没有”“叶绿素为什么呈现绿色”,第30题考查血糖调节等等,这些问法比较新颖独特,同时还贴近生活,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学以致用”、“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和要求。

二、2013年高考理综(生物)成绩分析和学情分析:

2013年我校的理综成绩是139.88分,考区的平均成绩是142.44分。比考区成绩低2.56分,但与往年相比,我校理综成绩有较大突破。我校学生由于生源等实际情况,总体表现为底子薄弱,弱势学科较多,学生不均衡。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上下一心,团结协作,致力于课堂改革,形成了以“学案导学”为抓手的教学工作,在2013年高考中初见成效。

1.在2013年的生物备考复习中,我们做的成功之处主要为:

(1)高考方向把握准确,平时训练到位。

(2)复习中注重了“双基”的训练,使学生在高考中遇题不慌,效果较好。

(3)平时的限时训练为高考的选择题做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试题做答的规范性训练,有效的保证了非选择题的得分。

(5)考试技巧和心理指导,为学生高考提供了支持。

2.在2013年高考中也反映出了不少问题,为我们以后的高考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主表现在:

(1)基础知识不扎实,高中生物学的基本结论理解不到位,记忆不准确,对基本概念、事实的掌握不牢靠,导致基础题也丢分。

(2)学生审题大意。

(3)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和复习利用度不够,表现在对教材知识点不够熟悉,对教材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把握不到位。

(4)对遗传学的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较弱,对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中的基本结论,基本方法不熟练,基本的能力要求不到位,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5)对教材实验不够重视,实验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尚待提高。

(6)部分学生书写能力较差,非选择题错别字较多,专业术语、书面表达能力欠缺,解题时不能把握其中的关键词,不能正确把握题目中心含义。

(7)图文转化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还很薄弱,缺乏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时间把握不合理,选择题用时太长,不能合理分配时间。

三、2014年高考目标:

面对2014年高考,我们充满期待,又感觉到责任重大。2014年高考,我们的理综高考目标是成绩达到考区平均成绩。

 

[NextPage]

四、2014年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1.抓纲扣本, 夯实基础

加强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回归教材,回归课本,注重基础。高三复习中,首先要仔细研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复习方向,吃透课程标准中高中生物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其次留心最新 《考试大纲》,潜心探究它的突出变化和新异的有价值的信息,明确要求,完善内容。最后用足用好教材,教师的视线要扫描到教材的每一角落,不留任何知识死角。

2.掌握必要的复习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必要的且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如①概念图的构建和运用;②知识网络的构建和运用;③进行图文(或文图)转换,加强理解;④加强知识归类和规律的总结。

3.精选试题资料,做好单元检测

选择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经典试题,并根据所教学生特点进行改编,使知识前后联系,形成网络,形成学科知识体系。

4.加强针对性训练,讲解与训练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解题能力训练­­­-­­­­­­­­­­­­­­­­­---精选练习题,对学生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2)思维能力训练----变式题的训练。

(3)应试能力训练----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

5.重视以提高实验探究能力为主的能力培养

课本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础,教学中应该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还要注重挖掘教材潜在的实验与探究因素。力求使学生逐渐达到能用恰当的实验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

6.重视图表类试题的解题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利用图表作为背景材料出题,占分比例较大。在复习教学中,凡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的图表都要与教材文字对照,使其具体化、条理化,平时在练习及考试中加大对图表题的训练,一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导学生读懂图、理解图,找出图中的隐含条件,明确图像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及获取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二是充分利用图表所给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出规律,通过知识迁移,对图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实现图像和问题的转换。

7.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注意规范化、标准化

生物科学有一整套规范的习惯用语和符号,在教学中我们老师首先以身作则,规范使用生物学语言,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减少学生由于表达不规范造成的不必要的丢分。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